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期征文060 | 程峥:遗落人间的“明珠”——九古奇村寻访记

微·闪小说百日赛征稿启事

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即日起,本平台举行为时百日的“微小说”、“闪小说”百日大赛于五月一日起正式启动。

大赛要求:

本次大赛内容不限,题目自拟。参赛作品一律在《小说大世界》微信平台推出。

比赛结果在八月十日择机宣布。

微小说1600字以内,闪小说600字以内,两种题材各设一等奖一名。

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微·闪大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

2、本次大赛净击量300点以上,打赏金额30元以上入围,打赏金不   返还,一元折合三个点击量。

3、入围作品将在《文学百花园》纸质杂志2018年第四、第五期陆续推   出,免费快递到作者手中。

奖励设置:

4、本大赛设“微·闪”小说大奖各一名,奖金:200元(现金);二   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元;三等奖五名,每人奖金50元;入围奖若   干,赠送《文学百花苑》发荣誉证书,在《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   界》等平台张榜公布。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收稿时间:即日起到7月31日止。

大赛专用邮箱:1403384853@qq.com

作者简介:

程峥,90后青年女教师。湖北省黄石市人。喜爱读书,希望以文会友,用文字叩问远方。多篇见诸于微信平台,如《大冶作家》等。创作心得:一为手写我心,将所思所想抒发出来,感受生活的馈赠,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二为读书所感,想在字里行间留住阅读的印记。三为锤炼文心,让自己的品行修养得到沉淀和升华,同时保持对时政民生的关注和悲悯。

遗落人间的“明珠”

——九古奇村寻访记

文/程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然后,找到了桃花源,这与世隔绝的圣地,便成为万千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的“精神家园”。而我探寻的这片净土,也是大自然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她开在湖北大冶的南郊,遗世独立,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明珠”。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未揭,从踏入村落的那刻起,整个人和心都被陷入古村静谧细长的时光里。

“明珠”带着光泽从遥远的元朝末年走来,冯氏家族赋予了它最初的生命。经过五六百年的沉淀,所有的秀丽和神奇都被藏蓄在了上冯湾这个村落里。养成了古朴和隽永的气质。她既有东方美人大气典雅的神韵,又兼有温婉小家碧玉的婀娜多姿。

素有“九古奇村”美誉的上冯湾坐拥得天独厚的地势,三面环山,一面环溪。从山脚仰望去,被龙角山、鹿耳山延脉所簇拥的起伏山峰,在苍茫的云雾里延绵曲折着,沃野千里。横柯上蔽,偶尔清脆的鸟叫声把柔和的阳光,一点点剪碎,只从树叶的间缝里投下斑驳陆离的倩影,轻盈而明媚。

羊肠小道,曲径通幽,紧贴着石壁明灭可见。一路上芳草萋萋,拾级而上,山上群峰叠翠,古木参天,泉水叮当,鸟唱虫鸣。溪边水塘、水田宛若一线穿珠;湾前碧泉如镜,时而化身为小潭,安静地点缀在茂林修竹间;时而嵌入地表,成为一汪水井,像一个温和谦卑的老者,任雄山绿树倒映其中。微波荡漾,波光粼粼的镜面将他们凸显得分外妖娆。

如果说宁静悠远是自然赐予明珠的底色,那么诗情画意就是质朴醇厚的村民们为之精心调配的色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留原始的农耕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崇尚自然,呵护风水。他们格外珍视历史,把祖辈留下的物件视作自个的根、活在当下的魂。

文革时期,世事动荡,机敏的村民用薄砖把“冯氏宗祠”的牌匾蒙住,又用泥巴将石雕糊起来。在上冯湾,百年以上的古树随处可见,共有数千株。现有楠竹、油茶、紫薇、杜鹃、松杉等原始丛林,树苍藤绕,林密幽深。村头的一棵盘虬卧龙的“千年树爹”、占地30余平方米,被称为香樟“活化石”。“中华枸骨王”沉默不语,伸展着繁密的枝丫,迎来送往,守望着儿孙。沿途所见,屹立百年的古屋、古祠、古碾、古墓、古碑、古道和古沟傍山临溪,错落有致,灰墙矗矗,黛瓦鳞鳞,加之穿插点缀的古树古井,构成好一幅雄山碧水灵泉、古宅朱轩曲巷的山水写意画。

居民群占地广阔,连成一片。走到山腰上见到一户人家,后门推开即是郁郁葱葱的植物园,院子外还围着几棵果树。树下几垄菜地,整齐地分布着各色蔬菜瓜果。怕真能过上陶潜理想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南山生活。富贵树下,童叟追蝶相戏,发出阵阵铜铃般的笑声;农人在溪旁欢快地挥舞棒槌浆洗衣裤;后山的松涛随风摆动着躯干,仿佛在摇头晃脑轻吟上古歌谣。

漫步在上冯村,细数着大夫第等保存完好的四十余栋古宅。恍若隔世,手掌抚摸着每一寸墙壁,都受到了震颤,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从指尖溢出。

古宅的建筑风格为典型的皖赣鄂南派,马头墙灵秀优美,墨绘隽秀;屋内雕梁画栋,匾额对联,石柱精巧。浸润着元明清的“程朱理学”朴素思想,随意拈出一座,都充满了书香门第的韵味。在那个物质富庶的年代,一切的原生态被虔诚过活的桑农百姓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聪明的经商人精通“经世致用”的处世哲学,从北宋名臣冯京最先发起滥觞,后代冯赤山尽其深致。他率领同乡邑人,不但把黄金钱物通过智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里,还带来了大海般的胸襟和天空一样广阔的视野。他们懂得另外一种更神圣、更珍贵的财富,诗书礼仪。卷帙浩繁的诗书喂养了一代代的孩童,精神文化遗产润物细无声,如一泓清泉穿越百年,流传至今,浇灌出一株株灿烂的熠熠闪耀的花朵。古宅矩范堂就是最好的明证。它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有160余年。听村里老人叙说这户古民居的主人曾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商人冯洽国,因为为人正直,办事循规蹈矩,赢得了大家的拥戴和爱护,族里进士冯迓衡赠给他一幅“矩范高悬”的匾牌,以表示对他的尊重。

凭着悠悠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颗明珠逐渐走出大山,走向大众的视野。当朴素与繁华交接,优雅和时尚相融,就迸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当人们迫不及待地想揭开笼罩在明珠之上的纷扰繁华的面纱,最后却发现早已醉心于它的光芒,努力搜刮赞词去惊叹着,品鉴着。2013年1月,大型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掩不住的阳光》在上冯湾进行实地取景拍摄一个半月。如今,村里还可以找到些许拍摄痕迹,最明显的就是墙上的大字标语。清晰完好的字迹惹得游客驻足赏读,仿佛在骄傲地展示着辉煌的过往和不可磨灭的功绩。

改革开放以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上冯村历经千磨万击,不改本色。早年间,村人达成共识,看山护林有“家法”可循:谁家上山伐木,就得“杀猪吃肉,全村赔礼”。如今,群众对生态平衡的重视与日俱增,守护原始的青山绿水就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有女莫嫁冯加堍,三更半夜摸灯盏,三年睡觉两年醒,石头挖遍压脚板。”这首曾经流传在金湖一带的民谣,道出上冯湾过去艰苦的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到此驻点,积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上冯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造物主并没有刻意青睐,但明珠吸取了天地日月的精华,光阴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沧海横流,风云变化,古村始终静谧如一。

由此赞曰: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上冯古奇村,铜都美名扬。

请参加杂志征文的作者加微信:suai_pengju以便保持沟通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