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秋:我与言慧珠的交往(七)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言慧珠之《一缕麻》《邓霞姑》
姜师评《梁祝》
这两出戏演出后,慧珠的名声得到提高,而且收入较丰。朱桂芳和慧珠、少朋共同商议,想趁热打铁,再排两出新戏。我提出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改成京剧演出,大家都表示赞成。于是大家动手改编,由我执笔,很快完成,再由朱桂芳、姜妙香两位先生设计身段,慧珠和琴师按照梅派设计唱腔。反复排练了四次,在各位前辈先生审查认为可以上演后,首先在长安戏院公演。我还设计了有慧珠剧照和唱词的戏单,印了2000多张,随票赠给观众。演出效果颇佳,连演四场爆满,后又在开明、吉样演出,仍然爆满。大家都兴高采烈。
一天姜妙香先生到慧珠家,走进屋门便对慧珠说:“这出《梁祝》可真不错啊!你的表演确实入戏了(即进入角色),我觉得'书馆’那一折戏虽然很短,可你演得很细腻,特别是祝英台的一些非常细微的心理活动,都能运用眼神传给观众。
还有'十八相送’那场,俩人一路同行,祝英台在言谈话语中对一向忠厚老实而又温文尔雅的梁山伯,表露出爱慕之情,那种感情已经从同窗挚友的友情,上升为生死与共的似火般的恋情,那感情波澜的起伏,念白语气、气息的控制,内心独白以至唱腔节奏的掌握,都非常符合封建家庭的少女追求幸福、向往未来的心理活动,确实好!这是你一个很大的进步。”慧珠说:“这都是您和朱先生、徐先生的指导所取得的,我不过是按您几位的教导认真去做罢了。”姜先生又说:“梅先生说过,他有很多爱好戏剧、又能对艺术进行批评的外界朋友,能随时纠正他的缺点,帮他提高艺术修养。任何人在事业上成功都需要良师益友,一个演员更是这样,光有好师父教还不行,还得有些知音的听众,也就是得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朋友,才能不断进步。我看迎秋就是你事业上最好的益友。”我立刻对姜先生说:“您太抬举我了,我可不配,只不过是她的好朋友罢了。”慧珠接着说:“我就是把他看作是我在事业上的挚友,他这个人待人忠诚,热心、好义。”姜先生对我说:“今后您就多帮她吧!”我说:“我尽力而为,今后您还多多指教。”
姜先生接着说:“那天李德彬的梁山伯也演得不错。当师母告诉他英台就是九妹,英台替九妹留赠给梁山伯的玉扇坠,实际就是英台许婚的信物之后,梁山伯当时那种兴奋和急不可待去找祝英台的心情,李德彬把握住了,在念白、唱腔、身段上都把角色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了。”我接着说:“这和您的指导分不开啊!”闲聊了一阵之后,慧珠要请姜先生去两益轩吃便饭,姜先生说他还有事,便就此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