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滋味长19

(一)占卜正论

抛开迷信色彩的故事传说。

什么是占卜?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象:事物的状态

数:事物的数据处理

理: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

占卜:人对事物运行规律的主观推断。意指以小明大、以微见著,通过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为原理,用龟壳、蓍草、铜钱、竹签、纸牌或占星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为咨客分析问题、指点迷津的方法。

张载说: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处于活动状态的事物,我们会观察到该事物活动的,这个动的背后一定会有隐的推动。我们要推理这个隐一定是事物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

用心理学大师荣格或者弗洛伊德的话解释就是:“人的行为是由念头操纵的,每一个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念头。这个念头是人对客观环境的反应,存在于人的脑海之中,能觉察到的叫显意识,觉察不到的叫潜意识。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案例:

一位女性,她老公家暴她,然后她离婚了。

后来她又结婚了,结果又遭遇了家暴。

再次离婚后,她找到一个好好先生,又恋爱了。

这个男人说话温柔,处世成熟得体,属于从来不急眼的那种好好先生,别说打架了,说话都不带急的。

但过了几个月,好好先生也打了她,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她怎么那么倒霉?

最后,心理学家解开了迷案。

原来,他们只是为了做饭盐放多了还是放少了,吵了几句,但她吵架时会说:“你是不是要打我了?就像我爸打我妈那样!……你是不是急眼了?……你是不是想打我?……

好好先生被话语暗示的脑袋一嗡,一拳就挥了出去……

心理学家说,其实这位女性的潜意识里就已经预言了,只要吵架就会出现动手的情况。无论是她爸妈,还是她的所有任男人们。她活得很痛苦,只是为了变向满足了自己的潜意识需求。证明自己不会坑自己。

用荣格的话收尾: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荣格,瑞士人,著名心理学家,当代西医理论奠基人。

(二)颜渊 第十二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讲修炼自己的潜意识的心法:克己复礼。

与前文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对照看。

克己:修炼自己的念头、意识。

复:回归

礼:《大戴礼记》“礼三本”:天地是生之本,先祖是类之本,君是治之本。

礼的第一方面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方面是祭祀祖先,建立宗族、民族内部认同;第三方面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

颜渊问怎么才能做到仁。

孔子说:“修炼自己的意识,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社会制度和礼节礼仪就做到仁了。一旦你能约束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社会制度和礼节礼仪,天下的人都会爱戴你。能否做到仁的关键在于自身修炼,而不是依靠别人。”

颜渊问:“具体怎么做呢?”

孔子说:“通过念头控制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与手,不去做违背客观规律、制度和礼节的事情。”

颜渊说:“我虽然愚钝,也要照着你教导的去做。”

古代王侯自称孤家、寡人、不谷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克己自警修炼潜意识。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讲恕道。与贤哉雍也,过人远也一起品味。克己复礼讲的是向内修炼意识。恕道讲的是将所修的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冉雍问怎么才能做到仁。

孔子说:“出门要像见贵宾一样准备,安排百姓劳作就像组织祭祀活动一样井井有条。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公事私事都不让百姓有怨言。”

冉雍说:“我虽然愚钝,也要照着你教导的去做。”

《了凡四训》讲坚持不懈执行恕道,做善事,培养慈悲心来改变命运。老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这段接着前两段的内修外练,辩证统一的讲“仁者,其言也讱”与讱言是“君子之所弃,而愚者拾以为己宝。”

讱:形容舌头前面挂着一把刀时,说话小心谨慎的样子。与前文《诗》曰: `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一起品味。

司马牛问怎么才能做到仁。
孔子说:“仁者说话小心谨慎。”

司马牛说:“一个人说话谨慎,就可以称得上仁了吗?”

孔子说:“这样很难成为仁者啊,仁者说话要深入而又精微,贴近人情世故而有法度,具体说法要应势而变而大旨始终一致。仁者使用的辞句会恰当确切,不产生歧义令人费解。”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这段讲内修潜意识,外练宽恕之道能达到不忧不惧的效果。

忧:愁苦无聊等自内而发的负面情绪

惧:仓皇莫措等由外因发的负面情绪

司马牛问怎么才能做到君子。

孔子说:“君子内心不忧愁,遇事不惧怕。”

司马牛说:“内心不忧愁,遇事不惧怕就是君子吗?”

