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徽州(黄山区)太平仙源城南胡氏家族源流

作者:胡丰炘

2017年4月9日至10日,《安徽胡氏通志》筹委会在安徽天长县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安徽胡氏通志》编纂委员会。2017年5月2日,《安徽胡氏通志》编纂委员会在合肥正式成立。安徽胡氏在全国首开编纂氏族通志先河,是一件整理全安徽胡氏宗族史志的大事。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已确定为省志的重点专志项目立项,这是全安徽胡氏的重大喜事!为此,笔者准备将我所知的太平胡氏源流和值得入志的相关史料典籍予以梳理,提供给通志办,以尽绵力。愿我太平胡氏宗亲共同努力,促成此一盛事。

胡氏得姓

我中华胡氏是怎么来的?轩辕黄帝有个专置衣帽的大臣,名胡曹,就是说胡姓在五千年前就有了。还有个周王室的姬姓胡国,在今天的河南郾城,还有个归姓胡国,在今天的安徽阜阳。但是现在的中华胡姓一致确认是周武王分封列国后我胡氏得姓的,是胡公妫满。唐代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林宝所著《元和姓纂》、南宋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郑樵所著《通史·氏族略》,都持此定论。当代《姓氏追根寻祖》也持此说,仙源城南《胡氏家谱》之世系表,明标得姓始祖为妫满公。
周武王灭纣立周,秉承他的父、祖辈实施仁政的宗旨,特别追念上古五帝之虞舜的孝德之政,经过察访,访得自己部下有个专管制陶器的陶正(“正”,官名),叫虞阏父(读“府”音)的,是舜的三十一世孙,虞阏父有个儿子,叫妫满,于是把妫满封为陈国开国之君陈侯,国都在宛丘,即今天河南淮阳市,离安徽阜阳二小时车程。周武王同时把自己的女儿太姬许给妫满为妃,把立庙祀舜、追崇舜德的担当交给妫满,妫满成了周武王分封列国中的陈国开国国君陈侯。

妫满公生于殷商末代帝王纣王九年(公元前1067年)十月十五日,殁于周昭王十年(公元前986年)正月十五日,享年虚岁82岁。妫满公82岁,尊为高寿,周王室追谥为“胡”,是寿考德劭之意,考,高寿。于是,妫满公就是我胡姓的得姓始祖,人敬称他为陈胡公,或胡公妫满。据仙源城南《胡氏家谱》世系载,妫满公儿子中有个叫“申公犀”的,他就是全中华胡姓的第二代远祖。由此看来,上古五帝的舜帝,是我中华胡姓的远嫡祖,周武王姬发是我全中华胡姓的远外祖。
妫满公儿子中另有人以国为姓,即是陈姓。由此可见,陈、胡同宗同源,虽一陈一胡,其实一姓。妫满公姓妫,又姓虞,妫满公名满,其后代中有以虞、妫、满为姓的。后代子孙中因种种原因改姓的还有田、袁等四十多个,故胡、陈、妫、虞、满、田、袁等姓氏,都是同宗同源的关系。
妫满公为陈侯后,首开修建城墙先例,今之尚见城墙古迹,尽是我得姓始祖妫满公所创。妫满公承舜帝之德政,效武王之仁风,选贤能,崇教化,把不大的陈国治理得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虽排不上号,但在春秋一百多个诸侯国中,却是前十二强国之一。陈国立国六百多年,直到战国后期才被楚国所灭。
两千八百多年前的胡公妫满,德高望重,一直受到宛丘(淮阳)人世代敬仰。进入二十一世纪,淮阳市斥资一千余万元,把胡公妫满永安地修建为“陈胡公公园”(陵园),供人们瞻仰。

