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女人幸与不幸,都写在眼神里

奥黛丽·赫本的美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她年轻时完美无瑕的脸,还是年老后生出苍老的皱纹,赫本都是美丽和优雅的代名词。

一个女人的长相,30岁前是父母给的,30岁后是自己修的。赫本也不例外。

翻开她一生的相册,会发现她的相貌虽然始终是美人的标准,但是她的神态、眼神里的情绪,却不总是“美”的。

童年时,她略显忧郁;20来岁,出演电影爆火,她的眼睛里都是美好的未来;中年,本就清瘦的她,迅速苍老;60岁以后,历尽沧桑,却有了比中年更优雅的气质,眼神也如青春时一样灵动。

童年

20岁+

中年

晚年

这一路,赫本经历四段感情、两段出轨的婚姻,她像每个追求爱的女孩一样,把情感里的伤害和蜕变,都写在脸上。

赫本说:“我的人生比童话故事还精彩,我也曾遇到困难,但隧道的尽头总有一盏灯。”

今天我们分享的,就是好莱坞影视制片人、美国传记作家唐纳德·斯伯特的作品《奥黛丽·赫本》。

1929年,赫本出生在布鲁塞尔。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荷兰女爵,原本家境非常富有。

二战开始后,赫本的父母都支持法西斯主义,尤其是父亲,他对法西斯主义越发狂热,变得喜怒无常。

小时候,赫本很希望讨父亲喜欢,父亲下班时,她总是很兴奋的迎接,但父亲对她没有多少兴趣,总是冷漠地忽略她

赫本6岁那年,有一次父母吵架,父亲收拾行囊就离开了家,此后,她再也没有见到过父亲。

这也为她日后不幸的婚姻埋下了种子。

21岁时,赫本在伦敦一场酒会上结识了自己的初恋:29岁的商人詹姆斯·汉森。

汉森对天生丽质的赫本一见钟情,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一下子被她迷住了,凡是见到她的人,无不惊叹她的美貌、开朗和坚强,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并互生爱意。”

赫本也觉得,汉森是理想的丈夫,会成为自己的依靠。

几个月后,她便宣布了与汉森订婚的消息。

赫本和费勒

可是婚期临近时,赫本又犹豫了。

那时赫本辗转在世界各地拍戏,两人聚少离多,感情也慢慢淡了。就在赫本纠结于要婚姻还是要事业时,汉森出轨,二人也就解除了婚约。

正如日中天的赫本,未来似乎铺满了鲜花,但是她没有想到,前方等待自己的,依然却是一个又一个噩梦。

赫本24岁时,《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喜欢她的才俊和富豪,从欧洲排到美洲。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赫本选择了一个比她大12岁、有过三次婚姻、五个孩子的二三线演员——梅尔·费勒。

费勒成熟、稳重,赫本对他的偏爱,其实是在弥补童年父爱的缺失。

赫本说:“我6岁时,父亲就离开了我,让我非常伤心,我受不了再也看不到他;可是,一天又一天,他再也没有回来,也让我一生远离了安全感。”

然而在费勒成熟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他近乎变态的控制欲。

赫本的衣食住行全部由他安排,新剧本也都由他检查,碰到自己不能接受的戏份,他会直接删除。

这种控制和霸道,在赫本看来,是关心和爱。她担心自己的名气太大会让丈夫自卑,就刻意隐去锋芒,甚至说:“没有费勒的电影,我不会出演。”

赫本和费勒

这一次,在婚姻与事业之间,她坚定地选择婚姻。

为了有自己的孩子,她先后三次怀孕,全部不幸流产。第四次怀孕时,她已经36岁。

而这时,费勒喜欢上了一个西班牙女演员。

赫本对好友说:

我一直尝试,极力想保住我们的婚姻,但太难、太难了;做我们这一行,常常要表演热烈爱抚,有时就不免假戏真做,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