孔子说:“内修外练有成,负面情绪不是由“我”产生的,还有什么可忧愁可惧怕的事情?”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段讲合情与合礼,合礼则四海皆兄弟。

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参与了宋国叛乱,司马牛因此不认自己的哥哥,不合情,但合礼。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和出身。只要认真对待客观规律,不违背规则,尊重包容他人,遵章守纪,那么天下到处都有兄弟。君子还会担心自己没有兄弟扶持吗?”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这段讲孔子对于“明”下的定义。正大光明的明

谮与愬是善言之流常用的缓急之术。

谮:悄悄而缓慢的讲述悄悄话,让听者起疑心。

愬:情绪激动语言快速的控诉,让听者去同情。

明:自呈鉴照待群情。譬如日月,质明照远

远:人情事理有难察之处,陷入其中就看不见庐山真面目。想要得到明,察看庐山真面目,则要远离庐山。

子张问怎么能做到明?

孔子说:“身边人的悄悄话不会让你起疑心,带有情绪的控诉不会博得你的同情。这样就算明。想要达到明的境界,就要像日月一样积岁月之久,谋千里之外。”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段在讲士大夫阶层眼中的常量与变量。强调民族信念作为常量的重要性。

子贡问为政之道。

孔子说:“足够的粮食,强大的军事,以及民族的信念。”

子贡说:“如果必须放弃一项,你会选择哪一项?”

孔子说:“放弃军事。”

子贡说:“如果再必须放弃一项,你会放弃哪一项?”

孔子说:“放弃粮食。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失去了民族的信念,民族也将不能存在。”

汉文化的强大之处在于文化的侵蚀能力。五胡、蒙、满……都被汉文化所同化。

所谓冲突,军事冲突是表象,财富冲突是目的,而根本原因往往是民族信念上的冲突。失去了民族信念也就失去了民族凝聚力,没有信念的民族还会长存吗?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这段又在探讨文与质。与前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对照。

质:内在美。止存本质无增饰。也就是孔子说的“宁俭”。

文:外在美。服物采章、登降揖逊之类的观感美。

棘子成说:“君子重视内在美就行,为什么非要外在美?”

子贡说:“唉,先生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先生是个注重内心修养的君子。容我说句四匹马都拉不回的真理:内在美就是外在美,外在美就是内在美。如果刻意压抑外在美,那么没有毛的虎皮豹皮看起来就和没有毛的羊皮狗皮是一样的,这是违反人性及客观规律的。”

文是敲门砖,质是生存之基石。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段讲以民为根。讨论问题要解决根本问题。否则只会议而不绝。

哀公问有若:“今年饥荒,王室经费紧张,怎么办呢?”

有若说:“为什么不收十分之一的税?”

哀公说:“收十分之二的税,我都不够用,怎么能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收呢?”

有若说:“老百姓够用的话,您怎么会不够用?老百姓不够用的话,您怎么能够用?”

国库内的金钱是国家表面财产。国域内的百姓数量及质量才是真正财富。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这段讲内修潜意识的德与惑。心念为一,华育万物者是“德”。心为或心,摇摆不定者为“惑”。

子张问如何能积累“德”,如何能辨别“惑”。

孔子说:“首先要忠信。忠于自己职责的人必定是诚信的人,他一定会被社会认可。其次要推行义,对学生来讲,义就是好好学习,对于工人来讲,义就是好好做工,对于农民来讲,义就是好好种地,对于老板来讲,就是善待员工,对于官员来讲,义就是依法治国。做到这些就算是崇德了。”

