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诸葛亮写给李严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连加九锡都看不上

《诸葛亮集》中有一篇诸葛亮写给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的一封著名的回信,其全文大致如下: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

诸葛亮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刘备病故后,委托了两位托孤大臣,即李严跟诸葛亮。

但诸葛亮却抛开李严,独揽蜀汉的朝政及军事大权。

两人也因此从本应携手共进的同僚,变成了政敌。

于是,李严写了一封信,劝说诸葛亮给自己加九锡,进爵称王。

李严当然不会存在什么好心。

他的动机或许是试探诸葛亮是否要谋朝篡位,也或许是要捧杀诸葛亮。

如果诸葛亮听从了李严的建议,李严就有机会扳倒诸葛亮。

诸葛亮自然是不会上当,回信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加九锡,进爵称王的诱惑。

但从这封信的全文来看,诸葛亮又没有拒绝得彻底。

关键就在于这封信最后的几句话:“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意思是说,如果北伐成功,干掉了曹魏,自己别说加九锡了,受十命也是应该的。

十命是诸葛亮独创的一个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靠猜测。

不过,从诸葛亮把十命置于九锡之上来看,也能猜到十命代表着什么。

九锡是古代皇帝给臣子最至高无上的荣誉,大致代表的赏赐及允许臣子使用的物品是:

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在诸葛亮写这封信之前,历史上只有四个人受过九锡的赏赐。

分别是王莽、曹操、士燮、孙权。

其中,王莽篡过位,曹操被视为“汉贼”,他的儿子曹丕篡位,士燮跟孙权也都是独霸一方的诸侯,孙权后来还称帝建国。

受过九锡的人都这么厉害,十命的含义毋庸置疑。

比上述四个人受九锡时的荣誉还要高那么一级,意味着什么?

诸葛亮简直就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李严,他要在北伐成功后干什么,并反劝李严,跟着自己一起干大事。

事成后,该有的也会给李严,即“与诸子并升”。

虽然这封信的内容并不能证明什么,诸葛亮敢这么写,或许也是证明心中无私及自己的执政目标。

但作为臣子主动表示,未来自己的待遇不会低于九锡,将自己跟曹操、孙权等并列,还是略有些肆无忌惮了。

不止是诸葛亮自己这么想,他信任的下属,也在这么想。

比如,诸葛亮派遣邓芝去东吴见孙权,商量两家结盟之事时,孙权曾担心“蜀主幼弱”,邓芝却把诸葛亮摆出来跟孙权并列:

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当时的刘禅已经17岁,比孙权接替东吴政权时的18岁差不了多少,算什么“幼弱”?

邓芝竟然也不反驳孙权的言语,直接默认了。

可见,诸葛亮的那帮子心腹,心里都无比明白,诸葛亮迟早是要干曹操曾经干过的事。

无非是缺北伐军功而已。

在史书上,跟诸葛亮并列比较的是司马懿,两人不仅是互相征伐多年的老对手,就连描述他们野心的词汇也一样。

比如,《晋书·宣帝纪》记载的曹操对司马懿的看法是: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

再如:《华阳国志》中记载的蜀汉大臣李邈(诸葛亮死后,因上书骂诸葛亮被刘禅杀掉)对诸葛亮的看法是:

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被比喻有“狼顾”相。

诸葛亮还厉害一点,多了一个“虎视”(《后汉书》中记载有“秦以虎视”的描述,取觊觎天下之意)的比喻。

比喻上更厉害,实际上却没有司马懿厉害,权柄超过司马懿,军功远远不如。

司马懿帮助曹魏西挡蜀汉,东拒东吴,北抗塞外匈奴、辽东公孙度,多次指挥作战的胜率极高。

诸葛亮却六出祁山徒劳无功,即使有受十命之志,也无法完成愿望。

诸葛亮在给李严回信时,当时的他,估计还是信心满满。

可惜,他的军事能力以及蜀汉的综合实力到底是略差一点。

虽然判断未必准确,但我想,如果诸葛亮真能北伐成功,刘备临终前给他嘱托:“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恐怕就会变成真的。

三国之后,很多王朝的帝王们都把刘备跟诸葛亮的结合当成榜样。

期望自己的臣子也都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但在我看来,他们推崇的估计也是民间演义里面被高度美化的诸葛亮。

而不是史书中狂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诸葛亮。

真正懂得权力真谛的皇帝,估计会对这样的诸葛亮敬而远之。

如诸葛亮辅佐的不是刘禅,而是在唐太宗、明太祖这样的皇帝治下,他大概也不敢写出“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样的话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