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怀古杯中月, 律绝洗尘陌上风
TAOHUAYUANJIAN
古风中国群第二期征文
有趣 有观点 有温度
题曰山行,昔贤已多有吟哦。或取游赏、怀乡、怀人、登临,怀 古诸般境象,不一而足。今群以此为题,欲观群友之新意,而达 前人之未能也。作品共计52个,取前20名为上品,点评并打分; 后32名为中品,只点评而不打分,以免平分过多。韵以平水下平 八庚为准,不当之处,尚请海涵。
诗
评
1号,作者;伤感一中
春日融融旖旎风,偷闲唤友向山征。
兴游牵手攀援上,相约笑歌砥砺行。
峻岭浮云迷望眼,流泉翠木伴啼莺。
此中谁谓有真意,堪忘人间利与名。
简评:此诗以时令发端,取春游之意,首联平平,“风”字与韵 大有不协;颔联实境,诉登攀之乐;颈联化用“总谓浮云遮望眼 ”,转的稍突兀,且“峻岭”二字繁复无意趣;尾联用陶渊明“ 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的尚可。全诗主旨明确,秩序井 然。与遣词处多有不到之处,唯“流泉翠木伴啼莺”半联可观。
2号,作者;鹤鸣君
翼乃春君赠巧莺,纤姿一羽逐春声。
轻衣拂影花氛满,洁缕舒空暖意明。
屐齿登烟高醉步,峰云开目渺东城。
有樱独近阳轮沐,拨取翩芬拭远晴。
简评:此诗开篇即剑走偏锋,以飞鸟入境,话融融春意,亦作者 山行之所见也;颔联续写无力,不知所指,字句怪异;至颈联处 方点题,同样表意不清;尾联合得费解。全诗拗口晦涩,如“影 ”、“樱”在诵读时感觉。
3号,作者;枉凝眉
连夜东君下洛城,渐消冰雪水初平。
两三新鸭波中戏,几树黄鹂柳上鸣。
烟霭濛濛洇草色,微风浅浅送钟声。
犹嫌好景看难足,邀得山僧细细评。
简评:此诗仍诉春意。首联还寒乍暖,点明时节;颔联分用“春 江水暖先知”和“两个黄鹂鸣翠柳”,摘得轻松,但物象局促。 杜诗原句黄鹂翠柳乃近景,白鹭青天则空旷高远,故杜诗虽同时 取两种鸟儿入句,依然成为典范,又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夏木啭黄鹂”,则是由远及近,此真功夫也;颈联单独成联则大 妙,其中下半“浅浅”真乃奇语,然结合颔联则显拖沓,声音意 像重复,浪费笔墨;尾联收的不错,此处请出山僧,与意境大有 提振。全诗通透,尽诉欲诉之事,然章法上尚有不足,另尾联处 不宜再叠字,有应付之意。
4号,作者;馨郁
羁身暂放晓山行,是处流泉漱石声。
接叶藤萝随树合,连峰寺院与云平。
烟霞聚散浑无定,世相纷纭了不争。
踏步归来天欲晚,松风还拂一襟清。
简评:此诗顺畅自然。首联点题,流泉漱石袭前人意,散朗生动 ,令人想起东坡“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颔联先 近后远,深得写景之法;颈联过渡自然,观烟霞而思人世,妙用 双关,又带入感极强;尾联再入红尘,中心似被荡涤,以襟清为 表象。全诗章法无大问题,烟霞二字为至妙之语。不足在首联, “暂放”二字流俗,“是处”二字强凑,如东坡诗“是处青山可 埋骨”自有明确意图,此诗“晓山行”乃流动过程,被“是处” 二字所囿,同时也影响了二联景物的自然效果,故视为不妥。
5号,作者;樱坂风雅
起杖豪登大岳名,云开一线火曦晴。
春来岂肯居闲舍,花暖犹须伴好莺。
多景之丛三步异,无人有瀑独观惊。
孰言极目皆哀色?万里虹高气自平。