胡门安定

可能人们还记得,以前过年的红灯笼,灯笼上都有红字,标明姓什么。比如我们胡姓灯笼,一边一个“胡”字,另一边有“安定”两个字。“安定”是什么意思呢?是胡姓最发旺时期的地域名,也就是常说的郡望名,“安定”,就是中华胡姓郡望名。所谓“郡望”,就是某姓氏聚居处,名人众多,抬高了郡的名望。
“安定”在哪里?安定是秦汉时期的区划名,西汉汉武帝元鼎三年(113)定的。郡比县大。当时安定郡辖有临泾、安定、高平、泾阳等,所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甘肃泾川北的景泰、靖远、会宁、平涼、泾川,镇原和宁夏的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总面积比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要大,也大于整个皖南。
胡姓本得姓于河南淮阳,可能因为战乱原因,为寻找平安乐土而向西北迁徙所致。汉代应劭的《风俗演义》就说,有个胡建,“占名门户,占系陈国”,意思是胡建是春秋陈国人,这就分明是妫满公的后人了,而且是有名门户的名人,他在安定郡,先从地方官做起,做到“主簿”,相当于今天地级机关秘书长,最后升到太守,地级一把手;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是胡姓在安定郡早期有名望的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百多年中,根据当时各朝代的志书记载,胡姓共有七个人封了王,八个人封了公、侯,十多个当了将军、太守、刺史、三公九卿,还有四个皇后,一个皇太后,使得安定郡胡姓确实名扬天下、名标青史,成为他姓不可匹敌、难望项背的名门望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个比其他朝代突出的特点,就是特别讲究门户,而我胡姓恰在这个最讲门户的时期而突出了门户,所以胡姓共认“安定”就是我胡姓的郡望名。
和胡姓同宗同源的陈姓,以后从淮阳西迁到河南中部的颍川,发展壮大,所以“颍川”就成了陈姓的郡望名,“颖川陈”。

胡裕南迁太平(黄山区)

太平谭家桥、三口两镇都知道“胡裕和白茶”的故事。胡裕是太平胡姓入迁始祖。隋大业(605~616)初年,炀帝得知黄山(当时叫黟山)产白茶,可延年益寿,命时为工部尚书的胡裕考察。胡裕发现今三口、谭家桥交界处真有大片白茶(现在仍有),可山民据以为生,一朝成为皇帝家御品,则山民生计何以堪!于是胡裕不忍,挂冠隐遁。

时炀帝失政,天下大乱。胡裕和时为姑孰(今当涂)太守的长兄胡福一起从咸阳迁居黄山。哥哥胡福迁居屯溪篁墩,

胡裕迁居今黄山区三口镇尚书岭。此处原名无考,胡裕居处后渐有此名,后人口聚众,改名尚书里,沿用至今。

据太平仙源城南《胡氏家谱》载:胡福公五传至学公,迁婺源清华,又七传到七七公渠迁泾县,其后世居龙坦。

胡裕公二传仁公,三传松公,四传邦公、珲公。邦公迁宏潭(今黟县),为宏潭胡始祖。自唐至20世纪40年代末,宏潭一片常属太平,与郭村、贤村合为弦歌乡,贤村为弦一,郭村为弦二,宏潭为弦三。宏潭民国期间划归黟县。

胡珲公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5)翰林院学士,从尚书岭移居谭家桥罗村之碧山,其故居遗址,后世一直完好保存,2011年安徽电视台拍片存档。

从得姓始祖妫满公起,胡福、胡裕二公已是第五十九世,胡珲为六十二世。六十六世之应祚公迁弦歌,即今黄山区郭村,今郭村有俗称东胡、西胡两个胡村,都是应祚公后裔。

六十六世之开祚公迁龙门,成为龙门胡一支;后八十三之福一公迁龙门四甲,为龙门四甲胡始祖;八十三世之实翁公迁龙门,为龙门六甲、八甲、九甲胡始祖。
又八十二世之福庆公由仙源城南迁龙门,为龙门漆园里胡、八甲胡之一支始祖。

七十五世之灿公从碧山迁至仙源城南,七传至八十二世之周保公时,在宋末元初,其间派系分支颇多。城南胡断周保公为一世祖,故城南谱以周保公直系为序,因时代久远,所以其他支派就无考了。

