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笔记(转)
正经12条,奇经有8条,这12正经,每一条经络,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有6阳经,6阴经,加起来12条。奇经8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眼睛红肿,肿痛,代表里面是湿热的,最常用手法,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四个地方放血。
痛分四个层级。1,就是痛,成为实证,实证我们泄它。2,痛多酸少,这时应当先泄后补。3,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4,酸;麻。
脏是内脏,脏的会穴是章门,下了章门之后要下肺经的郄穴孔最。
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证的时候,就用灸。在腧募治疗法就用灸。
肺主喉咙,手掌发热痰多。我们可以下太渊。下太渊之后,再下肺经的表里经——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穴。
五俞穴井荣俞经合,在这里提到“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五俞穴的治疗室每一条经,不管阴经、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
先补后泻,先扎委中大补他一下,补完之后再下束骨去泄它。
中医观念里面,合谷主气,太冲主血。
人的左半边,我们的左侧,男女都一样,就是血。右侧就是气。所以说,太冲合谷同时下针,气血兼顾。
灸灸三毛,人就睡去了。
特殊的治症,就是脚皮特别干的人,我们可以下地五会,让脚皮不会那么干。
治疗眼科像眼旁的瞳子缪,丝竹空,攒竹、睛明、承泣、四白,养老,现在又来了一个足少阳胆经的光明穴可用。
肝又是解毒的,你灸外丘穴,人体解读的力量就会加强。无所谓虚实寒热。
病人坐下去站不起来,膝盖没有力,我们就将风市、阴市合并使用。
从章门穴,也就是肋骨最下端,往后摸,刚好有一个肋骨从后面凸出。正在这肋骨上面,就是京门穴。京门穴是肾经的募穴。
心蔽骨到中脘的正中间叫巨阙。巨阙是心脏募穴,心募巨阙,对不对?从巨阙旁开四寸,到两个肋骨中间,这个穴道叫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的募穴。跟着期门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间,在骨头上没有穴道的,一定在两个骨头中间。所以期门穴往下走到了肋间,这个穴道叫日月。日月是胆的募穴。募是开口的地方,俞是运输嘛。所以胆汁不通,胆结石,我们可以扎背后的胆俞,扎正面的日月。
所谓的四花灸,就是两个胆俞,还有第七椎外开一寸半的膈俞,这四个穴道。
第九椎以下依序是肝胆脾胃三焦肾。
膀胱经的景井荣俞经合,是金水木火土,膀胱经本身是水,那荣穴也是水,因属性相同,所以通谷是膀胱经的本穴。
肾脏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影响的就是火,所以用截法,把火加强,肾脏病就不会恶化。因为肾虚了,这时候我们硬把水推上去,这样就正常了。所以我们先去截它,拦截不住了,去拦截木,木拦截不住了,我们赶快去强胃气,让病不会跑。
再来是太溪穴,太溪穴在大筋和内踝的中间,从太溪正直上两寸的距离就是复溜。复溜是肾经的母穴,所以肾家的虚证,可以在复溜上治疗。既然复溜是母穴,下针的时候,应该要顺经对不对?你不会直接在复溜上下针,你一定要在下五分的地方,对复溜下针去随着它。你针下去这个就已经是补了,可是是小补,你在去转针的时候,就是大补。再拔一点儿出来,就大大补。
肚脐以上的炎症下曲池。肚脐以下就下筑宾。现在大家都会了。若一个病人全身皮肤痒,就下合谷。因为合谷是气脉,再下曲池,这两个穴道一起下,上半身就不痒了。下半身是筑宾,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汇,血海有清血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正面下针的时候,在合谷、曲池、筑宾、血海、三阴交、这五个穴道下针,针下去痒就同时去掉了。如果起了很多皮肤癣、干癣,在委中放血,这是针灸上治疗皮肤病很好用的穴道。