简评:此诗纠结。首联本欲属意豪放,“名”字有凑韵之嫌;颔 联上半不明觉厉,宜与首联造意上颠倒次序,先思而后行;颈联 诉景色目不暇接,下半独入幽境,闻声而惊,整体尚可;至末联 起伏变化过多,以上三联均无哀色,此处提出,不知何故,且中 间两联平实,末联突又旷达。全诗文字风格不一,通盘有欠严整 ,作诗当先取意境,再定气脉,建议参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6号,作者;小妖
坡草愔愔似画成,风涛阵阵逐溪声。
侵空薄雾迷迟日,掩径丛林掠晓莺。
沟壑蜿蜒偏独往,远山层叠任云倾。
我心欲上峰高处,犹是眉前一岭横。
简评:此诗由近及远,景物描写尚佳。首联便声色俱全,风涛的 似乎用力过猛;颔联拉得稍远,有雾有莺,有静有动,呼应首联 的有色有声;颈联点题,下半描述与颔联稍有矛盾;尾联上半明 心志,下半句结得过于草率,坏了全诗的味道。整诗以写实见长 ,先是铺陈三联,至尾联下半,箭入泥沙。
7号,作者;茹水
陋室闲居出锦城,三三两两向山行。
烟笼绝径飞残寺,雨噬灵台洗落英。
足下青峰天下小,手中云海汉沂倾。
寻幽至此长豪气,但得清香与友哼。
简评:初学之作。首联点题,三三两两随手便失古意;颔联连用 动词,并未取得良好效果,有些勉强;颈联表意不切,取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然下半手中云海不免显得托大 ;末联上半规矩,下半清香无本之木,哼字严重坏味。全诗立意 明白,遣词功夫尚待提高。
8号,作者;鱼cxf
自爱佳山载酒行,溪桥策杖雨初晴。
天风袅袅游丝醉,芳草萋萋霁色明。
散发烟林披翡翠,濯衣春水唤鵁鶄。
碧云日暮归来晚,野客相逢不问名。
简评:杜诗意像扑面而来。如“游丝”、“翡翠”、“鵁鶄”、 “野客”。首联带酒入山,不似司勋落拓,下半又有东坡潇洒; 颔联有“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的味道,紧扣雨后 天晴,不知衣衫是否如东坡般狼狈,霁色明三字,同雨初晴犯复 ;颈联散发濯衣,不知春水何处来,此处如有典故用事,亦不妥 当;尾联结得轻松。全诗洒脱不羁,“芳草”句和“碧云”二字 值得商榷。
9号,作者;路过人间
藤杖芒鞋拾级行,孤松挂壁似相迎。
分云偶遇衔芝鹿,憩石闲依漱翠菁。
攀至半腰宜更上,离天尺五现蓬瀛。
振衣一啸群山应,襟抱倏开块垒平。
简评:此诗随手之作。首联入韵,但平仄不协,表意尚分明;颔 联上半好看;颈联对仗不够工稳,登顶却又见仙山,似佳实劣, 与主题有伤;尾联振衣千仞岗,浑不似上半之清幽,忽起豪迈之 感,至下半落入俗套。全诗取舍过于随意,作者读诗不少,但运 转不够裕如。
10号,作者;晓愫
雪飘孤影远山行,一路欢歌火焰情。
玉裹枯枝肤色靓,风吹鹅絮舞姿轻。
白云浮履清音响,寒鹊归巢蜜语浓。
忘却我本凡女子,化魂万物自然中。
简评:粗枝大叶。首联记述的是远山篝火?颔联是晚会过程;颈 联语境一变,古意盎然;尾联羽化而登仙,有出尘之感。全诗语 意平直,联句结构雷同,影响了美感,如“肤色靓”与“清音响 ”两联,惟颈联单独看来大大可取。
11号,作者; 兰心亭
山行,游湖北大治九古石村
九古石村钦慕名,蜿蜒曲径听莺鸣。
参天老树为撑伞,铺地绿茵镶紫荆。
累倚长亭观蝶舞,闲沾花草煮诗羹。
斜阳羞涩幕帘卷,孤馆苍烟待客情。
简评:“山行”之山为泛指,此诗为确指,当为旧作。首联入山村,与二三联一起诉沿途风光;尾联未能达意,结得一般。全诗只见散漫心情,未明主旨。
12号,作者; 叶赫子民
闲与春风相并行,岚光唤我步阶轻。
参差古树接芳径,婉转黄莺唱晓晴。
峰举丹青纵目远,溪涵云朵澈心明。
流连脚下山共水,孰记人间利和名?
