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口水井 | 王清波
家乡的那口水井
口襄阳王清波
8月的襄阳,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利用公休假,回了一趟老家。我的家乡在鄂西北的一个自然村庄,顺便探访了老屋后面的一口老井。只见家背后那口水井四壁布满了厚厚的青苔,满盈盈的井水清澈透明,也正是这口水井 养育了我的童年时代,温馨了我的记忆
曾经作为全村30多户人家200多号人惟一饮用水之地的那口水井如今乡亲们已不再使用,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和地位,惟有静静的井水映照着晨昏和日月,映照着过去和现在,映照着家乡的沧桑和变化。
因为年代久远,又没什么文字资料记载,我也不知道生我养的村庄是何年何月从何处迁徙而来的,只听长辈说至少有四五百年了。而这口水井也没有谁说得清楚,是何时开始修建使用的,今年83岁高龄的王书国告诉我,他自小记得,全村人一直在饮用这口水井,几十年来,不论天怎样的干旱井水不曾干过,也不论下多长时间的倾盆大雨井水从来不会浑浊,大字不识一个却善良慈祥的爷爷始终相信,井的深底一定有“神物”在保护和保佑着全村的百姓。
家乡的那口水井镶嵌在村庄的北边,水井用大石块砌成,井深约10米,直径约一米五,四周栽种楸树和梨木。水井的前面是大片大片开阔的农田。
听村的老人说,挑水最难的是把水从井里提上来的过程。费神且不安全,有时费了半天神,提上来只有半桶水。这倒不是水量不足,而是桶和挂它的井绳上的铁钩绞在一起,发生了侧斜。所以,提水还是有些窍门的。在井口上方一米多高的地方,安着一个提水要用的轱辘,轱辘的轴深深地、稳固的安在左边人工垒起的厚厚的砖墙上。右边装了一个L型,长约60多厘米的把手。轱辘上缠满了一圈一圈结实的细绳。圈数的多少是由井深决定的。提水时,先将桶和绳索末端的铁钩扣起来,在井口右手摇着轱辘把儿,向人站的方向一圈一圈将绳放下去,绳快放完时,听到“咚”的一声,说明桶到水面了,这时,要将绳再多放一圈,让水桶和水面充分接触并平倒下去,感觉桶灌满水且桶口朝上竖起来后,再一圈一圈绞上来。在这个环节上,有经验的人往往要把井绳摇一摇,抖一抖,这样能防止水桶和铁钩绞在一起,有时,要反复几次,才能将水灌满。当然,大多数担水人手上就是一杆秤,他(她)能感觉到水桶满没有满。
乡亲们从家到水井担水来回一趟500米左右,不远不近,年轻力壮的伙子们一个肩膀不用换便可到家。
当我渐渐的长大,家背后那口清清的水井对我来说一点都不神秘。炎热的夏天,大人小孩都喜欢到井边去乘凉避暑,坐在井边的大树下,夏风徐徐吹来,凉爽而舒服。大人们喜欢在井边谈农事谈收成,年轻的姑娘伙子们则相约到井边唱歌寻找心上人,许多百年好合就在井边约定。而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的我不懂这些,也不关心这些,每当到井边休息玩耍时,我总是放眼阻隔村庄与山外那些高高的山岗,希望自己能越过千重山万重山到远远的地方去求学,也幻想着有一天平坦的公路能修通,自己到学校读书就不用跋山涉水,背米、背行旅就没那么累了。
水井每年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大年三十晚和正月初一。年三十晚辞旧迎新,洗洗刷刷,用水量大,乡亲们几十人排成长队,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从下午三点忙碌到吃晚饭为止。乡亲们为了抢得正月初一凌晨的第一担水,多少人宁愿不睡觉,早早点着香火和纸钱,打着火把或手电筒前往井里去“买”头担水,以期新的一年顺顺岁岁,平平安安,六畜兴旺,庄稼有好的收成。乡亲们你争我抢,那场面简直就像抢“金水”、“银水”似的,见面相互问候祝福,充满了神圣和虔诚。
岁月沧桑,世事变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离开家乡到城里工作。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让家乡飞速变化,快速发展。弯弯的田间小道修通了公路,公交客车驶过了家门口;汉十高铁(武汉至十堰高速铁路)从家乡的山岗穿过;黑夜亮起了“夜明珠”;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信息电视里、手机上应有尽有;烧饭炒菜不再砍树烧材,用上了天然气。水龙头接到各家各户,乡亲们不再为担水累弯了腰,曾经不可或缺的水桶、扁担如今成了“文物”。母亲用了几十年的扁担闲置在门背后多年,布满了厚厚的灰尘,让我感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家乡的那口水井是大自然恩赐给的,无论四季轮回,还是狂风暴雨时节,无论炎热干旱天气,井水都是清澈见底,汪汪的、盈盈的。。
人们常说,有水的地方就人杰地灵。家乡的人们仍然依恋井水,犹如叶依恋着根,无论是久别回故里,还是终日在农田地上耕耘,回到家后,都会急匆匆去掀开水缸盖,用大瓢盛满水猛喝一阵子,喝足后都会倾情地大说一声:“真过隐!”。家乡的人们因为有了井水的滋润,使得全村邻里和睦、民风淳厚。
自恢复考试制度以来年,全村考取大学、中专的人数达59人,有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的,有考取武汉大学的,有考取中山大学的,还有考取厦门大学的,从小村庄走向全国各地,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有从事国家公务员的,有从事律师的,有从事金融的,有从事记者编辑的,有从事建筑设计的,有从事教育的,有从事救死扶伤等工作的,有经商办企业的,几乎占据社会上各行各业,村民们高兴地说:“是井水给了村中读书人灵性”。
现在,家乡的水井已被人们渐渐陌生而疏离。家乡的井水,好像在向人们娓娓倾诉她灿烂的昨天,又好像在为家乡的人们有今天富足的生活而低吟回唱着。
曾经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全村200多人的水井仿佛被遗忘了,没有利用价值了,但我始终相信,水井在完成自己使命后,乡亲们不会忘记昨天生活的艰辛,一定会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更会创造明天的美好。水井也时刻提醒在外的游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家乡,要时刻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呵,家乡的水井,你已经停留在时间的深处,你永远停泊在我心灵的港湾,你使我永远忘不了家乡的山,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
作者简介
王清波,男,当过农民、工人、教师。现供职于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委宣传部。参加工作40年,从事宣传教育工作长达20多年。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法制报、中国青年报、教师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社会科学报、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学习月刊》等报刊发表论文、散文、诗歌及新闻通讯2600多篇,其中《生命在审判中燃烧》、《樊城会馆文化今昔》分别在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湖北社会联举办的征文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文学百苑·改稿荐稿”群启事
具体细节电话或微信沟通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重要通知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4月1日开赛 今日开始接收参赛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0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