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为什么译文的每个字你都认识,却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一)

最近几年,王阳明的《传习录》很流行,到处都是“大师”在讲,到处都是学习群。

讲什么?学什么呢?

讲王圣人的成功心法,学王圣人如何成功!

但很多“大师”就是牵强附会的把古文直接译成白话文,译得对不对就不说了,但直接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本身,就是错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它不像小品,而像郭德纲的相声。

小品是什么,就是单独可以成为作品,整个看下来就能接收到全部信息。

但听老郭相声就不同了,很多时候要是你半路进去听一段,很有可能发生很尴尬的一幕:

别人哄堂大笑,你却傻傻地坐在那里不知道这些人在笑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郭德纲喜欢引用前几个节目的梗,有了那些梗的铺垫,从头听到现在的人自然就有了笑点,而你脑子里没有这些铺垫,自然就不知道好笑在哪里。

《传习录》也是一样。

它也有铺垫,里面的几乎所有文字和语境,都是关于儒学经典《四书》的,比如关于“格物致知”,朱圣人是怎么理解的,我王圣人是怎么理解的,为何朱圣人可能错了?

如果我们没有《四书》的铺垫,自然就像半路进去听郭德纲相声的人:

虽然老郭说的每个字你都听得清清楚楚,《传习录》上的每个字都翻译得明明白白,但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在笑什么,永远不会知道王圣人在说什么。

所以,那些自称为“大师”给你传授心法的,即使真的翻译得异常精准,但如果他没有在《四书五经》上下过苦功夫,是不可能深刻理解《传习录》的。

这样一来,他可能连门都没有进去,说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是面面上的东西,字面意思而已。

你听这些砖家的,能学到什么呢。

那要想真的读懂王阳明的《传习录》,需要学哪些儒家经典?有没有学习顺序?

下面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二)

《大学》曰: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说学习经典的先后秩序很重要。

很多人熟悉《论语》,但不熟悉《大学》、《孟子》,没有这三本书做铺垫,《中庸》基本就无法上手,太多人以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拿把铁锹使劲和稀泥的意思。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偏见,《中庸》连翻都懒得翻了。

但中庸之道哪里是这个意思呢?

中庸原指射箭:“中”是不偏,“庸”不是庸俗、平庸,而是庸常、常态。这一箭射中红心,下一箭又是射中红心,再一箭还是红心,这种不变的状态就是——“庸”。

所以,中庸之道的意思是不偏不倚、分毫不差。

《中庸》没通,1000多年后的《传习录》自然就更上不了手了。

所以,四书是有严格的阅读顺序的,这就像楼梯,前一个台阶是后一个台阶的基础,没有前面的基础,后面的就无法修。

关于四书的阅读顺序,朱圣人有过建议:

先读《大学》,再读《论语》,次读《孟子》,最后读《中庸》。

咦?为什么没有《传习录》?

嗨!《传习录》是明朝的书,朱圣人是宋朝的人,朱圣人死后300多年,王圣人才出生。

那朱熹之所以这么安排读四书的顺序,理由是什么?

(三)

1、为什么要先读《大学》?

朱圣人说:以定其规模。

为什么《大学》是「以定其规模」?

我们知道,一座摩天大楼最重要的是地基+承重墙,只要地基打得深、承重墙建得稳,这座大楼基本就不会塌。

我们都听说过儒家的“三纲八目”,这“三纲”就是儒学这座大厦的地基,“八目”就是承重墙。

而《大学》就是“开纲目”之作,只有学过这本书,才知道儒家修养的框架和结构,后面的学习就像在这个基本框架上添砖加瓦。

每次学点新东西,心里就会有数,知道这个道理是在第几层的哪个位置上。

如果不读《大学》,自然心里就没有框架,后面的学习就没有归拢的地方,即使懂了只言片语,那也只是一块块胡乱堆砌的砖块,建不成大厦。

更可怕的是,你还可能以为自己建成了,以为这一堆,就是大厦了!

2、为什么可以再读《论语》?

朱圣人说:以定其根本。

《论语》既是根本,也是主干,毕竟那是祖师爷孔子的思想著作。

3、为什么接下来读《孟子》?

朱圣人说:以观其发越。

孟子在孔圣人的基础上,把儒家大厦建得更高了,他比孔子走得更远,比如提出了“良知良能”。

此刻,是不是联想到了王阳明的“致良知”?