简评:此诗与第一号作品相似。首联入韵,明媚动人;颔联耳聪 目明;劲联俯仰人间,天高云淡;尾联留连忘返,别有天地非人 间的感觉。全诗动人处颇多,韵律上错误较多,与韵上,“径” 字读来为之一顿;尾联整体犯平仄。
13号,作者; 爱懒猫
青石台阶漫步行,棋盘山里几多情。
粉桃辞旧频花靓,绿柳装新一目清。
养眼红亭于咫尺,倚途汗客奔晶莹。
置身云底知山雅,淡忘人间利色兄。
简评:春游意像,貌似集体登棋盘山后作。首联直叙入题,取法 中正,“几多情”属于废字。二联看桃红柳绿,寻常景色,频字 用得颇耐玩味,可以想见作者之自得;三联续接情态,上半看红 亭似近实远,极有诗心,也是全诗的亮点所在,下半则有些词穷 ,欲诉劳苦状,然奔晶莹三字过于油滑。尾联结得过于随意,“ 知山雅”同首联“几多情”一样属于应付,下半忘记红尘纷扰, 也不免流俗。全诗整体布局精美,于炼字尚欠火候。
14号,作者; 白衣
岚光云影各阴晴,叠嶂千峰送复迎。
壁上奇花如旧识,谷中杂树似长青。
沾衣一缕烟霞味,涤俗几番禽鸟声。
阻路断崖松臂出,拨开犹向绝巅行。
简评:此诗赏玩之意颇浓。首联上半套用“天光云影共徘徊”句 式,光晴影阴,相生相克,也无不可,下半送复迎,言之过早, 因末联尚在向最高处进发;二联承接自然,“如旧识”化用古意 ,用得恰到好处,下联写树用“似长青”,对得洒脱不凡;三联 提振全诗,于炼字处,不及4号作品自然,但下半以鸟声做了补 救;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联说树远景,此时单独再 说近松拦路,不算重复。全诗流畅通达,感染力极强,唯首联送 复迎与尾联矛盾,是构思上的一个小失误。
15号,作者; 葬花人
攀岩过岭觉身轻,未惧险巇柱杖行。
岚影千层难阻隔,山花一路不知名。
撕开云片天光泻,放下尘纷块垒平。
绝顶登临存浩气,松涛起处海风清。
简评:此诗作者应擅长对联。首联入境,觉身轻三字殊为难得, 下半孤平;二联上半说岚影阻隔,有落空之感,下半写实,对仗 稍有不工;三联纯联语,点明身在高处,如撕开放下两词,下半 为对而对,尘纷与块垒连接,味道怪异;尾联升华,点明此山临 海,山海相接,陡生浩气,可取。全诗中规中矩,与章法而言, 三联转接处有小问题。
16号,作者; 新安人
云束连峰我踏青,拾阶古道向春行。
朱岗岭上花三月,天目山中水一程。
入谷幽深微迳险,赠人弥久小诗情。
鹧鸪苦劝谁归去,啼破黄昏未敛声。
简评:到目前为止很见诗心的一个作品。首联入题,远景接近景 ;二联可视为合理想像,不局促于一时一地;三联稍弱,尤其韵 字用“情”,不是很切;尾联词家味道。全诗表意自然,造意轻 松,个中老手。
17号,作者;雾里看花
秦岭东西兀自横,客来时候共相迎。
停车仰望山多态,倚杖时闻泉有声。
云过松间闲歇脚,风流叶底细调筝。
若能卜得结庐处,不向红尘去问名。
简评:熟练之作。此诗首联随意,尤其下半联“客来时候”凑得 大义凛然,此处完全可用时令代替,因为主体早已明确;二联渐 入佳境,停车望山,倚杖听泉,怡然自得;三联更上一层,唯下 半再听风声,与造意上同二联犯重;尾联抒情,欲觅结庐处,下 半结得寻常。
18号,作者; 幽幽
红未香消绿已盈,相邀几友鹊山行。
