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个中秋夜||高建勋
那个中秋夜
文//高建勋
自从1980年10月1日步入石油工人这个方阵,我这个“油海里泡大的石油娃”就不知道自己在找油找气的“战场”上度过了多少个中秋了。
细细想来,2008年那个中秋夜,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那个中秋节,在大庆油田齐家北施工区块奋战了一天的射孔作业将士们,在车载录音机的伴奏下,在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的那一刻,一个个平日里与地下石油宝藏对话的石油汉子,唱起了《敖包相会》、《蒙古人》、《十五的月亮》、《射孔作业之歌》等耳熟能详的歌曲。
歌声中,一群胸佩“宝石花”的血性男儿放松了心情,忘记了疲惫,跳起了欢快的舞。
大概是酒后的我也有点兴奋,那天晚上,一向不擅长跳舞的我,竟然不知不觉地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了一种让他们“叫不出名的舞”,直引得在场的人们发出阵阵欢笑。
突然,作业二队队长说道:“下面,咱们请老高给大家来一首小诗,助助兴,大家说怎么样呀?”“好!”“老高,来一个!”“老高,来一个。”
或许是现场的气氛感染了我,兴许是中秋佳节的一轮明月、弥漫着的草香,以及齐家北油田射孔作业前线宿营地旁边的伸向天空的白杨树给我带来了灵感,从我的嘴里就溜达出了“寂静的原野/草香弥漫/白杨树像手指般伸向天空/指着月亮/一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沿着心灵的通道/寻找一个花儿投递处”的诗句来。
望着射孔作业将士们开心的样子,我想:这个晚上他们一定会睡上一个好觉。当明天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他们依然会把“严细认真、攻坚啃硬、求实进取、争创一流”的射孔作业精神传扬。
如今,虽然我已走进企业新闻工作者的行列,但作为从骨子里就喜欢走基层、闻油味、接地气的企业新闻工作者,没准下一个中秋夜又会一头扎进身着橘红色工装的试油试采工人中间,采写他们的暖心故事、拍摄的动人场景,再给他们跳一曲 “不知名的舞”。兴许到时候,也会给他们奉献一首他们喜欢听的油味小诗……
原载于2017年9月28日《大庆油田报》5版-作品
作者简介:
高建勋,笔名:源黎,河南禹州人。1964年4月出生在大庆油田。1980年10月1日参加工作,曾在大庆油田基层一线摸爬滚打32年,现就职于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新闻文化中心。系大庆油田作家协会理事、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写作学会会员。1985年7月5日开始发表文字,其散文、随笔、企业文化成果被收录于多种文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