此处要补说一事。区城有甘棠胡,全区闻名。碧山、郭村、龙门、仙源等地胡姓,城南谱都有根据,而甘棠胡支派暂时难定。但据仙源城南《胡氏家谱》载,胡周保公之孙宁四公派中,仅宁四公长子的三个儿子的墓都在甘棠胡的凤形山上;另据谱载情况看,宋、元、明、清时,仙源城南胡、龙门胡、甘棠胡居住似乎不分彼此。另从龙门胡看,却又居住相对集中。所以甘棠胡与城南胡可能派系或同或近。甘棠胡以居凤形山为中心。中医世家胡大侔的祖上,居住在今黄山区政府政务新区办公楼地片,叫芝麻坵胡。后来估计至晚也是清前期,迁居龙门八甲,到胡大侔的祖父复从龙门迁居甘棠六角楼南,故胡大侔后人印象是祖居龙门,其实是甘棠胡之一支。
清康熙前,福、裕二公后裔都是联宗修谱,因明代胡姓人丁繁茂,故康熙年改为分宗修谱,仙源城南胡小宗修谱,太平胡姓的碧山、郭村、龙门等都小宗修谱,但昭穆辈序诗都是统一的。仙源城南胡小宗康熙年修谱,根据原联宗统谱,断为妫满公八十二世孙周保公为仙源城南胡之一世祖。
仙源城南原有“胡氏总祠”,毁于抗战时期日机轰炸,该祠可能含仙源城南所有胡氏支派。

乾元己亥谱序

胡裕公,名禄,裕是字。他隐居之尚书岭,在三口镇正西偏南方向的黄山之麓,离今之龙裔公墓和黄帝祭祀广场约在三里路光景,不超过五里。虽是山坡土路,但可通小车、中巴。我专去踏看过,现住人户不多,大多数已在两里路外新村居住。
很可贵的是,当地人异口同声说胡裕造拱桥的古迹。桥在尚书岭老村口山涧上,桥南头是一座古庙,现存庙基。桥为青石拱桥,宽近四米,长近六米,涧深可五米,俗称“尚书桥”或“胡裕桥”。现在路通涧北,故桥只掩映在树木笼罩、藤蔓缠绕中,但很坚固完好。从这里经今风景水库、福固寺遗址前小路约十五里,即到谭家桥镇罗村之碧山的村口。
碧山风水极佳。胡珲故居在村南,座南向北。南为“来龙山”,源于“夫子峰”,一条平岗,名“骆驼山”。风水讲左青龙,右白虎。故西为左,青龙取雄势,有“夫子峰”,如巨笔插天;东为白虎位,平阔为佳,就是绿柳桥村口。
源于夫子峰的凤溪,东西贯通全村,经村水口桥——“绿柳桥”,注入龙溪,北向经迄溪桥,入注麻川。

