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饶人是这样解决舂米问题的
谷子与稻、麦、豆、黍,合称五谷,食用这些作物种子的时候,自然是首先要把皮去掉,这种去皮的过程,称“舂”【 chōng 】。
上饶是产粮区,解放前,上饶仓门街、河街等码头埠头都有较大的米铺商号。他们一般就近进货,水陆兼运,遇到灾年兵荒则会由浙赣铁路进米。米店的品种有谷子、大米、白面、荞麦、绿豆、芝麻、菜油、茶油……,但最多的储备就是谷子了,因为它有一层谷壳包裹着,便利贮藏,可存贮几年,而大米时间长了要长米虫,黑黝黝的米虫看着很败胃口,但是如何解决舂米问题呢,那就要借用舂米的工具了。
古时用的最多的舂米工具主要有三种:舂臼【jiù】、水碓【duì】、碾槽。舂臼的分量太小,一天到晚累个半死捣不了一担谷子。水碓是由水能带动水车,水车牵动水碓的加工,水碓一般由4—5个舂臼为一组,一组水碓可容纳一担谷子,在水能的连动下,脱粒、除壳、去糠,一气呵成。当然还得配套风车,风车是将米谷分离的一种农具,用水碓舂米大约2小时就可舂完一担谷子,效率比人工舂臼快多了。不过水碓也是危险的作业,在托起碓的那一瞬间必须稳准狠地将碓头把住,吊碓的藤子必须牢固,否则轻者打断了碓,重者将脑壳打破,如此惨景时有发生。同时,大年三十是忌讳碓米的,故此有“三十黄昏水碓上吊”之说。
(春臼 【jiù】)
(水碓 【duì】)
碾槽则是无溪无河之地取米的好工具,用一个大圈子围成的窄窄的碾槽,碾子是石头滚动,用牛拉碾子转圈圈,为防止牛偷懒或转昏了头,就用布条将牛眼蒙上,牛不知就里,在人们的吆喝下周而复始地走着,人们将谷子均匀地倒在碾槽里,便坐在碾车上,慢悠悠地坐享其成,这样式有点类似陕北用石碾碾高粱棒子。
(碾槽)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小水电小农机的逐渐普及,原始的舂臼、水碓、碾槽才逐渐走出历史的舞台。完美始于创新,经典源自传承。虽然我们已经从吃米艰难的岁月中走出,但是传统古法的碾米技艺应成为中华文明始终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