孔子说:“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希望他长命百岁,讨厌的时候又恨不得他当时就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就是'惑’。惑,其实和外界没有关系,只是心态发生了变化。”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是诗经《我行其野》中的最后两句,讲的是和丈夫吵架女子跑到野外自言自语发完牢骚之后的总结:我和丈夫的争吵不是因为物质的贫与富,而是我俩对待彼此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就像现在一样,野外的景色没变,因为我的心情很差,所以才会觉得这郁郁葱葱的景色失去了往日游玩时的滋味。我要正视和他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理智的做出决定,实在不行就另寻新欢,不思旧姻。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段讲不同的人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答案的异与同。这段只讲为政的常量。

齐景公咨询孔子为政之道。

孔子说:“国君有国君的样子,臣子有臣子的样子,父亲有父亲的样子,儿子有儿子的样子。”

齐景公说:“对啊。假如大家都不守本分,即使有粮食,我估计也不能安心吃饭吧?”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这段讲潜意识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之祸由口出。

孔子说:“只言片语就能收获牢狱之灾的,除了子路还有谁?”子路性子直,不会拖延许下的承诺。

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这段讲管理诉讼案件的目的是没有诉讼案件发生。即:回归人道。

人:以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或为人之道。

《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孔子说:“管理诉讼案件是回归以人为本的过程,其目的是没有诉讼案件的发生。”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段又是问政,对象不同,答案又有异同。对子张讲的是“为臣之道”。

子张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居官位尽职尽责,尽臣道忠心耿耿。”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矣夫!”

这段讲如何少走弯路。与开篇“克己复礼”对照看。

博学于文:是对于各种知识的学习、理解、融通。

约之以礼:用礼法约束

孔子说,只要多方借鉴他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用客观规律、社会制度和礼节礼仪来约束自己,就可以少走弯路了。”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这段讲成人之美之心与成人之恶之心。

孔子说,君子有助人达成美事之心,无助人心生二念之心。小人恰恰相反。

《春秋·榖梁传》隐公元年斋 元年春,王正月。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不正而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其恶桓何也?隐将让而桓弑之,则桓恶矣。桓弑而隐让,则隐善矣。善则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先君之欲与桓,非正也,邪也。虽然,既胜其邪心以与隐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与桓,则是成父之恶也。兄弟,天伦也。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已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隐公元年。元年春,周王正月。即使没有重大事件发生,也一定写正月,是因为对一年的开始特别重视的缘故。对鲁隐公为什么不写即位?是成全鲁隐公的志向。怎么成全他的志向?说的是鲁隐公不谋求君位是为了显示他公道。鲁隐公为了公道而不谋取君位是为什么?因为他将要把君位让给鲁桓公。让给鲁桓公符合正当吗?回答是:不正当。《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鲁隐公做此事不正当却让他这样做了,是为什么?为的是用这衬托鲁桓公的恶。为什么要显示出鲁桓公的恶?因为鲁隐公有意让位给他他却将隐公杀死了,那么就显得鲁桓公丑恶了。鲁桓公杀君而鲁隐公谦让,那么可见鲁隐公是“善”的了。既然“善”为什么又说他“不正”呢?《春秋》看重的是道义而不私惠,信奉的是正道而不是歪门邪道。孝子宣扬父亲的美德,不宣扬父亲的丑恶。鲁国先君如果想把君位传给桓公,是不符合正道的,是邪道。虽然这样,既然已经战胜了这种错误想法而把君位传给隐公,(隐公)已经探明先君的邪念却最终把君位传给桓公,那样是成全了父亲的罪恶。兄弟,是天伦。作为儿子隐公从父亲那里接受了君位,作为诸侯从天子那里接受了君位,(他就应当好好当好君王,但他却私下里想把君位传给弟弟桓公)这已经废弃了天伦而且忘记了君父来施行小恩小惠,这可说是遵循的是小道。像鲁隐公这样的人,说他看轻权利地位是可以的,说他的行为符合道义却未必。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段又是问政,对象不同,答案又有异同。孔子讲“正” 是正大光明的正。

用乾隆的话说就是“三朝家法传四字”。“无偏极建福时敛”谓之正,“顺应物来量始宏”谓之大;“利用国观惟俊呼”谓之光;“自呈鉴照待群情”谓之明。

季康子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政,是端正的意思。只要您自己行为端正,谁敢不端正?”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这段也是问政,讲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季康子问孔子应该怎么防盗。

孔子说:“假如您不贪求财物,即使是奖励偷窃,也没人会干。”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段也是问政,讲的是上行下效。

季康子问孔子为政之道,说:“杀掉行事不端的人让人行事端正,可以吗?”