结婚第13年,赫本终于决定离开这段折磨她的婚姻。

离婚后,她四处旅行,一边散心一边疗伤。在一次去往希腊的旅途中,赫本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心理医生安德烈·多蒂。

多蒂比赫本小9岁,有意大利人的浪漫和诙谐,他让赫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没过多久,二人就闪婚了,赫本很快又生下一个儿子。

赫本和多蒂

她以为,这段婚姻是上天对自己的赏赐,她愿意息影、全身心放在家庭上。可是多蒂不止能哄赫本开心,他还哄很多女人开心。

记者多次拍到他流连于夜店和脱衣舞厅,身边经常有各种火辣女人簇拥。

刊物《国家调查》曾这样报道多蒂:

多蒂时常带女人上夜总会;当奥黛丽·赫本在罗马时,他就装得像个天使;当多蒂和女演员、模特儿在一起被人拍照时,多蒂非常狼狈,恨不得把这些女人藏进汽车里。

每当赫本发作,多蒂都能用花言巧语让她心软。直到有一次,多蒂趁赫本不在家,把别的女人带回家。

结果赫本回来了,她看到这一幕,多蒂只是毫不在乎地说:“意大利丈夫如果没有情妇,会让别人笑话。”

这时候,赫本也结识了未来和她相伴后半生的罗伯特·沃德斯。

就这样,1981年,赫本与多蒂12年的感情正式破裂。

渴望爱的女人,却总是遇人不淑,被爱所伤。两段超过10年的婚姻,都以对方出轨告终。

赫本曾说:“爱情可怕的是枯萎和变质,它可以残酷地扭曲你的生活,粉碎你的人生。”

被婚姻伤透了的赫本,不再奢望一纸婚约,而是心灵上的契合,沃德斯就成了她最后的灵魂伴侣。

相识时,赫本还在为多蒂的出轨烦恼,沃德斯则刚刚经历丧妻之痛。两个人每天打电话,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无所不谈。

两人都觉得自己遇到了一辈子都在找的人。

之后的十多年里,他们互相陪伴,一起致力于公益事业。

他们走遍数十个贫苦国家,为孩子募集善款。

但是直到最后,他们也没有结婚。

1993年1月,赫本离世前夕,躺在病床上的她,看到坐在床边守护着自己的沃德斯,用微弱的声音说:“你给了我最好的爱情回忆,可是现在,我要走了......”

聚光灯前,她是人人仰视的明星;褪去光环,她只是一个渴望爱的女人、妻子、母亲。

赫本和无数人一样,苦苦追求真爱而不得、在爱情里迷失。

不同的是,她始终相信,不管到了什么年龄,你都可以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即使命运捉弄了你,也依然可以活得漂亮。

曾经在十点课堂解读24本人物传记的人大历史系硕士李源认为:赫本的性格里面有为我们所学习的特点,她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

李源是罗振宇最得意的弟子,曾担任罗辑思维的知识策划人。

经他策划的节目、书籍无一不受欢迎,至今在罗辑思维的贴吧里,还有人感慨:“李源同学做知识策划时期的所有节目,都不容错过。”

硕士期间,他遍访中国台湾、英国、美国的著名大学,一边翻译书,一边拜访了他尊崇的学者、专家。

去美国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她研究历史人物接近1年。乔布斯、奥黛丽·赫本、杨绛、宋美龄……汲取他们的人生智慧作为成长养料。

关于读书,他首推人物传记。

他喜欢通过鲜活而真实的智者来反观自己、发现自己、检查自己。

从大格局上,看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如何做出取舍;从小细节上,看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他希望还原这些最真实的名人故事,提炼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掌握他们的人生经验,用于更多人做人生选择之用。

在赫本的经历中,李源看到了她如何修炼气质,成为优雅的代名词;看到她经历两次重大转折,如何抓住命运的关键时刻,活出美好的人生……

赫本的一生,比童话更传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