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8.警惕学术欺骗
4508.警惕学术欺骗
2021.8.17
在分析元素结构的时候,我就发现某些人工核素的认定可能存在问题:有的核外电子构型不对;有的出现了单质子结构,不符合化学元素的形成规律;不少是通过数以亿次原子总量相同低端元素的加速器碰撞发现的。
人工核素集中于第七周期元素,都是“铀核”元素。两个低端元素如果不能碰撞出“铀核”,就不会产生“铀核”元素,在大气层重力条件也不可能产生“铀核”元素,除非产生适当的地核重力条件。
加速器极其昂贵,开机就是中等城市的耗电量。大量科技人员长年累月重复毫无希望的科学实验,没有成果是很难交代的,很容易被假象欺骗,也很容易出现科学欺骗。类似的还有“引力波”观察,“聚变能”实验。
最近,我在网上发现了新的“聚变能”解释:因为氢元素的质子质量超过氦元素的质子质量,所以氢——氦核聚变可以释放能量。
这是明显的学术欺骗:质子质量是相同的,不存在质量不同的质子,才有低端元素向高端元素的演变。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可以看出质子、中子的原子量非常接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通过四则运算就可以计算元素结构。如果质子质量都不同,高端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岂不成为炼狱?中子向质子的衰变如何发生?所谓弱作用力还能存在吗?
在某教科书的附录我发现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1836倍的介绍,经过计算我调整为1834倍,起码说明质子有相对统一的质量,不能为了解释“聚变能”的来源编造质子质量不同的谎言。
即使存在质子质量的差别,值得我们追求那微末的能量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