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 | 近思而后远虑
上周有幸去当了一把公司“铜牌讲师认证”的评委。因为自己也是内训师,也想从另一个角度去反观自己做的事情。
作为评委,我发现了认证讲师的很多问题,自然是直言不讳。事后反思,自己这样的严格严厉却也有问题。
~ 责人 ~
以上都是个例,主要问题还是方法论和内容体系的问题。大部分的讲师都只是单纯的描述自己工作中的操作步骤,没有方法论的沉淀,甚至上层架构的全景,以及该项方法的延展可能性。我们都是井底之蛙,要么通过学习和询问身边专业人去遍历整个体系,要么就提前界定清楚我们仅针对的一隅。讲师的核心在于提高单位时间内分享知识的浓度。所以,一个课件背后是无数的现实经验和理论支持。不仅需要梳理、沉淀过往的实操经历,更要搭建顶层的方法论和全景体系。
就如同简单的做饭,商业化的全流程是“从计划-采购-备菜-烹炒-摆盘-上桌”。不能做庖人炀灶,只看眼前燃着火苗的灶台,而不管身后的其他人和事。不能把烹饪这一单一环节定义为全流程,这是自我认知的局限,甚至是默认自己不存在知识盲区的不自知。也有一些人是把整个全流程,都事无巨细地描述出来,没有整体的总结和框架的凝练。
做好课件,只是一门优秀课程的第一步。如何深入浅出的讲述出来,并能够激发听众自发的“需要”,并有所行动,才是有价值的第二步。而精炼的总结,也就是take aways,是最有效的价值输出。
最后就是,大家几乎都存在,奋始而不克终的问题。花了很多心思去做选题,并且做了宏观且全面的框架。但真的开始展开论述的时候,往往力不从心最终草草收尾。要么内容不齐全,要么页面过于潦草,大家都把它归为时间不够。没有人真的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
~ 责己 ~
但是,身边的朋友说:我在指出别人的问题的时候,往往夹杂着一些diss的成分。我事后想,这可能是一种自己尚未察觉的傲慢。
尤其是这两天看了第七季奇葩说,一个很小的小朋友“陈小雨”参加了海选。杨幂给了非常高的评价,称对方为“天才少女”。甚至说:没有陈小雨,是奇葩说第七季的遗憾。我个人觉得,这个夸奖有点儿名过其实。但是又一想,在这个小姑娘未来的很多年,甚至一生中,这份夸赞可能都是一个非常巨大且正能量的激励。很可能会成为她在走向更优秀的自己的路上,或多或少的助力。
而像我这种指出别人的问题,让他当时有些许的提升(大概率啥提升都没有),充其量只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而像杨幂那种精神上的激励,可能会是一种更长期的鼓舞。
近思而后远虑。不论是当讲师还是评委,着眼于眼前的具体事务之余,要时刻提醒自己“远虑”。
理以心得为精,事以典故为据。心得是经历,是内心的领会。典故是理论,是前人学问的凝练。教人易治己难,出口易躬行难。所以很多人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难的不是知道这些道理,而是如何真的做到知行合一。
现如今,受教育的成本已经很低了,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或看到各种道理,甚至已经到了厌烦、叛逆的境地。所以,正常人最不需要的就是你给他讲大道理。怎么把心得和典故结合,沉淀出真的有用的东西,并能够激励别人,才是讲师和评委的正道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