孔子说:“治理民众为什么要杀戮呢?管理者想要向善,那么老百姓就会向善。领导好比风,老百姓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段讲达,正大光明的大。顺应物来量始宏”谓之大。

闻是虚名,达是名至实归的练达。

子张问:“怎样才可以做到“达”?”

孔子说:“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说:“在国家有好名声,在封地也有好名声。”

孔子说:“这是有好名声,不是达。能称得上“达”的人,内心所想对人无害而有利,能察言观色体谅别人的苦衷,能换位思考宽恕他人,在国家是这样顺应物来量始宏,在封地也是这样顺应物来量始宏。而那些追求名声的人,只有爱人的态度,没有爱人的行为,不被人怀疑时,这些人在国家能有好的名声,在封地也能有好的名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这段讲如何通过修慝、辩惑来积累德行。

慝:把心藏起来

修慝:去恶念

孔子和樊迟踏水游玩。

樊迟问孔子:“如何通过修慝、辩惑来积累德行。”

孔子说:“这是个好问题。先付出然后得到回报,这不就是积累德行吗?指出他人的不正之心,但对事不对人,不就是在修心吗?有意见分歧时,排除主观偏见,不就能客观公正的辩惑吗?”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这段讲仁与知,与前文2.19民服民不服对照看。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关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知。

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明白。

孔子说:“用直尺作为标杆,能把弯曲的东西矫正直。”

樊迟看见子夏说:“刚才我向老师求教“仁”与“知”。老师说:'用直尺作为标杆,能把弯曲的东西矫正直。’为什么呢?”子夏说:“老师的话含义多丰富啊!舜治理天下,从众人之中提拔了皋陶,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治理天下,从众人之中提拔了伊尹,坏人就难以存在了。”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这段讲交“友”之道

子贡问怎么和朋友相处。孔子说:“朋友有不足,尽心劝说,恰当引导,如果不听就算了,不要搞得连朋友都做不成。”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段接着讲交友之道。

曾子说:“君子通过得体的言行结交朋友,通过朋友帮助自己关爱他人。”

(0)

相关推荐

  •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第58.59.60期(附精彩视频)

    第58期课程 一.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二.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 ...

  • 《论语》中关于“为政”“礼乐”的部分章句

    <论语>中关于为政的部分章句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qu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1

    (一)前言 世间书籍皆是桥梁, 人间众生身处井中. 桥梁有长有短指引人生方向,井口有宽有窄开拓眼界大小. 放眼望,生猛的年代永远是以前而不是现在,因为时间的沉淀让我们有了机会对过往进行生猛的包装解读.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2

    (一)井论 十年前,看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讲述了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当你展望未来时,你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过去时将他们串在一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3

    (一)观物观 以眼观物可取风,以心观物可识雅,以理观物可知变. (二)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段为为政者画一个愿景讲--如何受人爱戴.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4

    (一)论心与论迹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二)为政第二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5

    (一)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字面翻译: 有子说,礼的作用啊,最重要的是让人心境安顺,处事自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6

    (一)圈定切割大小君 论语中谈论事情圈定在一起,无非天时的事.地利的事.人和的事. 把论语的事切割碎了品味下,只有大人的事.小人的事.君子的事. "大""小"&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7

    (一)论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开放的题目,开放的答案.管理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因所处位置的不同,着重点的不同,管理只有好与不好,适合不适合. (二)八佾第三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8

    (一)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二)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与乡里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周礼·地官·遗人>:&qu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9

    (一)观观不对观观对 观观不对:任何人的三观都不会完全一致的. 观观对:每个人的三观都是值得尊重的,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别人的三观. 世上没有真正的共情和感同身受.哪怕共同经历,人类的悲喜也并不完全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