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动力性疾病
一、食管动力性疾病
1、概述
吞咽:咽部及食管括约肌松弛或收缩产生的协调运动
食管动力紊乱:表现为动力过强、动力减弱或紊乱,常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
2、原因
继发性食管动力障碍
胃食管反流病
肿瘤:食管贲门癌
炎症感染:食管念珠菌病、北美锥虫病(Chagas病)
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硬化症
神经肌肉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肌萎缩侧索硬化、特发性假性小肠梗阻
代谢紊乱:系统性淀粉样变、酒精中毒
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
根据EGJ松弛情况分类(芝加哥分类)
EGJ松弛障碍(松弛压增高)
贲门失弛缓(AC)
EGJ松弛正常
远端食管痉挛(即弥漫性食管痉挛,DES)
高压收缩食管(即胡桃夹食管,Jackhammer食管)
食管失蠕动(与系统性硬化症有关)
非特异性食管动力障碍
3、疾病特征
(1)贲门失弛缓症(AC)
动力学特征
食管缺乏蠕动,下食管括约肌高压、吞咽动作松弛反应减弱
临床表现:咽下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发病机制:神经源性疾病,食管迷走神经及背核、食管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减少,LES内减少比食管体部轻
(2)胡桃夹食管(Jackhammer食管)
动力学特征
高振幅(150~200mmHg)、长时间(>60s)的蠕动性收缩
食管LES功能正常,进餐时可松弛
临床表现:心绞痛样胸痛发作、吞咽困难
(3)弥漫性食管痉挛(DES)
动力学特征
食管中下段,高幅、长时、非推进性重复性收缩
食管呈串珠状或螺旋状狭窄
发病机制:食管肌有过度肥厚
(4)非特异性食管动力障碍
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患者
排除继发器质性疾病
食管测压:紊乱的运动波形,又不是典型的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或胡桃夹食管
4、辅助检查
(1)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EM)
(2)多导腔内电阻抗(MII)
不同物质阻抗不同,可通过食管中阻抗电极了解内容物性质、走行状态
类型
24小时pH-MII技术
MII与pH监测联用
明确有无反流,区分酸和非酸反流,气体反流与混合反流
高分辨率阻抗测压技术
MII与HRM联用
了解食管各部压力,明确食物从食管进入胃内全过程,明确食管动力状况
(3)食管X线钡餐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推进性蠕动收缩消失,收缩紊乱,LES间断开放,少许造影剂漏入胃内
钡剂充盈时,食管体部明显扩张,末端变细呈鸟嘴状
胡桃夹食管
食管蠕动波仅达主动脉弓水平,下2/3为异常强烈的、不协调的、非推进性收缩所
食管腔出现同轴性狭窄,使食管呈螺旋状或串珠状
(4)食管传输时间测定
测定食物从咽部至胃通过食管全长的时间
核素法(还能测算节段性食管传输时间)、钡剂法、吞水音图检查
估计食管动力障碍程度,评判疗效
5、临床表现及诊断
6、治疗
(1)继发性食管动力疾病,首先治疗原发病
(2)贲门失弛缓症
药物治疗:硝酸甘油类和CCB,效最差,维持时间短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
手术
球囊扩张
LES切开:POEM、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
根据HRM结果分为3亚型
I型(食管体部无蠕动):对肌切开术效果较好
II型(食管体部同步增压):各种治疗效果均较好
III型(食管体部弥漫性痉挛):各种治疗效果均较差
(3)弥漫性食管痉挛、胡桃夹食管、高压性LES和非特异性食管运动障碍
药物治疗可改善的症状
常用药:硝酸甘油类、抗胆碱能药物、CCB
整个食管远端的纵行肌切开术,罕有施行
(4)躯体症状
解除思想顾虑
焦虑抑郁明显:心理暗示治疗+药物治疗
二、贲门失弛缓症(AC)
1、概述
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不良及食管蠕动缺失导致食物潴留,而引起吞咽困难、反流、胸痛及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
AC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及遗传因素相关
罕见疾病,40-60岁高发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
吞咽困难(90%)、食物反流(80%)伴烧心(30%)、呕吐、胸痛(40%)
食管外症状
咳嗽声嘶、喘息、吸入性肺炎等,好发于夜间平卧时
慢性病程,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下
食物长期刺激导致4-6%AC患者伴食管癌
推荐使用Eckardt评分严重程度
0级(0-1分)、I级(2-3分)、II级(4-6分)、III级(>6分)
3、辅助检查
HRM是诊断AC金标准,食管造影与胃镜是有效辅助手段,可用于鉴别诊断
(1)食管造影
评估食管排空能力及EGJ形态(敏感度78%、特异度88%、准确率83%),诊断敏感度较HRM低
定时钡餐造影
直立体位下定量吞钡后,测量第1、2、5min食管钡剂高度和宽度,定量评估食管排空能力
敏感度(85%)和特异度(88%)优于传统钡餐造影
典型食管造影表现
食管扩张或扭曲,EGJ狭窄呈鸟嘴样
钡剂排空不良,严重者食管可呈S型
食管扩张分度(食管造影)
I级:轻度,食管直径<4cm
II级:中度,食管直径4-6cm
III级:重度,食管直径>6cm或呈S型(乙状结肠型食管),疾病发展最终阶段,约占5%
(2)胃镜
用于排除食管器质性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环、食管蹼及食管癌等),对AC诊断敏感度不高