崎岖小路时传语,渐密琼枝每啭莺。
拾趣青阶抬小步,陶情四野转亮睛。
红尘俗事不关我,浅醉春山忘姓名。
简评:通俗易懂。首联点明时节并破题;二联诉途中所闻,人声 鸟声,此处不算重复,因为在一联之内;三联凑字,且小字重复 ,用词多处不够雅致;尾联收得尚可,浅醉春山用语则比较啰嗦 ,形同废字。全诗不见精心,未经雕琢。
19号,作者; 流水无痕
薄衫游履态轻盈,一抱青山入眼惊。
云戏峰腰缠玉带,松排卦阵点春缨。
雏莺试语林梢脆,流水聆弦心上萦。
欲趁奚囊诗尚馥,佐些清句付余酲。
简评:此作严整。首联亮在惊字;二联描景,虽然是寻常景物, 遺词上也见功力;三联安排次第,再嵌流水和雏莺,当是见仁见 智之句,个人感觉稍嫌平直,未尽应尽之力;末联用李贺典故, 极为妥帖。全诗可观处在于造句熟练,章法可循。不足处在颈联 ,或可再好一些,莺字挤韵可忽略。
20号,作者; 子婵
闲消假日赴山行,柳外斜风长短亭。
陌上林岚初叠翠,枝头杏蕊正多情。
芳程此去花千树,兴旅归来月一更。
可惜经年书圣地,心声只解与流莺。
简评:行家里手。此诗同19号作品类似,前两联都差不多相同的 情况;三联更为高明一些,花千树写沿途花的繁多,同二联的杏 蕊不算重复,同联中点明夜晚归来,浓缩得妙;尾联感慨,说知 己难觅,比较高明。全诗如采采流水,处处有景有情,且与上面 的诗所不同的是,此诗写景只用两联半,实在难得。
21号,作者; 白水
扶藜野岸气和清,日月山中忘姓名。
惯与蝉蛩听雨落,时教松酒共霜烹。
卷云由任樵柯烂,枕石但凭苔藓生。
人事萧疏何所记,归来天地恰风轻。
简评:此作懒散。首联已入山中;二联三联话山中乐趣,隐用典 故尚称得体,一派隐沦风范;尾联续写时空变换,归来突兀之感 。全诗更为侧重山中乐趣,于题目稍有不切。
22号,作者; 回眸一笑
绿野尘风鸟雀鸣,驱驰一路老身轻。
春花做秀邀云驻,漱石流泉浮世清。
大梦觉来思尚厚,夕阳斜去意尤亨。
此生吾愿山中度,忘却人间利与名。
简评:此诗见性情。首联直叙,上半联可以本可更妥当;二联再 写景时,个人以为同首联作用相同,承的力度差些;三联用语奇 崛,上半极为可观;尾联众生之相。全诗夹叙夹议,惜结得一般 。
23号,作者; 心悦
万千风物喜山行,云压群峰涵太清。
日隐浅溪鳞影动,风微夹竹绿烟轻。
小桥亦可通南北,曲径何须忧险平。
何处鸟啼如劝我,应留此处事躬耕。
简评:此作清奇。首联用孟浩然意,先入题并写远景;二联细致 入微,写所观所感;三联有杜诗“过客径须愁出入,居人不自解 东西”味道,杂以议论,极有开发;尾联按步就班,言归隐之意 。全诗前三联极为精当,不足处在尾联,用语稍显直白。
24号,作者; 羽
穿岭寻芳惬意行,远峰一路总相迎。
风亭翘首期佳客,古刹修心庇鹤城。
徒手攀崖登绝顶,回眸向壑醉蓬瀛。
从来圣境骚人赋,自有诗情笔下生。
简评:平直之作。首联入题,上下合掌,浪费笔墨;二联上半继 续相迎,则乱了章法,下半同上半对仗差强人意,主客转换过于 突然;三联又转向上,醉蓬瀛三字凑韵;尾联总结,倒也自然。 全诗布局不够完美,老干体味道浓厚。
25号,作者; 冷月冰心
阡陌交通翠竹迎,花红柳绿两旁行。
隐隐青山遥在望,幽幽碧水近分明。
遥想当年携手处,闲听笛曲落心城。
今把功名抛脑后,红尘俗事万般轻。
