静止长寿,还是运动养生?看看世卫组织给出的答案,别纠结

曾经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一句名言,生命的健康在于运动。运动对养生是有好处的,能够调动血液循环,能够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但是我们的老祖宗一直认为,健康的基础在于阳气,阳气越充足,人才越长寿。而阳气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一方面是来源于后天的食物精微转化,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的活动,无论是生理活动还是精神活动也好,都要消耗自身的阳气。

运动相对于正常的生理活动来说,要消耗的阳气就会更多,这样算下来,运动并不利于长寿。甚至有人会说,用每天运动的时间来换取长寿的时间,一点都不值得。因此就有了,后来运动不利于长寿的说法,静能养生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

古人养生确实讲究一个静字,在古代没有健身房之说,反而很多长寿的人都集中于山野之间。静能长寿的说法,来源于古人对乌龟的长期观察。老人们常说“千年王八万年龟”,乌龟向来被认为是长寿的代表,但他的行动速度很慢,活动时间也相对较少,这样一来就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反而更有利于自身的长寿。

自然界中很多动物都有冬眠之说,乌龟也有类似的习惯,但和冬眠的动物不一样。乌龟在一年之中有两个季节都处于“冬眠”之中。运动少了,代谢也就相对较慢,当然更有助于乌龟寿命的延长。

有专家指出,人的寿命和端粒体的长短有关,端粒体越长,分裂的次数也就越多,而细胞分裂的次数也就和人的寿命息息相关。在端粒体长度有限的情况下,细胞分裂次数的减少也就更有利于寿命的延长。相对静止的乌龟,更为长寿,也就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从以上分析来看,似乎静止确实要比运动更有利于寿命的延长。

但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辩证法,凡事都注重过犹不及。不爱运动和剧烈运动,同样都不是好事。世卫组织也早已发布了关于久坐的指南,直接建议成年人应限制久坐时间,甚至认为每天久坐长达十小时,与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是有关的。

静止确实有助长寿,但久坐并不利于寿命的延长,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古人所讲究的静止是一种心态上面的放松,是一种平静祥和的心态。而与此对应的是一些舒缓类的运动,比如适当的静坐,比如太极拳、五禽戏等。

同时,世卫组织也特别强调了对于缺乏身体活动的人群,每天进行30到40分钟的中等强度乃至高强度的活动,将大幅度减弱死亡风险的增加。也就是说,运动是要比久坐更好的,至少就现在人的生活方式来看,运动长寿才更贴近于实际。

早在2000年,世卫组织在提出的健康促进新准则中,也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指出了心理平衡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将具体的运动标准用跑步来概括,即每周跑步的次数要达到五次,每次在25分钟以上。在讲究运动的同时,再保持心理方面的调整,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两者的相互结合,显然会更加促进长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