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 王德峰《坛经》与禅宗的智慧 演讲全文 8

所以连说了五个何其,这是个很了不起的表达。

弘忍法师听他说完五个何其之后,就知道慧能悟了。

于是跟他说,我现在决定把衣钵传给你。

但是汝得此衣钵,命若悬丝。

性命交关。

此地不可停留,你 要连夜出走,往南边走。

弘忍法师是跟慧能讲好了,慧能将来的归宿。

真正的禅宗祖师,悟了之后的禅宗祖师都能够知道来问佛法的人,得了佛法之后就会告诉他你的归宿在哪里。

啊,你将要在两广之间住化一方,不要离开这个地方。

然后跟他讲,我已经准备好一艘船了,因为东禅寺附近的那条江叫九江,九江有一个驿站,驿站边上有个渡口,我在这个渡口为你准备好一艘船,你连夜过江。

底下跟他谆谆教导一翻,就是我刚才说的。

如今你已经得了佛法,不可马上去说。

你要隐居十五年。

哎,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好,那一天晚上。

慧能拿了衣钵走了。

很快东禅寺的弟子们知道事情有点问题了啊,发现这个师傅很不对劲了啊,就问师傅,你是不是这两天身体不好?

弘忍法师说我身体好好的。

弘忍法师知道他们想问什么。

所以弘忍法师坦率地告诉他们衣已南去。

衣已经往南边走了,那么他们马上就问谁得之。

能者得之。

一语双关是吧,慧能恰好叫能。

哎,弘忍法师希望他们的弟子,要点醒他们,你们别去夺回来,这是传扬佛法之大任。你们没能力担当是吧。你们不是能者。

但这些弟子们都没有悟嘛。

所以一定要把这衣钵夺回来的,一帮人就追上去了。

这个慧能对当地的路是不熟的,又是个身体瘦弱的人,很快就被他们追上了。

追赶慧能的那些弟子们,东禅寺的弟子们当中,有一个出家之前是一介武夫,叫四品将军,此人名字叫惠明。

他跑得比众人快。

没办法躲了,慧能就把衣钵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自己躲在草丛里。

然后惠明追上来了。

慧能就在草丛里跟慧明说,这衣你搬不动。

又是要点醒他的。

就是传扬佛法之大人,你担当不了,慧明没有悟,所以他一定要去搬。书中写道,果然搬不动。

那我也不知道什么缘故。

搬不动了,慧明就没办法了。

就跟草丛中的慧能这么说,我不为衣来,我为法来。

哎,这话说的好。

他的意思是说,我归根到底是为了求佛法而来的。你既然这么说。

慧能就从草丛里出来了。

跟慧明讲,你要听佛法可以的。

现在请你坐下。

屏息诸念。

就把各种念头都放下来。

良久,过了很长一段沉默的时间,终于慧能开口说话了。慧能只说了两句。

这两句话一说下去。

慧明悟了。

那么慧能说的哪两句话让慧明悟的呢,我把它写在这里,看看我们能不能悟。

第一句话。

不思善,不思恶。

一个禅宗祖师要让另外一个人悟啊。

要有一个本事。

什么本事呢?

要抓住前来问佛法的人的根本特征。

人与人都不一样的。

假如你跟人家说,不管什么人来问你,你都用同样的话来说给他听是不对的,对吧?

你要抓住根本特征说话下去,那个根本特征就叫机。

话不投机半句多。

你要抓住这个机。

然后呢,又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现在是什么场合呢?就是衣钵的争夺。

这叫缘,合起来叫机缘。你抓住这个机缘,说话下去,要对准它,而且要锋利,那叫机锋。

禅宗讲的机锋就这个意思。

我一句话说过去是对着你这个机。

在这个缘当中说的是吧,而且要锋利准确,这叫机锋。

那第一句话,他就说不思善,不思恶。为什么说这句话,因为慧能抓准了惠明的根本特征。

此人的特征是什么?善恶分明,爱憎分明。

慧能知道他来夺回衣钵,也不是为了自己。

慧明也知道自己没资格穿衣钵的。

慧明知道自己没资格得这个衣钵,但是他不能容忍慧能拿了衣钵就走。为什么?因为你都还没出家呢。

弘忍法师没收你做弟子呀,你尚未剃度,你现在在佛教界的最高地位,无非是行者跟孙悟空一样,叫孙行者。

啊,你凭什么拿着我们师傅的衣钵就走呢?

这违背了佛教界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因为这一点慧明一定要把衣钵夺回去。

慧能知道这一点。

所以跟他讲,不思善,不思恶。

今天这件事情跟善恶的对立无关。

跟在家还是出家的区别无关。

今天的这件事情超出了佛教界通常的道德标准之上了,是谁能够担当传扬佛法之大任这个问题。

所以第一句话就把善恶的对立给他消解掉了。

你站在普通的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你愤怒了。

有这件事情吗?没有。

这句话是夺境,把这件事给他夺了,叫夺境。

我们有时候真得学一点佛学。

有时候我们。

比如说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度我们有一件事情来,这件事情许多人都参与其中,纠结不已,争执不已。

多少年之后你回过来再看这件事,他还有意义吗?