“绿柳桥”南北向,单孔跨在凤溪上,泛微微红色花岗岩石砌就。桥腰两边大碗口大的阳文楷书“绿柳桥”三个大字,虽经风蚀,仍较清晰。
当年李白访胡珲,是从桥北头过桥到桥南头向人打听胡珲的,故胡珲就在桥南头骑路盖了“问余亭”。桥南头只有三米多宽,便是“来龙山”嘴,“问余亭”靠“来龙山”的一边,供有韦陀护法神,联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上人”。
“问余亭”中一边刻有李白赠联:“溪水流声,十里笙歌从地出;山峰拱秀,千年图画自天开。”
胡珲答联:“绿柳桥边山径,青莲马上诗机”。
此二联明、清宁国府志,太平县志均有载。
“问余亭”千年维系不倒,而拆于“文革”,2015年重建于桥上,让路于机动车。胡珲在桥北头西北不远,建有太白书院,供子弟读书。
“绿柳桥”经皮尺丈量,长八米多,宽五米多,离水面6.4米。村北是源于“夫子峰”的平岗,名“踏马岗”,相传胡珲陪李白在此练马故名。岗西头有胡珲专为李白下榻而建的三间两进“太白庵”,有精美的石雕,1952年失修倒塌,庵址尚在。宁国府志载“胡珲墓在碧山”,村人指说就在“踏马岗”东头,在“绿柳桥”或胡珲故居址处看,约百米之遥。
村人又说,凤溪夹岸,历代相传桃柳成荫。可见李白《山中问答》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是写碧山之实的。
胡珲故居址离“绿柳桥”约三百米。经皮尺粗量,开间有六十米,进深五十四米,平面纱帽形,粗略目测约有两千平米。
“骆驼山”有石砌三米多高石墙,防山土崩塌。门前有丈宽大路,隔路有直径十七米的半月形塘,即李白赞白鹇鸟“照影玉潭里”的玉潭。
下句“刷毛琪树间”的琪树,据村中老人说,潭边原有一棵树,绿叶红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被人用钢筋箍死了。
查《辞海》1120页注引《全唐诗》481页诗人李绅的《琪树引》:“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绿,二年碧,三年者红。”证明实有琪树,绿叶纷披,年年结果,满树挂有绿、碧、红三色果,故像香榧树一样,被称为“公孙树”。村中老人说的虽不具体,但基本形象却近乎《全唐诗》之注。可惜了碧山这棵千年宝树!
碧山之碧,除了绿色葱茏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琪树“结子如碧珠”之意。
在进入新世纪后的二轮修志中,谭家桥罗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从未见过的李白的一首诗《访胡公珲》:
千重云水万重山,谁识胡公隐此间?
饲得珍禽足娱老,白云如海任飞盘。
对于李白诗集和李白研究,这首诗的发现,意义都不算小。诗境既符合罗村、碧山,又很符合李白的诗风和心境。
李白访胡珲,恰在胡氏入迁太平后,胡珲在他的五世高祖,即福、裕二公之父胡乐陵公所修《胡氏统谱》基础上,修订迁太以后的“胡氏宗谱”之时,天假其缘,博得李白写了谱序。
李白因安史之乱爆发,满怀救国抱负,为玄宗小儿子永王李璘谋划,却遭到当了皇帝的玄宗的大儿子李亨的镇压。五十九岁了还充军夜郎,幸亏路上遇赦,回采石而经黄山(“黟山”已在天宝六年(747)改名“黄山”),李白访胡珲就在这次。李白经人推荐,天宝元年至三年(742~744),在翰林院,和胡珲既是翰林院同事又是好友。李白因奉唐玄宗命写颂诗《清平调》,谁知反得罪了杨贵妃,天宝三年,被玄宗“赐金还山”,离开了翰林院。分隔十六年后,在唐肃宗李亨称帝后的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六月间来到碧山,为胡珲修迁太后的第一部《胡氏宗谱》写了谱序。这一年干支纪年是“己亥”,故序名为《乾元己亥谱序》。时在该年的阴历“秋七月上浣”,即七月上旬。乾元是唐肃宗年号。
《乾元己亥谱序》刊存仙源城南《胡氏家谱》卷一中。此谱序,在太平胡氏各小宗之谱中,应该都有,原联宗统谱也当有的。

