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三届“百花苑”杯参赛作品067 | 叶春明:母亲的自留地
作者:叶春明
我的家乡在东海的岛屿上(现已七桥连岛,直通温州城区),海岛可种植的庄稼土地都在山崖边、山坡上,山坳里,这里的耕地只能种植粗粮、疏菜。孩时,家里耕地少,平整地可耕更少。兄姐妹众多,父亲在部队供应站从事运输工作。可耕土地少又没有硬劳动力,这可愁怀了母亲。八十年代初之前,海岛农村正式劳动力,粮票供应每月每人24斤,非正式劳动力粮票供应每月每人12斤、18斤。粮食供应不够,粗粮收成不好,只能是菜、糠来充。那个年月,海岛很多家庭都应对着缺粮的困惑。
渔村各家各户都有自留地,但居住处通往自留地的行走的路,只有泥路、石头小路,大概只有0.3--0.8米宽,没有乡村公路。这里的土地只能耕作粗粮,如番薯、小麦、大麦、马铃薯、玉米等,以及种植蔬菜、瓜果之类。但玉米、小麦和大麦收成又是不很理想。它们是庄稼地里的主角,基本上每家每户却指望它们来缓冲饥饿的来袭和餐桌的不足。
记忆中,母亲一有空闲,总在垄崖山、水湾岙、东岗菜园、门前山的自留地上耕种忙碌。听母亲说,在“人民公社化”年代,母亲还去离二公里外的篼笠屿小山坡上耕种 番薯等庄稼。又要过海滩,早上去,晚上才能回来,因为要落潮去,潮涨了又不能回来,要等第二回落潮才能回家。有时要顶着烈日,身体不健时又会中暑,每季种植庄稼施肥都是母亲的忧愁事。母亲如此辛苦忙碌,都是解决全家饥饿的加油站。只有种出更多的番薯、马铃薯、萝卜、空心菜、大豆等粗粮蔬菜,才能度过那些缺粮的日子。
春风拂过海岛山岗上,是播种的季节。除了自留地,母亲从不敢放松她的荒山地,她善对山地的每寸土地,每一处角落。能在自留地边缘可开垦之处,她总是用尽力气,挖成一小陇一小陇。她常对村里人说,我家孩子多,又是长身体发育时期,粮食供应不足,孩子吃不饱,孩子 父亲只有12元工资,没有钱购粮及鱼虾肉。她耕各种各样粗粮和蔬菜,尽量让我们填添整个四季。她用大豆或水波菜或马铃薯或番薯渗入煮饭,饭里的粗粮与蔬菜远远多于米。兄姐妹们明白这是母亲不得已得煮法。她经常跟我们说,这个年代能有粗粮吃,能活下来已经是幸会,很好了。也许是多年的煮法的习惯,往后的日子,她煮排骨饭时,依然是米与排骨少,大豆、马铃薯、芋头很多,每次烧番薯粥,我们看到全是番薯,米很少,全是粥饮。
母亲的自留地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粗粮和蔬菜。最初,母亲并不怎么会种庄稼,别人地里的菜都蹿出地面了,我们家的庄稼地还没有见影子。村里长辈老太太善意地告诉她种庄稼的技术,你盖的土太厚,压苗;不能过早施肥,也不能施肥过多、灌水太多,会烂根。就这样一次一次反复中摸索,学会了种粗粮和蔬菜。番薯、马铃薯、玉米、大小麦;介菜、水波菜、空心菜、茄子、葱等一一俱全。
四季轮回中,母亲却为全家的吃喝而操劳,什么样的季节种什么蔬菜和粗粮,食材如何搭配并非是因为营养需要,而是食材补给的需要。母亲最怕漫长的冬季,除了冬藏得番薯干片、番薯丝、番薯粉以及菜干以外,自留地几近荒芜。她开始犯愁,年幼的我们并不知道海岛寒风刺骨的那些漫长冬季母亲是如何度过。
比起冬季,母亲更喜欢夏、秋季节,因为夏季日光充足,秋季秋高气爽,菜地有吃不完的蔬菜品种,还有番薯、马铃薯等大收成。海岛海涂滩上有丰富贝壳类海鲜,白天涨潮在山上干农活忙碌,落汐见海涂时,母亲又到涂滩里拣泥螺、挖牡蛎增加我们餐中品种。既有蔬菜又有海鲜,充实大家庭孩子们的营养。80年代初期,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母亲也参加乡办企业工作,母亲早上五点多就已到附近的菜园里干农活,种些蔬菜和番薯等粗粮品种,然后,又赶赴工厂上班。
即使多年以后,她辛苦养育的孩子一个个都走出渔村,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有了可以让她衣食无忧的能力,她依然耕种着她的自留地。我想那大概是她对岁月的一种记忆,一种习惯使然,一种内心无法抹去对土地的情感眷恋。也常听母亲说,到山上种地,锻炼身体,空气好,人很舒畅。
母亲的自留地不仅丰富了我们儿时的餐桌,也丰富了我们农(渔)耕年代的记忆,而且让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回望土地,回望农村,珍惜生活,也懂得养生之道。许多年以后,我调到温州市区工作,母亲总是把自留地收成的番薯干、番薯丝和番薯粉,以及新鲜瓜果蔬菜送到我家。虽然不值很多钱,但它天然生态,充满情意。它让我常常想到母亲那些菜园、山地;它更让我常常在某个瞬间体会到在物质匮乏、农耕不发达、商品不丰富蔓长岁月中的母亲的艰辛和养儿育女不易;它更是一种母爱。
作者简介:
叶春明,笔名:蓑笠翁,浙江洞头元觉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香港诗人联盟永久会员。先后在海岛农村、工厂干过杂工,当过教师、乡团委书记,做过乡文书、国企综合文书、媒体通讯员、编辑、签约作家。2010年开始诗歌、散文随笔创作,其中散文诗、古体诗分别获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金奖提名奖。有170余首(篇)作品(调研报告、论文、诗歌、散文、评论)分别入选国家级出版社丛书,在国家、省、市级公开报刊杂志中华《诗词月刊》、《上海金融报》、《浙江投资》杂志、《温州日报》刊发,以及在中国作协、中国作家记协、省市级作协及文联主办的《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长江诗歌》、《新文学杂志》、《齐鲁文学》、《西南当代作家》、《香港诗人报》、《中国乡村》、《乡土作家》、《家乡杂志》等20多家纸刊杂志报刊选稿基地的网络平台推送。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发现文学新人,扶持文坛新秀,《文学百花苑》杂志社、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华夏文学网联合河南科技报、焦作市作家协会、修武县委宣传部共同举行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主办:《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华夏文学网
协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焦作市作家协会
修武县委宣传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三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二十名,奖金50元。
6.收稿时间:即日起到2019年3月10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7.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8.2019年4月上旬在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举行颁奖典礼,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
2018年9月10日
《文学百花苑》编辑部公告
本刊从第十期起,与河南科技报联合办刊,杂志名称不变,刊号为:CN41-0019,具备全国发行和刊登广告的资质。刊出的作品可作为申请各级作协的依据,是在职公职人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15926594970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