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题库| 2022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练:中国散文系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结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中国传统的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材料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和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的,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的转变。“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篷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代。这里所谓“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玫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摘编自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学中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漂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中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散文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索。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是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的根本区别。
B.“大品”散文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重在表现作者对生命、民族等大命题的理性思辨。
C.台湾当代散文上承中国传统散文,下启“五四”新文学中的现代散文,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台湾当代散文大多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抒写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见解,饱含诗情和哲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白话”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美文”的胜利,“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得益最大的也并非散文。
B.如果散文没有脱离中心,退居寂寞边缘,便不会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重新获得无限生机。
C.我们不能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大品”散文的艺术成就超过“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
D.台湾当代散文是中华文学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讲,它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散文作品中不属于“大品”散文的一项是 ( )(3分)
A.韩少功《我心归去》 B.梁衡《把栏杆拍遍》
C.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D.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6分)
1.D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根本区别”错误,材料一第一段只是说“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是二十世纪中国散文与唐宋古文等大不一样的“最明显的特征”;B项,“'大品’散文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只是说美文“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代”,但不能就此说明 “大品”散文不讲究这些;C项,“下启'五四’新文学中的现代散文”错误,材料三第一段说的是台湾当代散文“是对'五四’新文学中现代散文的延伸”。
2.B 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文中信息进行理解和推断的能力。B项,“如果散文没有……便不会……”说法绝对。
3.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写江南冬天景色的散文,属于“美文”。
4.①以文学现象对比开篇,提出观点;②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两方面阐述散文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分析原因;③论证条分缕析,善用例证法。(答出一点得1分,答全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等角度思考。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通过对比改革开放以来散文与小说、诗歌的不同表现,提出散文创作“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的观点;第二、三两段以诸多作品为例,分别从“从'小美’到'大品’的转变”和“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两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散文发展特点;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出散文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论证方法上看,材料二第一段使用了对比论证,以对比开篇,提出观点;第二、三两段善用例证法,列举多个文学作品证明观点,论证条分缕析。
5.①“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②“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散文逐渐撤离文坛中心地位,由“载道”转为“言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③“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影响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家的创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着眼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海峡两岸”“影响”,并据此筛选出相关信息。材料一第一段提到“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由此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散文的创作形式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大大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材料一第三段提到“散文的退居边缘……由'载道’转为'言志’”“使得原本……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第四段提到“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由此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散文退居边缘,由“载道”转为“言志”,变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材料二第二段中提到“'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材料三第一段指出台湾当代散文“是对'五四’ 新文学中现代散文的延伸”,第四段提到“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由此可知“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影响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家的创作。综合以上信息,分条概括出来即可。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文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取材于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嬗变:这里是蜕变、演变的意思。
B.关山重重:这里形容阻碍或困难众多。
C.正襟危坐:这里形容装腔作势的文风。
D.窠臼:这里比喻现成的格式或老套子。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白话文运动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B.“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散文的地位退居边缘。
C.20世纪散文的功用从“载道”转变为“言志”。
D.20世纪散文写作的固有体系和规则彻底瓦解。
材料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首先,是从“小美”到“大品”。 “五四”时期那些著名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周作人的《乌蓬船》,以及冰心、徐志摩、钟敬文等人的散文,基本上都是正宗的“美文”或“小品文”。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人的散文沿袭的也是“美文”的路子。但改革开放,特别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这种“以小为美”,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的格局逐渐被“大品”的散文取替。这里所谓的“大品”,指的是这一类散文不仅篇幅长,结构大,而且作者思考的都是各种关于生命、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大命题,且自始至终透出一种理性思辨的精神。自“五四”以来我国散文中的理性精神一直相对比较薄弱,而在九十年代,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张炜、余秋雨等人的一些散文,却把这种理性精神的立足点上升到二十世纪现代人文的哲学高度。
其次,是艺术思维的多元化和文体的解放。一方面是叙述方式的变化。在传统的散文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而且这个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我”具有不容动摇的牢固地位。而现在不少散文中的“我”竟消失了 ;或者在一篇散文中,在“我”之外又有其他叙述视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祝勇的《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等作品,就有这样的叙述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散文结构的开放性。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已经彻底告别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套路,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结构状态,如周晓枫的《黑童话》、赵玖的《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采用的都是以“情绪”、“意象”为线索的结构方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散文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而散文的这种变化,是时代生活的变化使然,也是散文家们不断更新散文观念的结果。
(取材于陈剑晖《四十年散文:走向阔大和遥远》)
3.根据材料二,不属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散文发展特点的是(3分)
A.相对于小说和诗歌的火爆,散文发展偏于沉稳平静。
B.散文水平远超过“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
C.散文格局更为宏大,且理性精神和思辨精神更为充沛。
D.散文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灵活,结构方式也更加多样。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散文多以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取胜。
B.杨朔散文“以小为美”,与“五四”时风格相似。
C.史铁生的散文均属于理性思辨的“大品散文”。
D.周晓枫的《黑童话》没有使用“三段式”结构。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形成一股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台湾当代散文既是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的延伸。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化乡愁是台湾文学的一大母题。老一代作家如梁实秋、琦君、王鼎钧、余光中等人,缅怀故乡故土,营造精神家园,对台湾乡土散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飘萍游牧的都市生活和异乡羁旅, 催生了一批作家敏感心灵的寻根意识。文化乡愁作为台湾散文民族情感的核心内容,几经变迁和发展。它也折射出台湾作家从怀乡思亲到终于重回故土,乡情得以慰藉的心灵历程。
此外,从自我感悟出发,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思索,表达深刻、隽永的情思,这种饱含诗情和哲理的散文,是台湾当代散文创作的主体。不少散文名家的作品多是充满了对现实人生的悉心体察和卓越见地。而这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林清玄。他在艺术追求上熔铸了更为丰厚的东方美学, 正由于他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灵与肉、历史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在其作品中得到清晰、有机的辩证统一。
杂文也是台湾当代散文中很活跃的类型。这种集议论、说理、思辨为一体的随笔、小品散文,非常令人瞩目。作家们承续并进一步发挥了鲁迅杂文的特色,针砭社会弊端,揭示人生百态,平和中带有辛辣,令人思味。
海峡两岸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光大包括散文在内的民族文化传统,两岸文学的交流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取材于许剑铭《台湾当代散文透视》)
5.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台湾散文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台湾当代散文的精神内核与“五四”时期的散文相同。
B.文化乡愁是梁实秋等老一代作家创作的不变主题。
C.诗情哲理类散文是台湾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D.台湾杂文承袭了“五四”杂文特别是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6.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与接受热潮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B.余光中的散文,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C.林清玄散文中瞬间与永恒的辩证统一培养了他的东方美学观念。
D.从根本上来讲,台湾散文与大陆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7.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影响。
1.C
2.D
3.B
4.C
5.D
6.C
7.【答案示例】①“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大大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的推动下,散文逐渐撤离出文坛的中心地位,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现代散文由“载道”转为“言志”,变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④“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对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散文家产生了重要影响。⑤“五四”新文化散文传统,在台湾当代散文中得以承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