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泉润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证心悟

第 1697 期

作者 / 1孙光军2肖文洁指导:林爱珍1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2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便秘是老年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临床上老年性便秘常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费时费力,小便频数等特点。老年性便秘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肾气亏虚是其本,津枯肠燥为其标,肾气亏虚不能约束尿液,致津液偏渗于前,胃肠失于濡润而成便秘。受古人治疗腹泻“利小便以实大便”思想启发,故投缩泉润肠法以藏流聚源,有助于行舟之效,“补肾缩泉”减少小便次数,“增液润肠”改善大便干结症状,从而治疗便秘。现将“缩泉润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证心悟总结如下。

1 塞因塞用,以补通塞

老年性便秘历代医家称其为“老人秘”“后不利”“大便难”等。老年性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关系密切,病变之本在“肾脾虚”与“津亏肠燥”。治疗上当“塞因塞用,以补通塞”。以缩泉丸、增液汤为基本方,创制了经验方“缩泉润肠方”治疗老年性便秘。《脾胃论》曰:“胃者卫之源,脾乃营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营为阴,脾阴充足,则脾传输功能正常,精微得以化生,糟粕得以传导。《诸病源候论》云:“肾脏受邪,虚则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不足,令人九窍不通。”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老年便秘患者年已花甲,脾胃虚损,生化乏源,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加之肾气已亏,肾气亏虚不能约束尿液,致津液偏渗于前,胃肠失于濡润而成便秘,肾为先天之本,真阴一亏,则肠道失润而干燥,真阳一亏,则不能蒸发津液温润肠道,因而出现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小便频数、夜尿多等临床表现。

2 补肾缩泉,藏流聚源

在临床上老年性便秘常表现为排便费时费力,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等特点。《医贯》指出:“大肠主津,小肠主液,津液皆肾水所化。”可见老年性便秘肾气亏虚是其本,津枯肠燥为其标,《素问·至真要大论》谓之:“大便难,其本在肾。”《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记载了“五八肾气衰”,“七八肾藏衰”的老年肾脏功能退化规律。投以“通”治无功,故用缩泉法以藏流聚源,以达行舟之效。《兰室秘藏·大便结燥》言:“夫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若肾虚精耗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则肠道干涩而失润泽,因此粪便干燥,大便难以排出。“缩泉润肠法”是通过“补肾缩泉”减少小便次数,以“增液润燥”改善大便干结症状,寓通于补之中,从而治疗便秘。总体来说主要是调节水液代谢。肠中津液濡润,大便方可质软易排,不致过于干结。

3 增液润肠,助力行舟

清代叶天士认为“肝肾不足而精液枯燥,阴虚液耗,高年下焦阴弱、六腑之气不利,津液无以致下故致便秘之症”。老年患者肾气衰,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津液易耗损而不行肠道,失津液之滋养,则肠燥无水行舟。老年人肾气不足,调节水液功能减弱,故易受各种病理因素侵袭,而出现津液代谢失常,从而形成肠燥津亏的病理基础,导致便秘的发生。大便能否顺利排出,很大程度取决于大肠的传导功能能否正常发挥。《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肾在下开窍于前后二阴,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推动和肾阴的滋润。据此肾与大肠传导功能密切相关,结合老年性患者的发病特点,认为在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过程中,应注重固肾缩泉、养阴生津,以达增液润肠,助力行舟之功。

4 典型病例

5 结语

基于上述中医理论,老年性便秘病变之本在“肾脾虚”与“津亏肠燥”,治疗当“塞因塞用,以补通塞”,以补肾缩泉、增液润燥为主,缩泉润燥有“开源”之势,可使水谷精微滋养肠腑,其主津和传化糟粕之功恢复正常,可防单纯滋阴润肠法的“亡羊补牢”之嫌,标本兼治。古人治疗腹泻有“利小便以实大便”方法,受此启发,反其道而行之,总结了“缩泉润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我们前期临床观察显示:“缩泉润肠法”对于减轻中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肠内外症状、缓解小便频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