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苍龙岭
【祖脉秦岭】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苍龙岭渭南学习平台2021-01-17订阅作者:郑贵子华山神话含孕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又笼罩着浓郁的道教色彩。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诡异离奇的浪漫风格,深刻含蓄的理念引喻,使其在浩如烟海的志异文学中独显魅力。
华山雪景(本文图片由华旅集团营销中心提供)
天然造化在华山,几乎每个景点都承载着一个神话故事,徜徉其间,你就可以如梦如幻地进入到一个瑰丽万状的神话世界。真可说是一洞一世界,一石一传奇。
华山险道——苍龙岭苍龙岭是指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而得名。岭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游人在上面行走,心旌神摇,如置云端,惊险非常。唐韩愈在此畏险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留下了苍龙岭上端“韩退之投书处”的胜迹。
摩崖石刻相传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韩愈抬下山。此后,又因这个传说引发了几则趣闻。
摩崖石刻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有个叫李柏的人登山至此北,观苍龙岭奇险,感慨万端,知韩愈投书和赵老笑韩趣事留诗抒怀说:“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山脊陡立历代文人中对韩愈投书事也有表示异议的。明代沉颜提出“仲尼之悲麟,悲不在麟,墨翟之泣丝,泣不在丝”。他认为韩愈之哭一定另有原因,绝不是因为惧怕路险而怜惜性命;明杨嗣昌也认为,韩愈之所以在苍龙岭痛哭,是因为苍龙岭的奇险壮美,实在太令人惊叹了,以他的才华,也不能用笔墨表达出来,只好大哭一声来抒发自愧才疏的心情;清华阴名人王宏嘉在《华山记》中记述到这个故事时说,韩愈面对宪宗皇帝,面无惧色,慷慨陈词,指出皇帝的错误,要皇帝改正,他的胆量是超过一般人的,怎么会在苍龙岭胆怯失态呢?他认为这个传闻一定是人编造的。
龙脊云梯不管韩愈是因畏险投书,还是因为感叹手中的笔无法状写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折笑投书,也许是两种原因都兼而有之。而韩愈在华山留下的这段佳话却流传甚广,当地人更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韩愈肯定是上过华山的,要不他的《古意》诗又怎能把华山的玉井及莲花渲染得那样神奇灵异呢?古意——韩愈(唐)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摩崖石刻再说韩愈敬畏苍龙岭艰险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隋唐以前,苍龙岭既无阶又无栏,《水经注》里记述,行人走到这个地方,要行在岭口的庙中向神祷告,求神赐云,使两侧云与岭平,以便人望不见岭两边的深渊。尽管如此,行人还不敢站着行走,而是骑在岭上,一寸寸往前移动,因此,人们又称苍龙岭为搦岭。直到唐末,岭脊两侧始设石栏矮墙,也才有了少量的石登石窝。
登天云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民国年间,岭上石阶增到350级。解放后,当地政府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余级。1998年春又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开凿登山复道以保证游人安全上下。
雪落山脊苍龙岭——王履(明)岭下望岭上,夭矫蜒蜿飞。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惊魂及坠魄,往往随风吹。午日晒石热,手腹过蒸炊。大喘不可当,况乃言语为。心急足自缚,偷眼群峰低。烟烘浪掩掩,日走金离离。松头密如麻,明灭无断期。谁知万险中,得此希世奇。真勇是韩愈,乃作儿女啼。来源:华山风景名胜区作者单位:华旅集团营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