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文学大奖赛285 碾砣在心中 | 沈伯素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碾砣在心中

沈伯素

好不容易回乡一次。那次,忽然感到村口那座碾砣上的齿纹,像极了我手背上的皱纹。碾砣老了,我也老了。我受命于时代,带着村庄的嘱托,早年背井离乡。碾砣像村庄的一颗图章,在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我的心扉铭刻了深深的印记,以致我心中永远有它。
碾砣,是村口那座大碾台的主件。碾台大,碾砣也就大,大到我们三四个小孩能同时爬上去坐着;我们在碾砣上讲故事,猜谜语;上了几天学的我,甚至多次拿出在学校所学,向围着碾砣尚未上学的小伙伴们显摆。就是说,碾砣令我出过风头!不过,我们不是总能爬在碾砣上玩,因为碾砣要碾米,稻子不碾,人就没有米吃。
碾米是江南农家必不可少的农活。记得稻谷收上来晒干后,家里的米桶也已经桶底朝了天。再不碾米,就连稀饭也喝不上了。很快,父亲和母亲就会在村口的碾台忙上了。我家碾米,也少不了我的参加。因为碾米,要靠牛拉起碾砣久久地围着碾槽转。牛和人一样也怕累,碾砣很重,要它不停地转,就需要我跟在牛后面唱号子,否则牛一偷懒,不肯走,就会耽误碾米。碾米也是一桩重活,只要碾砣一转,父母那个忙啊,满头大汗都顾不上擦,我看看他们也要捏一把汗!
稻子要一箩筐一箩筐从晒场抬过来,一簸箕一簸箕铺在碾槽里。还要把好“火候”,既要一粒粒稻子都能脱壳,又不能把米碾碎。开碾后,人就得跟着转动的碾砣忙,又是铲,又是扫,不断地铺平碾槽里的稻。尽管很累,还必须像姑娘绣花那样仔细,一点也马虎不得。碾出米来以后,还要上风箱把糠吹净。当年,风箱也是村里的大设备,虽然全是木料制成,却算得一大科学机械。风箱有个谜语:“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要得米干净,有它就不必愁。”不过,从风箱下面出来的白米,还得过一次筛,不然,会有一些没脱壳的稻子在米里鱼目混珠。
干碾米这活,尽管父亲很健壮,也丝毫不觉得轻松,深秋也会干出汗来。一天干下来,光着的臂膀上全是被汗水粘满了的细糠,毛毛的,黄黄的。尽管有时干得上气不接下气,父亲还是一边干活,一边哼唱,甚而会偷偷地笑。有一首诗说:“田家舂米妇,隔宿办朝粮。”父亲这样对我念叨:村上以前没有碾台的时候,要砻米,或者舂米,头天忙来日的口粮,累煞人不说,出米又少。用碾子碾米,劳累一次,一年的口粮也就办妥了!碾米的活就是这样令他乐观的。陆游有诗说:“ 归来每羡农家乐,月下风传打稻声。”碾米之乐,是胜于打稻之乐的。可以想像:出了米,马上就有饭到口,能不其乐融融!
碾米那天,妈妈始终会同父亲一起干活,也是精神十足。女人上碾,为了防止糠灰钻进头发,都得用布包着头,只露出眼睛鼻子来。村上有个见多识广的人说女人那样就像印度人。如他所说,我家碾米,就像来了一个印度人!那天,妈妈因为忙,要耽误做饭。我从碾台回家,肚子饿极了,这时,父亲会用他那粘有细糠的手拍拍我的头,笑嘻嘻地安慰我:“快了,你妈的饭快做好了。”
儿时,村里人离不开碾子,全村各家碾米都靠它。特别在秋收之后,有碾不完的米,一户碾过接着又是一户,碾台闲不下来,碾砣就从早到晚不停歇地滚动着。碾砣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在它一圈圈转动的日子里,时光悄然流逝。
碾台忙是好事:稻子碾出了米,不但人有米吃了,牲畜也有细糠喂了。粗糠属于只能进灶膛的淘汰品,但是冬天一到,它有了更大的用场——装火盆烤火。一粒粒稻谷就这样通过碾砣,巧妙地掺进了村人生活的一个个细节,默默地养护了众多的生命。
村里有了机米机以后,碾台的地盘改变了用场,碾砣还是立在原地,村人舍不得把它弄走!机米时,它就在机米机旁闲着。它闲下来了,孩子们更要争着爬上去玩耍。夏天晚上我会爬上去乘凉,冬天爬上去晒太阳。儿时的我,生活没有离开过碾砣。我离开村庄多年以后,再回村时,父亲母亲都老了,但我发现碾砣连颜色都没有改变,还是我乘凉、晒太阳爬上去时的那个样子。
  有碾砣的故乡,永远有我心中的童年。碾砣尽管早已成了村里的一个摆设,但村里不能没有它。我再见到碾砣,还会想到自己曾经跟在牛后面唱号子,想到父亲碾米时那开心的笑容,想到母亲因为忙碾米而耽误做饭的事,甚至想起那首顺口溜:“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
而今,家家户户都到超市买米吃。不说村庄碾台早没了,连机米机也少见了。村庄老了,碾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即便居于城市,我会想起村口的碾砣;想起它,就像回到了童年。那时候,碾砣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碾齿被磨平了,就要请石匠錾一錾,錾出新碾齿来,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村口的碾砣因为多年不用,不似从前有着规整的碾齿了。它虽然比以前光滑了许多,却咀嚼了几代人的生活,留有先辈谋生的纹理。
时代在前进,碾子比垮了砻子,代替了舂臼;现在,时代又抛弃的了碾子。但是,碾砣永远属于村庄,它似乎怀有一种还没有尽够义务的歉疚,一年又一年地守候在村口,宁静祥和,安然无恙。它见证了村庄的历史,见证了由稻变米这一劳作技巧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我那劳苦双亲的功绩,甚至见证了我在农村的成长。碾砣深深地印刻着浓浓的乡情,永远在我的心上,驻牢在我的乡愁里。

作者简介

江苏省作协会员,副研究员,转业军人,退休公务员。1933年6月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今属常州金坛区)农村,1951年1月抗美援朝参军,先后军内任学员、军校教员、军报编辑等职;1975年转业后在地方党政机关负责文字工作多年。退休前任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著作有散文集《寻常巷陌》和杂文集《世风漫说》(均系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机关——沈伯素中篇小说选集》、散文集《神亭纪事》(均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等。先后曾有上千篇散文和短篇小说刊登于全国、省、市级报刊。

“文学百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具体细节电话或微信沟通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重要通知

即日起,平台开始发放稿费,具体措施:点击量以七日计,500点为基准,发放10元稿费;1000点30元,1500点40元,2000点60元(作假者剔除),中间点数不计,参赛作品除外。特别优秀作品直接选入《文学百花苑》杂志,免费赠送样刊。此为试行草案,在新规定未出台之前按此标准执行。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
微信交流:shuai_pengju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4月1日开赛 今日开始接收参赛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0年3月1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