确实,王圣人心学的核心之一“致良知”,就是从比他早1800多年前的《孟子》中来的。

所以,虽然心学与理学分道扬镳了,但两者终究都是长在儒学之下的,儒学、理学、心学的关系其实就像一棵树:

儒学是根和主干,理学和心学是主干上的两个大枝丫。

4、为什么最后读《中庸》?

朱圣人说: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有了前三部书的融会贯通,你再读《中庸》,就能真正体会到圣人们思想的妙处了。

(四)

既然朱圣人明确了读经典的顺序,那我们就严格按照这个顺序来。

我知道你工作忙,所以我后面文章的主线,就是为你一步一步讲解四书中的内容。

我每天花个3-4小时,争取把一个问题在3000字以内讲明白,这样你就能在5-8分钟看完了。

确实,东西很多,但圣人们不是提倡下日日不断之功嘛,那我们就日日不断、日拱一卒,下滴水穿石之功。

一段时间后,除了能在撸串时吹吹牛外,如果你还能落实一星半点到“笃行”上,那真是善莫大焉。

毕竟,曾国藩曾说:

“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读书不仅能改变人的性情,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像。

希望你我能成为骨骼清奇之人。

(完)

(0)

相关推荐

  • 刘强:道的“窄门”——《四书通讲》自序

    刘强:道的“窄门”——《四书通讲》自序

  • 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却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89天的第783篇原创文章 最近很佩服华与华创始人华 ...

  • 儒家及儒教之精典概念

    最高神:天,也称天尊.昊天上帝.苍天. 郊祀:儒教祭祀上天的活动仪式,由君王带领王公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 祭祀上天,感恩上苍,为百姓和国家祈福.昊天上帝只有皇帝与大臣可以祭奠,且只能由皇帝主持祭祀. ...

  • “四书五经”是指哪几部书,为何夸人知识渊博为“饱读诗书”?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 两宋以后学四书 "四书&quo ...

  • 说文解字:王阳明《传习录》,源自《论语》和《易经》智慧

    众所周知,心学大师王阳明有一本著作,命名为<传习录>. 关于<传习录>书名的由来,一个公论是来自<论语>曾子的一句话: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 ...

  • 《传习录·卷1上·心即是理·徐爱录》译文

    徐爱(公元1488--1518年),字曰仁,号横山.浙江 余杭人,王陽明的妹夫,也是陽明先生的第一位学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陽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 ...

  • 《传习录·卷中13·神而明之》译文

    神而明之· 此篇原为<示弟立志说>. 每天清早,学生拜见行拱手礼后,老师要依序向每位学生提问:居家时爱亲敬长方面,是松懈疏忽还是情真意切?温 清定省的礼节方面,是欠缺着还是在实践着?在路上 ...

  • 《传习录·卷中12·启蒙之道》译文

    古时候的教育,讲授的是以人伦道德为内容,以后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因而先王的教育之义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教育学生,应该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唯一的内容.有关教育的方法,应当通过咏诗唱歌来激 ...

  • 《传习录·卷中11·致其良知》译文

    致其良知· 此信为陽明先生与聂文蔚的第二封论学书信. 此书于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写于广西,为王陽明的绝笔书信. 来信已收到,得知您最近在学问上大有进步,欣喜难以言表.认真阅览数遍,其中呈还有一两 ...

  • 《传习录·卷中10·人即天地之心》译文

    答聂文蔚 聂文蔚(公元1487--1563年),即聂豹,字文蔚,号双江 .江 西永丰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傅.1545年,被捕入狱.出狱即居家十年,后被起用为平陽知府,修兵练卒,整顿地方军务,颇有政 ...

  • 《传习录·卷中9·正心诚意》译文

    答罗整庵少宰书 罗整庵(公元1465--1547年),即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明代江 西泰和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宰(明清吏部侍郎的别称).学术上主张理得于天而具于心,理气本为一物,著有< ...

  • 《传习录·卷中8·万物皆备于我心》译文

    答欧陽崇一 欧陽崇一(公元1496--1554年),名德,字崇一,号南野,江 西泰和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任安徽六安知州.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王陽明在赣州首倡"致良 ...

  • 《传习录·卷中 7·良知即是未发之中》译文

    另一封 此篇为"答陆原静"的又一封论学书信. 来信写道:"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性善.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廓然大公之类.为何普通的人都不能做到而一定要经过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