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情墨趣见性情,品读当代书画家——陈继鸣
陈继鸣,北京市平谷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理事,世纪名人书画院院士,中和圆融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道教书画艺术委员会平谷分会秘书长,平谷区新社会阶层联谊会副会长平谷区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平谷区美协副主席。
电话133—3110—1234
作品入展和获奖:
2005年获双鹤EC杯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2006年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2007年入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2007年入展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2007年入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2008年获嵩阳杯全国书法展三等奖;2011年入展邓石如杯全国书法大展;2011年获信得杯全国个体私营(民营)企业书法展优秀奖并入展。
《别故新》
王飞
时下,当代的中国书、画的走向似深受各类国展左右着,影响着。如果书艺曾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的话,当代艺术好像在"追求"民间符号表示工匠身份的不成熟的幼稚的"形",同碑文的残相结合的"式",由"形同式"相结合、相混合的时代。国画的深刻被结构性素描的工笔套牢。在此背景下,"文"与"静"的传统美学的表现和表达就需要极深的定力了。陈继鸣沉入传统美学中的"文"与"静",不急不躁,徐徐而来,似暖阳中连绵不迭的春风、秋风,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和"静"的内核,内涵是"文气","文"、"静"又是"文气"的外在表现,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是永远不可能剥离的皮与肉和骨。陈继鸣的书画其纸面呈像就是那般源自骨子里的传统式的"文气",是士大夫悠闲中的那股自在、逍遥的书卷之气。他的书法,尤其是行书、行草书,在结字上透着中正平和之貌,无论笔画间的点、画如何倚侧险峻,都会呈现出正大之气。继鸣在书法上是下了苦功夫的,同时对儒、释、道皆有涉猎研究,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沉迷,使得他的书法之貌呈现出内在与外在的完美统一,那就是文气。继鸣的书写线条在线质中"再现"着古、雅之态,透着音乐般的动态、动势之美,是自我发自骨子里的"情感的再现"。
如果文学叙事中的语气可分为:距离和视界,那么,陈继鸣书画所表现和表达的焦点就是——对传统美学的认知、认可、认定。在他的视界焦点上所有的呈像都是对古人的"诗有三境"的理解。正如古语所说,"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这是陈继鸣对自身与传统的全面融合后的自醒。
陈继鸣的画直追元明,精道、雅致、雅气,是在写、书着典雅之气。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气便是一个和谐的自我宇宙。陈继鸣的国画整体气息给人从容不迫、顺化而为的动态的静,呈现着变化中的和,这是发自内心的。
作为具有引领当下书、画的各类国展似乎在一条死胡同中反复着那种"挣扎",却使更多人有着不可回避、也无法逃避的"迷惑"。陈继鸣本着自我的超脱、本着对传统美学的认知,在书画中静静地修行。他有着"变化迷惑别故新"的静,在这种静中追寻着建立在传统美学之根上的、属于自己的书画艺术表现面貌。
于静心斋
2020.12.22
在书法的审美上, 陈继鸣先生钟情雄健豪放、峻伟古拙的风格,自己也以创造独特的美学品格和文化意蕴为乐事。在品读历代经典碑帖时,北魏碑刻所表现出的刚健、雄浑的风骨,以及宋代"尚意"书法展示的"八面出锋,沉着痛快"的潇洒大气,陈继鸣先生常以汉魏碑刻的雄强、古朴为本色,取法古远,熔铸多家,借鉴晋唐以来儒雅洒脱、随意赋形的文人书风,追求一种雄强高古、气息醇雅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创作擘窠大字时,比较讲究气势,包容、涵养雄强奇拙之态,任情恣性,乘兴挥洒,非尽兴尽墨而不肯罢笔。
艺术到某种高度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他展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幅画一幅字,而是一种体现精神再现灵魂,有着强烈精神感染力的作品。只有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方可饱蘸激情,描绘出令人振奋不已激情荡漾的作品。陈继鸣先生的绘画和书法是泼辣的、浓郁的,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就像他本人画上的色彩一样浓烈,艳而不俗,雍容典雅。他画的花鸟、山水朴实自然,生动新鲜。我们始终认为陈继鸣先生的绘画是中国画家中的中坚力量,值得艺术界,书画界,收藏界必须关注的一位潜力十足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