AC可导致食管癌风险增高,诊断明确AC患者,推荐治疗前行内镜下早期食管癌的筛查
AC典型内镜下表现
食管扩张扭曲、食物潴留、多个痉挛性缩窄环
AC早期食管尚未扩张者,内镜无法识别,确诊需行HRM
AC内镜下分型(令狐恩强(Ling分型))
(3)食管测压(HRM)
HRM是诊断AC金标准,评估LES松弛能力及食管体部收缩能力
综合松弛压(IRP)增高
食管有效蠕动缺失
AC可分为3型(芝加哥分型)
不同亚型对临床治疗的反应不同,II较III疗效好
术前行HRM对选择治疗、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4、治疗
(1)药物治疗
(2)BTI
(3)PD
(4)POEM
(5)手术治疗
5、不同AC亚型及特殊人群临床疗效
芝加哥分型
II型对治疗反应最佳,其次为I型,III型最差
BTI/PD/LHM的疗效因亚型不同而不同
POEM治疗各型AC的临床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Ling分型
Ling I、IIa、IIb型采用标准隧道
Ling IIc、III型采用短隧道
小儿AC首选POEM治疗
小儿AC较罕见,更易出现食管外症状(咳嗽、喘息、发育不良等)
药物很少应用于小儿AC治疗
PD、LHM、POEM为常用方法
老年AC首选POEM治疗
药物疗效不佳且存在潜在的副作用
LHM疗效确切,但风险及并发症高
BTI用于一般状况差而无法耐受PD或POEM患者
胃肠改道术后AC
推荐首选POEM或LHM治疗
乙状结肠型AC
食管严重扭曲、扩张形成乙状结肠样
对口服药物、BTI及PD反应差
治疗方法
POEM:治疗乙状结肠型AC的难度较大,可采用改良POEM、POEM-SSMD等
LHM、食管切除术等
6、术后随访
AC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复查,此后每年一次,随访包括三个方面:
(1)疗效评价
Eckardt评分
>3分被视为治疗失败,需行进一步处理
食管测压
提供LES压力信息
持续性及复发性吞咽困难者应行此项检查
食管造影
评估食管排空功能和EGJ形态
(2)GERD相关评价
症状
可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
但难确诊为GERD,因为反流同样是AC症状
胃镜
可明确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及巴雷特食管
24h食管pH监测
可反映病理性酸暴露
处理
PPI常可成功治疗GERD
难治性GERD可采用内镜下贲门缩窄术、胃底折叠术等
(3)生活质量
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
AE-18评分量表
AC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表
三、重度强力型食管蠕动障碍(DES/Jackhammer食管)
1、概述
DES和高压收缩食管少见,吞咽困难和胸痛患者中DES约2%,高压收缩食管约1%-4%
发病机制
DES:抑制性神经支配受损,远端食管发生期前和快速推进性收缩,无效食管传输导致吞咽困难
高压收缩食管:强力食管收缩,可能是由过度兴奋平滑肌所致
2、临床特征
固体和液体吞咽困难,特征为难以吞咽,常感觉食物卡在食管内
可伴有非心源性胸痛或胸骨后疼痛
部分有烧心和胃内容物反流症状
3、影像学检查
DES:严重非蠕动性收缩可导致钡餐中食管呈“念珠”或“螺旋”状
高压收缩食管:钡餐显示食管蠕动正常有序
4、诊断
吞咽困难/非心源性胸痛→胃镜/钡餐→HRM
(1)胃镜/钡餐
排除其他导致吞咽困难或非心源性胸痛的疾病
(2)HRM
DES
远端食管同步或期前收缩增加
EGJ松弛正常,至少20%吞咽过程存在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为同步收缩
远端潜伏期(上食管括约肌松弛至收缩减速点时间)<4.5s
Jackhammer食管
平滑肌食管压力升高但收缩正常有序
EGJ松弛正常,至少2次液体吞咽远端收缩积分(DCI)>8000mmHg∙s∙cm,表现为单峰或多峰收缩
5、治疗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
初始治疗
控制GERD症状,松弛过度收缩的食管平滑肌
PPI bid,餐前30min,规律用药而非按需用药
持续3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若复发则可重新启用PPI
1-2月PPI治疗后,GERD症状仍未缓解,则加用H2RA(睡前)
PPI+H2RA治疗无改善,则根据症状和动态pH监测结果治疗
治疗吞咽困难和非心源性胸痛
薄荷油 每餐前舌下含服2粒
薄荷油未能改善,可使用CCB(地尔硫卓 60-90mg qid)
CCB无效或不能耐受,可换用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
POEM:不是DES或高压收缩食管的常规治疗手段
其他治疗
非TCA抗抑郁药:曲唑酮、5-HT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
硝酸甘油
注:
系统性硬化(硬皮病)消化道表现
SSc与微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的改变相关,从而导致纤维化
消化道病理异常:平滑肌萎缩、消化道壁纤维化
参考文献
中国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临床操作指南(成人)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专业委员会
实用内科学 第15版 林果为等
中国贲门失弛缓症诊治专家共识(2020)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级微创协作组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专家共识(2012) 内镜治疗专家协作组
重度强力型食管蠕动障碍 up to date
系统性硬化(硬皮病)消化道表现 up to date
用药助手 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