仙源城南胡氏

清康熙年修谱,由福、裕二公后裔联修统谱,改为分小宗分修家谱。虽分宗修谱,但从太平当地各小宗昭穆世系辈序诗用字,和清咸丰六年避太平天国军屠戮之劫难外逃而近年回太平寻根的太平胡姓后裔示证的不完整的辈序诗看,可知全太平胡姓都是一致的。我属仙源城南胡小宗,故只略补城南胡大略情况。
宋末元初,一世祖胡周保公生二子,名真一、真二。真一后世不繁,或迁或没。真二名百英公,在元代,精研《易经》,生四子,均以《易经》命名,依次为:复亨,行宁一;临亨,行宁二;泰亨,行宁三;谦亨,行宁四,以此为城南胡四派(即四大房)。在元末明初,复亨宁一公派不旺。临亨宁二公曾为明驻外大使,但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性好隐居;后世一般。
泰亨宁三公在朱元璋占据皖南为吴王时,因精《易经》而为贡生。大明初建,明洪武帝召问对策,泰亨以“十二策”对答,洪武帝十分器重,因贡生而补授“进士”,为“贡补进士”,委以督管钱粮重任。因大明初建,云南不宁,又负云南一府之命,参与靖边。因独力请缨突围求援,被叛军俘,骂贼不屈而殉难,归葬龙门。其身世事迹入录《安徽通志》,祀“乡贤祠”。
谦亨宁四公,是百英公续配所生,奉母居麻村,克己事母至孝,得皇恩赐“春晖堂”额旌表,墓在麻村仰山虎形。
宁一、宁二、宁三、宁四为三世,子孙以宁三、宁四派最为繁荣,到五世、六世、七世、八世,明弘治、嘉靖时,仙源城里,有北门里胡家大门里,大水关以北、羊角山以南的胡家园,是胡姓聚居处;整个城南,从仙源南门桥以南直到今103省道以南的农田,在清咸丰前,都是胡姓族居地,包括麻村。明嘉靖年间为有序管理正月十三至十五三天花灯大庆,将城里、城南各姓排序轮管,所排二十四大姓,唯我胡姓独重三回,可见明时仅仙源一地胡姓之旺。
从明前期开始,麻村宁四公一派,每年元宵花灯大庆,独出四青、四黄八条龙灯。三天大会,八条龙灯,每姓祠堂都到,每到必出奇彩——在祠堂大天井四角大柱上表演一青一黄双龙盘柱,成为一绝技。1946年元宵节,为纪念抗战胜利,还能出四条龙。
说明太平胡氏历史兴旺,还有一个事实。清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企图从太平往东直通苏州打开通道,支援占领苏州的杨秀清,遭到当时太平县令欧阳藜照率八百壮士在兴村白沙岭狙击。八百儿郎怎抵石达开部之古隆贤数万悍卒?欧阳县令和八百壮士全部殉难。太平因此遭到太平天国兵十万悍卒屠村报复。当时全太平近三十万人,除逃难的外,大部被杀,最后只剩三万多人。而与欧阳县令共同殉难的八百壮士,我胡姓子弟就有七百零一人,占殉难者八分之七。由此可见,清咸丰那场大劫前,即我太平仙源胡氏族人何等繁盛。
随欧阳县令殉难的仙源胡氏子弟七百零一位名录,现存黄山区档案局。
仙源“城南胡”胡周保公一派,以周保公为一世,现已到二十五世了,我是“丰”字辈,是周保公二十一世孙,宁四公派,是得姓始祖胡公妫满的一百零三世孙。

逐步规范的人名

中国人起名字是逐步规范的。上古及秦汉时,名多单字,一般看不出人际关系中长幼尊晚的关系,例如曹操曹丕曹植,他们间的父子、兄弟关系,从名字上看不出来。就是到了唐代,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他们的名字也不能反映彼此关系。到了宋代,已开始有注意,例如苏轼、苏辙。到了宋元之时,已普遍注意名字反映人际的关系了。
以我仙源城南《胡氏家谱》为例:同代人的名字,或以某个字统领,或以某偏旁部首的字作标志,以标明同代兄弟关系。但仍有个问题,特别是偏旁部首的字,都习惯用惯常的字,不愿用生僻的,或感觉不舒服的字。这又有问题,上下不远的世系,名字会出现相同或相重现象,例如家谱上就有上下四代间,曾祖与曾孙的名字,就有同偏旁部首的字,不能正确表示世系关系。到了明代,昭穆辈序的标记问题提上了日程,修谱要编写辈序诗。辈序诗一般是四言句或五言句,一首四句,也有六句、八句或更多的,表述本姓本宗的心愿的。有了辈序诗,名字统一由辈序字统领,世系辈序就清楚了。
我仙源城南《胡氏家谱》开始排辈序诗,是清康熙间修谱,由主修人大学者胡泉白水公编写的。他遵二世祖百英公,三世宁三公崇尚《易经》传统,他自己也是《易经》大师,于是他依《易经》卦名,编了五言二十字——“咸观渐有豫,同履益丰升。家恒师萃大,鼎济晋乾中。”到民国19年(1930)修谱时,又续了十个字:“谦巽人随泰,明孚兑覆临”,共三十字。目前,发展快的,一般到“师”、“萃”了。
白水公修谱时,启用辈序诗的字以命名,是断自周保公第十三世孙开始“咸”字辈的,不光城南胡照此办理,全太平胡姓各宗也都照此办理,就是太平各宗外迁保持联系的,也都照此办理。
有一点说明,太平胡姓发祥地碧山胡,是从周保公为一世为标志的对应世系往下十五世,开始启用“咸”字辈的。比其他小宗要晚两辈,缘由不得而知,需查碧山谱可能有分晓。例如,我是“丰”字辈,“同”字辈是我的曾祖辈,离世已久,可碧山现在仍有六、七十岁的“同”字辈在,可只相当于我的父母辈。
又,太平话“升”、“新”同音,凡名叫“胡新×”的,其实就是“升”字辈。

(0)

相关推荐

  • 寻访徽州古村落(七)东南邹鲁——歙县(下)

    歙县县城作为古徽州的府治.徽商发源地,县城内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太平桥.太白楼.新安碑园.紫阳桥.渔梁坝等等-- 2020.10.16 今天时间充裕,一整天都在歙县城里,计划用脚步来丈量这个曾经繁华的地 ...