肾经的阴谷穴,肾主水,阴谷穴又是水穴,水会生木,所以当遇到肝、胆的虚证时,阴谷穴可补肝胆、也可以泄金家大肠经的实证跟肺经的实证。所以你就知道跟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就是本穴。
女子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与奇经里的阴维阴蹻还有与任脉相连,乳头下方正式组厥阴肝经所过处,统统加起来,一共有十一条经络汇集在一起,正经有八条经过,奇经有三条。
我们所有胃方面、心口方面、气胸方面如长年气喘,公孙、内关都可以用。
横纹 青筋在这边(风关),表示在表,到这(气关)时是入腑,到这边(命关)就入脏。这是我们诊断上的一种方式。
痛在中间是督脉,就扎后溪。如果痛在两条经上面是膀胱经,虚证我们扎委中,实证我们扎束骨。
淋巴有肿瘤,我们都可在孺会上下针,孺会在清冷渊上五寸。
眼睛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头疼,找到眉棱点时在附近按,按到痛就在痛点上下针。左边的眉棱痛,我们下右边的眉棱点,右疼下左边。若正面痛是胃经,我们扎中脘。旁边眼耳朵痛是三焦。头疼在这两边是膀胱经的实证下束骨,虚证下委中。正中间头疼就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会,就下百会。还疼?就下涌泉。下到他不敢再痛。
胆汁喷出来的速度,就是心脏的速度。
后溪跟申脉两个穴道同时用,肩项病的症通通可以治。在外踝踝下五分是申脉穴。
心蔽骨到中脘的正中间是巨阙,心募巨阙。巨阙旁开四寸,到两个肋骨中间,这个穴道叫期门穴、期门是肝的募穴。跟着期门往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间,在骨头上没有穴道,一定在两个骨头中间,所以期门穴往下走到了肋间,这个穴道叫日月。日月是胆的募穴。所以说,如果胆汁不通,胆结石,我们可以扎背后的胆俞,扎正面的日月。俞就是疏通,募就是开门,开门疏通,就是俞募治疗。
肝开窍在眼,内科治症,要让眼睛更好,扎肝俞,肝的募穴期门,眼科的大穴。肝经的合穴、俞穴、通通可以下,像太冲,虚实都可治,从这个方向想就不会错,因为肝窍开在眼睛。
所有的癌症。临床上看,都好像是一个淤血,几乎都是血症,治疗癌症,活血化瘀是基本原则。唐荣川(清末民初伤寒家)《中医汇通五种》除了讨论《伤寒》、《金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另外多了一本《血症论》,专门讨论血症,活血化瘀。
在肺上面下手。虚证可以验出来,病人气虚,上气不接下气,有气无力的现象,无力,面色苍白,呼吸非常短促。肺主呼,就是吐气,吐气时肺脏在管,肺家的实证包括热咳,浓痰,面赤。脸上赤色,皮肤干,干燥,病人会口渴,燥渴,在治症上有点不一样,虚证下太渊,因虚则补其母,另外针肺俞、中府,肺俞和中府无所谓虚实,统统可以用的。用俞募治疗法,肺的虚证要强土来补气。
我们补气的时候,像足三里、中脘、檀中,因气会檀中,我们可以灸脾俞,这是补土,脏会章门,当然又可以下章门穴。
肺家的实证,肺俞一样可以用,也可以下尺泽,也可以下针檀中,下檀中穴大部分是因热咳。肺气虚的时候,大部分用灸的,过去不灸因为多汗,现在灸OK,感觉温热就拿掉,不要灸到起水泡,因为不容易恢复,下针可下肾俞、金门、然骨穴。
我们有一个很有名的灸痨法叫四花灸,四花灸在背后,肺俞、膏肓、这四个点灸。
我们下针巨阙,因为它是心脏的募穴,背后用俞募治疗,因心藏血,心经的少府、神门、劳宫,都可以治疗刺痛。胸口刺痛在天应下针,巨阙靠近心脏。关元也可以,它是小肠经的募穴。因为心跟小肠相表里,有淤血时,我们要活血化瘀,用阳来治疗它,关元一下针,小肠的热就增加了,使得大肠的气化更多,这些水汽会再回到胸腔,会增加它的热力,就好像油渍不好洗很黏,光是清洁剂洗不掉,但一加热就软化了。
如果是闷痛,是气堵到了,就下公孙,内关,天突,我们用导气法,巨阙心之募,小肠募关元,然后针背后的第十锥下,就是第十一。针公孙内关这几个穴道后,胸闷的现象就去掉了,也一定会去掉。
急救就下关元、少府、少府是心经的本穴,下针进去后,心脏就开始跳动,很快。脉当场就回来。
正常时候依经络来取穴,针子穴或者母穴或郗穴。如虚实不好辩证的时候,一律下原穴。原穴络穴都找不到,本穴也可以,一定要有个取代。
针胆石点,或巨阙,小肠的募穴关元穴。背后下心俞跟胆俞,就OK。
第七椎下的至阳穴,学会膈俞的地方,正好在肝脏的后方。
上牙是手阳明大肠经在管,用合谷,下牙是足明阳胃经在管,近取穴有翳风、颊车、下关都可用来治疗牙疼。