简评:此诗为初学之作。首联有竹前迎,花树分列,自无不可; 二联借前人意,尚未入山;三联转至议论,思路为之一顿;尾联 突生禅意,不明不白。全诗用心良苦,可惜有句无篇。
26号,作者; 一秋
为穷幽胜踏山行,引路春风步屐轻。
挂瀑水帘悬紫雾,沿阶草色晃晴明。
依稀古刹禅钟远,仿佛红尘俗物清。
且自峰头振衣起,归来一瞬悟浮生。
简评:中上之作。首联借春风喻心境,踏字多余;二联描景,中 规中矩,晃字稍逊;三联摄振心魂,自无不可;尾联强自发古幽 情,振衣与千仞之冈,下半却落到归来,又未点明悟得什么,故 不尽人意。全诗布局尚佳,转承自然,惜尾联结得略差。
27号,作者; 澄塘
春来三月喜初晴。满地红香是落英。
野鸟忘机皆做伴,青山有路不知名。
凌云意在心犹壮,健步风来体更轻。
登得绝颠峰亦小,天阶回望暮云平。
简评:好诗。首联写时节,令人想起丘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此处“落英”应视为初开之花。二联 得体,上半用前人意,下半实境,诉人所尽知却不能言之事,且 “青山有路”,不动声然的点时在登山,引人再看前三句,很高 明;三联转到议论,也是写实,上半凌云视为用典,方为上品, 下半宜再用双关典故相对;尾联用“千里暮云平”之意,收得豪 迈。全诗声韵精切,对仗和谐,丝毫不费气力,很好。
28号,作者; 咏絮
石径萦纡草乱生,悠然负手向山行。
清风乍起千枝动,小调初成一羽惊。
且自高峰观世态,尤期尽处接蓬瀛。
三千物外参真本,大笑声中万事轻。
简评:此诗疏野。首联用杜诗“云栈萦纡登剑阁”之意,看惯乱 象,而能悠然负手,也是一种洒脱;二联入微,下半略嫌小气; 三联超拔,有出尘之慨;尾联矛盾,上半凑字,虚弱无力,下半 结得尚可。全诗无奇语,规范之作。
29号,作者; 七图八甲
春向青山第几程? 轻衣闲屐赴郊行。
红尘影自香溪隔,虬树荫从乱石生。
何计韦弦分缓急,但凭啼鸟认逢迎。
云阶翻过斜阳外,笑指孤峰待踏平。
简评:流动之诗。首联入题,似苏曼殊“踏过樱花第几桥”;二 联灵动;三联上半韦弦之典用得过急,下半似对用杜诗“雪山斥 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之逢迎;尾联一笑一踏,樊篱尽毁 。全诗前三联均为佳构,最后一联实在可惜,为之一叹。
30号,作者; 苍山渔樵
闲云伴我出郊埛,岸柳垂垂暖日明。
香露满川花艳艳,和风分岫草菁菁。
方迷泉外缠绵蝶,更喜林间婉转莺。
一世宁为山水客,马头不向洛阳城。
简评:此诗超诣。首联出城,看柳日逢迎;二联写实,朴实无华 ;三联错落有致,内容稍空;尾联相比高明许多,马头不向洛阳 城,比前边的忘记人间名利的那些结句,更为含蓄耐品。全诗结 句是亮点,在章法上,首联已用叠字,二联续用叠字,痕迹太露 ,不建议这样做。
31号,作者;何来汹汹
喔喔琨鸡放晓鸣,褐衣弹铗过山城。
栈萦绝磴千盘细,日出雕甍列嶂清。
一夕花风成故梦,数年诗酒抵春荆。
可堪重问商颜事,早被浮名累此生。
简评:此诗不凡,见作者阅历。首联平实,弹铗一语稍觉不妥; 二联令人觉得到剑阁,杂糅了前人的很多名句,如杜子美王子安 ;三联转入议论,对景色不再描述,回望浮生,便是应有之义, 令人想起“水风空落眼前花”;尾联自问自答,用商山四皓事, 言此身在江湖,身不由已之意,结得顺畅。全诗古意盎然,见厚 重,见沉著。