老早烟消云散了。

你想想看会有这种情况吗?

但是你当时在其中你不知道是吧,你以为这件事情天大的事情,而且永远存在,没有这种事情。

你不知道你就纠结了,你试试看能不能把它夺了。

假如人夺,你就觉悟了,首先比人家悟得快了,你就不纠结了,是吧?

好,第一句话就夺境。

光夺境还不够。第二句话叫夺人。

这句话说的很巧妙。

正与么时是古汉语。

就正当此时此刻。

这句话巧妙在哪里呢?

慧能把慧明尊称为什么?上座。

你是弘忍法师的上座弟子,我知道你瞧不起我,这个至多叫行者的慧能是吧。所以我就干脆把你端起来。

高高地端起来,叫明上座。

我尊称你为明上座,但我请问你明上座是你本来面目吗?

如果名上座是你本来面目,那么当初你怎么会是四品将军呢?

假如是四品将军才是你本来面目,那么你怎么会成了明上座的呢?

可见正如四品将军不是你本来面目一样。

明上座也不是你本来面目。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这个小我看到无限重要。

不断地把自己这个我跟别人比是吧。如果发现别人比自己高,心生嫉妒。

发现别人比自己低,心生傲慢。

请想一想,我们拿出来跟别人比的那个我。

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吗?

(0)

相关推荐

  • 光孝寺,六祖慧能风幡论辩之禅寺

    在广州有一句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就是坐落于光孝路上的广州光孝寺,它是广州市四大古寺(光孝.六榕.海幢.华林)之一.据说,光孝寺原是南越王赵佗的第三代孙赵建德的故宅, ...

  • 乱谭佛(五)

    比如,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禅宗就大大简化了原始的佛教.佛法.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也正因为它的中国化,才使得佛教在中国得以延续和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寺庙大多数冠以"禅寺"之名. ...

  • 周火雄| 禅风从五祖寺吹过

    周火雄|  禅风从五祖寺吹过 钟磬声声,梵音阵阵.仰视北纬30度,黄梅以别样的禅宗文化吸引了天下人的眼眸. 黄梅,是十方信徒梦魂的牵绕. 黄梅,是十丈红尘万千灵魂的皈依. 黄梅县仿如盘地,它面临长江, ...

  • 中国禅宗的传承和流派

    禅起源于印度,并不是佛教专有,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学习外道禅,证道成佛之时,就是对禅的开悟.禅宗传入中国,是在南北朝时期.公元520年前后,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航海来到中国,入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 ...

  • 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发展简史(一):曹洞宗与少林寺

    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即北魏太和十九年,印度僧人跋陀从西域来到中原,因其佛法精深,北魏孝文帝故对其十分崇信,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命其为住持.跋陀在少林寺传授小乘禅学,其传承弟子以慧光和僧稠等为代表, ...

  • 空厂:中国禅宗的“南顿北渐”(上)

    禅宗,天竺菩提达摩传入中土.据<续高僧传>载,达摩为南天竺之婆罗门种,乃香至王季子.当年释迦牟尼世尊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不发一言,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当众宣布:"我有正法 ...

  • 武则天的一个决定,让禅宗没有了七祖

    这事得从神会和尚说起,话说神会和尚十几岁的时候就在襄阳地区的国昌寺出家,之后投在禅宗大拿神秀门下学佛法,但因为神秀被武则天召到京城,从而又投在了慧能门下,注定神会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首先,神秀和慧 ...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首诗如何掩盖了历史的真相?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上面这首充满禅宗佛理的诗的创作者是佛教南禅宗的创始人六祖慧能,相信很多人都在杂志或书籍中看过这首诗的背后的故事,相传达摩祖师圆寂以后,将佛教的顶级法 ...

  • 李彬||礼佛妙觉寺

    记得很久以前听说过,白水县城区西南角学校操场上搞基建,挖出一座青石塔,石塔里面套了一个镀金银塔,再里面有只金盒,装着佛骨舍利子.不过当时说的人就没说清楚,所以听的人更没听明白.但是这件事和流传已久的白 ...

  • 周火雄|朝觐之路

    周火雄|朝觐之路 苍鹰在穹庐盘旋.朝觐者望了一眼,仿佛受了鼓舞似的在石板路上加快脚步,他的双手举过头顶,朝云遮雾绕的寺庙方向深深地叩拜-- 再普通不过的石阶路.依山就势,蜿蜒而铺,攀援而上.岁月的风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