  • 济宁市胡氏字辈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马营乡胡屯村胡氏字辈 景兆常安祥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阳镇胡氏字辈 益茂庆云祥 万福永德昌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新驿镇胡营村胡氏字辈 永汉有万凤怀继魁敬金效尚广兴允良锡庆昭 山东省济宁 ...

  • 【行走古道】 游走严婺古道

     游走严婺古道 我的老家在黄店镇刘家村,刘家村是个古老的村庄,往南是一条通往黄店集镇及兰溪城里与金华(古称婺州)的大道,往北经过塔坦岭便到建德大洋镇(古属严州),因此,在古代自都心一直到塔坦岭,都属于 ...

  • 【行走徽州70】蜈蚣岭:你可知我本名叫“仙源”,神仙居住在我这

    [行走徽州70]蜈蚣岭:你可知我本名叫"仙源",神仙居住在我这 司马狂/文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若山高且密,兼有仙人,那岂不是令人心驰神往之所在?蜈蚣岭便是这样的地方,山 ...

  • 原临川黄洲王尧亮迁仙源誌

    ​       江西省万载县仙源乡王氏始祖王立仙字元伯,号尧亮,系55世祖仲公后裔,太子晋公位下78世,父亲显鳌,祖父公绮,曾祖宗海,高祖王廉,始居临川黄洲(现为丰城市袁渡镇王洲村),上溯50世丰城王 ...

  • 【阅读悦读丨歌词】黄学清《请到人间仙源来》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黄学清 [作者简介]黄学清,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南溪街道茶花村二组.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世外桃园有谁看见? 千古传说萦绕耳边. 南 ...

  • 1963年秋天,江西万载县仙源乡的官元山...

    1963年秋天,江西万载县仙源乡的官元山,林场作业队队长郭桃仁和弟弟郭兴仁正在密林里伐树,郭兴仁忽然感觉肚子疼,急急忙忙跑到一棵大树后面想方便一下,他随手拿起一根树枝,在厚厚的落叶上扒拉出一个坑,没想 ...

  • 宋代皇族谱牒《仙源类谱》和《宗藩庆系录》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编辑 | 趙英雄 宋代皇族谱牒计分五种:玉牒.属籍.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和仙源积庆图.传世者仅见国家图书馆藏仙源类谱与宗 ...

  • 梅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黄玉兰【松源乡情】

    梅县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黄玉兰 黄玉兰 黄玉兰 (1905-1981) 梅县区松源横坊村喜从堂人.原籍梅江区梅城下市禄善堂,1922年梅县女子师范学校就读,1924年受聘留校任校.1925年12月19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仙源豆腐

    据万载仙源王氏宗谱记载: "元伯公时值播迁,由抚州府临川县北乡五十四都三图黄洲(即现在的丰城市袁渡镇王洲村),攜家历新喻.宁都各等处,择居袁州府万载县西十六都四图仙源.夫妇勤劬,起户立业,家 ...

  • 温小平 || 仙源如有道,归处是龙台

    快乐游 塔上风高爽,残霞染玉杯. 新冠冬渐尽,鹅绿喜终来. 中坝牛儿戏,金滩野鹜追. 仙源如有道,归处是龙台.   思归 夜半风吹月,金滩渔火明. 梅开瀛阁外,塔映岸潮平. 鬓白韶华去,颜憔浊酒酲. ...

  • 安徽省桐城市黄甲镇杨头村——好路进山 好茶出山(一线调查·走村串户探振兴)

    核心阅读 杨头村是安徽省桐城市黄甲镇的一个偏远村庄,2014年建档立卡时,村里贫困发生率达67%.如今,通往杨头村的路实现硬化,依托茶叶等特色产业,当地获得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 从羊肠小道到硬化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