32号,作者; 哼哼
披荆履露向山行,为有韶春次第呈。
涧底清泉鸣佩玉,云间翠岭列新琼。
穿花每见庄周蝶,抚竹遥思陶令盟。
倘使众生皆自得,儒家何必避冠缨。
简评:可见不易。首联言登攀辛苦,为求见春山,立意很好;二 联一近一远,涧水闻声,群山增色;三联强行用典,于此处并无 大的帮助,可参杜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尾 联于高蹈同退守之间纠结,思路和三联未能统一。全诗用语古雅 ,可为中上之作。
33号,作者; 嫣然
轻寒漠漠路纵横,看尽风光又一程。
逾越山头追日脚,行吟涧畔和莺声。
悠闲无意论修短,豁达何须愁晦明。
俯仰之间皆在我,尘嚣掸落此身轻。
简评:豪荡感激。首联入实境二联详述一程春光;三联转得舒服 ,至下半联虚空着楔,以豁达对悠闲,不免重复;尾联好看。全 诗无大妙之处,至尾联处有小惊喜。
34号,作者; 青青
雨后晴山花色明,珍珠倒落野风清,
千阶石径弯云入,几缕烟霞伴客行,
不及春心今日待,如何尽兴夕阳平。
精神一曲莺歌合,难醉天人也醉卿。
简评:明媚动人。同为写山行,此作可见作者乐观。首联入山, 看瀑布或水珠倒落,润涤心情;二联深入,下半“伴客行”着相 ;三联结构不够严整,用语不够明晰,平字凑韵;尾联乐观,哼 着歌曲游山,欲醉身边之人,颇为自负,不错。全诗见精神,见 品性,不足之处也在炼字稍差。
35号,作者:春浅浅
苍岩断处一门横,晓蹑苔阶趁快晴。
叠石穿空来异势,飞泉溅玉送琴鸣。
中峰洞穴分藤见,绝壁烟云抚掌生。
此去会当双目豁,回看带砺让峥嵘。
简评:此作清奇。首联便不寻常,断岩残门,趁快晴游山;二联 递进,写石头和瀑布,在章法上,叠石与苍岩同处句首,有嫌重 复,个人觉得岩字改为崖,更显描景错落;三联大好,不必细说 ;尾联回望所游之山,做了人去了,山依然在的评价,是极好的 落脚。全诗结构不错,若三联下半转入议论,会更好一些。
36号,作者; 四公子
闻说山中春色好,偷闲半日向山行。
溪流林脚穿鱼影,花放枝头啭鸟声。
奇石路拦形荦确,险峰云破势峥嵘。
临高浑似乘舟客,一叶悠悠天际横。
简评:平直之作。首联两句有嫌啰嗦;二联细致;三联未能更进 一步,至尾联想像力丰富,结得是很可观的。全诗无特别可解之 处,似白香山体格,虽三尺童蒙,亦能读懂。
37号,作者; 独孤一鹤
山路崎岖踌躇行,无边绿障目充盈。
何处鹧鸪哀荒草,间闻渡鸦啼乱茔。
一袭清泉从深涧,孤生兰草淡幽清。
疲颓行至山颠处,无际峰峦身后呈。
简评:这次第,怎一个乱字了得。首联连用崎岖踌躇,读起来很 怪异的感觉;二联音律不协,一派荒凉又与首联冲突;三联同样 失粘,意境又突转清幽,不知何故;尾联错字,结的有些拙。全 诗看来是初学者不经意之作品。
38号,作者; 图兰朵
龟山行 龟山位于汉阳城北。前临大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南濒 莲花湖,威武盘踞,上有电视塔。和武昌蛇山遥对,谚云:龟蛇 锁大江。今次登临,距前次十有一年矣!