足明阳胃经是承泣、四白、巨髎、头维、下关、颊车,脸的正面就是足阳明,后面到脑就是太阳,耳朵鬓旁两边是少阳。看到这个人,脸上红红的,就知道是热。如果脸是苍白的,一看就知道是胃寒,用眼睛看就知道。一般来说,胖的人比较热,瘦的人比较寒,寒的,用灸的比较好,灸中脘,胃的募穴,效果比针还好。
比如胃出血,我们一般不扎本穴,如果有个人胃出血,不管是单纯的出血还是胃癌,出血的时候,足三里不要扎,因足三里是本穴,扎后会蠕动更快,出血会更多。足三里会让阳行的更快,出血会增加。公孙内关可以用,胃的募穴也可以用。
腑跟脏不一样,腑呢,大部分是中午,脏就是半夜,你治疗腑病,中午的时候,腑就是胆、小肠、胃、膀胱、女子胞。治腑病时候,一定是中午,白天时候,会感到好饿。治疗脏病,如肝脏、心脏、脾脏、肺脏、治内科病的时候,病人在恢复时候,一定是半夜醒过来,感到饿得要死,想吃东西,就表示病人阳气回来了。脏病通常在半夜。腑病还有表症,像感冒、发烧、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
胰脏,中医把胰归在脾里面,脾包含了胰在里面,如果我们严格区别,脾脏管的是胃口,感觉肚子饿,我想吃什么事脾脏在管,食物吃到嘴巴,感觉味道如何,是胰脏在管。
中医认为,糖尿病会消渴,病人燥喝时候,针灸怎么做,我们一般在天突下针,嘴里里面的津液,来自于大肠。把小肠的火加热,让津液发上来。在关元灸或针都可以,热会加起来。针大肠的天枢穴,可以让大肠蠕动速度正常。针灸很好玩儿,下利时候,针天枢,灸天枢,便秘时也可以在天枢做。所以中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慢了天枢让你加快,太快了,天枢让你慢一点儿,有调节的作用。下针天枢、关,这个水分就会往上回到肺里面去,肺收纳吸收这个水,水才会上来。中府、云门,肺俞以糖尿病的特效穴,第八椎至阳外开一寸半,手上的阳池穴也都是特效穴,可以用来治疗消渴、口渴。这是一般我们大致做针灸的手法。
痞块出现的一个原则,如何先固他的胃,让他胃口好,同时行他的阳气。当气机一流畅,就算肿块还在那,病人晚上仍可以睡觉。
肝有痞块在背后的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穴及脚后跟上三寸的消积穴上灸。隔着生姜在上面灸,然后下针。一样有痛的话,下肝关,太冲,虚证或病的很久,如果是痛的厉害,可以下行间、背后的肝俞、正面的萁门。用俞募治疗,再去强土,治法都一样。多一个痞块而已。
所以关元、心募巨阙,脾募章门,都是要取的穴道,而支沟和照海是很有名的治疗便秘的穴道。因为在阴跷脉上面,支沟在三焦经上面,无所谓在小肠还是大肠,通通可以用。
寒症的时候,月经会延后,热证的时候会提前。中医要辩证寒热,如果是寒,我们用灸的。灸合谷、三阴交、中极、关元、这是很好的穴道。那下针当然也可以。
至于下血不止,我们上上面开始讲,当鼻子流血不止,下天府。吐血不止,我们下中脘,不要下足三里,下内关穴。
同时我们灸肩井穴是治疗淋巴结肿胀,包括甲状腺肿胀,腋下的淋巴肿胀,硬块很多,不管西医说的是什么淋巴瘤等等,都不用着管。在肩井穴上,同时在肘尖上。灸的时候,要让气往下导,针刺足三里,这些都要活用。
安胎时候,下针隐白、三阴交,用灸的也很好。因为是血的穴道,脾统血。
当我们讲脾统血的时候,我一直在讲脾主少腹。所有少腹的问题都可以在脾找到穴道,三阴交是大穴,灸三阴交血就旺。如果胎位不正,膀胱经的至阴穴,在小脚趾甲旁边。针一下去,隔天胎位就正了。
气喘,列缺、照海扎完,针取下来后,我们再按正经取穴,治疗气喘。最好的穴道是公孙、内关,气会膻中,我们治疗肺一定会去治肝,肝的募穴期门(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背后的肺俞(肺俞穴的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第13个穴位,为背俞穴。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中府、云门穴,都可以用。
我们有奇穴,大椎旁开五分,定喘穴。这个称之为定喘穴。
曲池是上半身的消炎解毒穴。下半身用筑宾。
心脏病有九种心痛,不管什么心痛,可能西医说是动脉血管堵塞,我们不管,下针时候。公孙内关胃心胸,所以又灵龟八法的八个穴道,公孙内关是胃、心脏、气喘都可以用,胃出血,胃溃疡、气喘、久咳、肺结核、心脏肥大,通通可以用公孙内关来治疗。公孙下去,病人就好了一大半,心脏病的时候,我们下针关元、巨阙、天突耳针再埋个心得痛点,埋一针下去,保证病人不去发心脏病。效果很好。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