鸽哨悠扬缀晚晴,青途次第绍前盟。
石床独白春秋夏,槐眼曾监俯卧撑。
高塔孤标雄友概,一时豪兴逐风生。
千松戟列森云顶,先夜来探细柳营。
简评:粗枝大叶。题前先说背景,自无不可。首联以声缀景,欣 然赴约;二联写景结构新颖,不过总嫌随意;三联概字疑为慨; 尾联用周亚夫典故,似佳实劣,忘记了全篇主旨。全诗可见作者 用了一番心思,尤其在中间两联有创新,但尾联结得就不着边际 。
39号,作者; 纸鸢
浮华每为古山轻,日月林深辨不明。
鸟雀啾啾堪洗耳,岚烟袅袅好修行。
晨昏淡看云来去,春夏静观花败荣。
莫问禅心何所寄,抬头珠露正晶莹。
简评:此诗诉清幽。首联已有观点,即古山厌浮华,亦即作者厌 浮华,下半林深不辨日月,似已在山中;二联下半表意不明;三 联转得及时,用语过于直白;尾联遁入禅机,看珠露晶莹,似有 所悟,结得不错。全诗大局可观,二三联各是下半句坏味。
40号,作者; 唐唐
吐翠画屏千嶂里,日高山静啭娇莺。
松庐修竹云中起,石径苍苔壁上生。
不见旗亭沽酒影,惟闻烟阁诵言声。
初红桃李春风暖,小院衔泥燕子争。
简评:描景八句。首联至尾联全部是描写景色。其中三联用典完 全没有来由,此诗作者应亦长于对联。全诗无起承转合,完全是 割裂的四句。
41号,作者; 云淡风轻
仰止崔嵬但景行,逶迤莽莽翠峦迎。
渔樵出没藏仙智,洞府迂回涵太清。
鸣佩林间泉语净,驰神化外绪心宁。
与山对坐久无厌,待访华阳弈一枰。
简评:此诗有仙气。首联用语啰嗦,其中“崔嵬逶迤莽莽”都是 状物词语,有嫌细密;二联可观,后半涵太清有些托大;三联尚 佳,尾联化太白诗,又想到山中宰相,结得不凡。全诗立意很好 ,布局谋篇差强人意。
42号,作者; 闲云
花侵石径蝶随行,林密不知何处莺。
看瀑垂天疑是练,听松涌浪恍如笙。
偏于绝地逢佳境,总在高时见赤晴。
眼底青山多妩媚,奢来一角可忘名。
简评:洗练之作。首联用前人意,直接写所见,文字绵密精巧; 二联上半化徐凝“万古常疑白练飞”,下半比喻另类;三联双关 极强,境字稍有拗口;尾联化辛弃疾词,言留恋之意。全诗到处 可观,上品之作。
43号,作者; 微微
浮生百事厌逢迎,唯觉看山尚有情。
万叠高峰藏鹤影,千寻飞瀑起涛声。
路盘青嶂腰间出,人向白云头上行。
莫道登临无壮语,悠悠一笑大江横。
简评:旷达之作。首联说明来意,避世看山;二联以鹤喻人,飞 瀑闻声;三联上半费解,与二联上半重复,下半好看;尾联借“ 出门一笑大江横”之意,言俯山临海之壮怀,不错。全诗立意分 明,结构上处理的稍欠火候。
44号,作者; 妩言
久囿尘轩倦意萦,山阶硌确仗筇行。
松幽崖秀应眠鹤,风淡云闲好摆枰。
滴翠藤萝洇肺腑,笼烟涧水散功名。
武侯应拒陇中对,合此吟游老一生。
简评:想像力丰富。首联策杖登山,徐图进取;二联状物时杂以 议论,值得点赞,“好摆”两字稍流俗;三联继续夹叙夹议,下 半的散字依然欠妥;尾联认为孔明来此隐居更好,其实不如用陶 渊明,孔明志在天下,绝非隐士,另 陇 字应为 隆。全诗骨骼 清奇,唯几个字坏了味道,可惜。
45号,作者; 我相信
曳杖春山自在行,缤纷花雨落无声。
群峰起伏青龙舞,匹练飞扬白虎鸣。
荦确坡头寻古道,缠绵叶底觅流莺。
登临绝顶凡尘远,云海苍茫入太清。
简评:偷懒之作。东坡有七绝“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 声”。其中首联用曳杖,倒无不可,下半花雨纷落,明媚好看; 二联远望群山,近观瀑布,也很中正;三联坡头古道来历不明; 再转到流莺,意境不协;尾联登顶,再归苍茫,结得不顾一切。 全诗意像飞动,但各联自说自话,未有统一境界。
46号,作者; 篱落
尘嚣掷处细听莺,夹迳绒苔落杖轻。
无雨衣肩沾欲湿,有风花气报新晴。
拭云峰顶仰无尽,快意毫端画不成。
一片青山谁是主,直消老此慰平生。
简评:东坡味道。首联闻莺避世,掷字值得商榷;二联化用“沾 衣欲湿杏花雨”和“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言光 阴明媚;三联更诉登顶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尾联似东坡“ 晚风落日原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愿终老于斯,更见留恋之 意。全诗转运自如,个别字句可斟酌。
47号,作者; 点点
野草离离夹磴生,翠微深处识峥嵘。
松涛激荡风如怒,石径盘陀壁欲倾。
频向云间开望眼,几能足下惯披荆。
振衣千仞摩崖处,只写遥看一雁轻。
简评:劲健之作。首联入山,一路看野草丛生,离离状貌似不妥 ;二联听松识路,状其险峻;三联豁然开朗,下半言其不易;尾 联得意洋洋,孙悟空到此一游。全诗妙趣横生,每悖常理,亦有 认识,情寓于景,中上之作。
48号,作者; 夕阳
春光久负累浮名,也向逶迤觅好晴。
花影斑斓莺语慢,苔衣滑耎杖痕轻。
裂岩瀑激珠千屑,破雾岑扶绿一盈。
湿却青衫终极顶,临风笑瞰蚁囚城。
简评:有张承吉风骨。同样是弃浮名,作者于开篇便说,逶迤二 字用得精妙;二联工对细密;三联续述观感,无一废字;尾联似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熏熏”。全诗写景状物,应付自如,与诸 般强手相比,布局稍有欠缺,在于三联未能顺利转换。
59号,作者; 淮南小山
幽林峻岭始新生,宴宴登临每蔽明。
不系闲云翻鸟道,并添高阁起松声。
花如宿醉拂衣落,身若飘蓬移步轻。
欲览众山低野雀,羊肠九转却多情。
简评:得野趣。首联即言入山寻幽趣;二联大妙化用“并添高阁 迥,微注小窗明”,与首联相映成趣;三联似岑参大明宫诗,飘 蓬比喻稍不切;尾联上半低野雀生硬,结得不甚顺畅。全诗中间 两联极为精妙,惜结得不稳。
51号,作者;青瞳
执杖行来暑气清,大开胸次感豪情。
树披晴翠能宜眼,花绽芳芬未得名。
石洞犹如神斧辟,滇池更是自天成。
逃禅有此蓬莱地,慷慨樽前与鹭盟。
简评:放达之作。首联言入山消暑,豪气顿生;二联也可观,同
27号作品“青山有路不知名”异曲同工;三联续写,仍然存在未能提振之弊端,且滇池一地无来由;尾联有感,山中饮酒,鹭盟用得稍牵强。全诗好看,结得仓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