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解释型作文的结构与多角度证明

你们要养成这个习惯——阅读指向写作,读出“作者是怎么写的”就是写作方法。这对你们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记住两句话:意义是故事的本质。作者写一篇作文肯定是有目的的,这个一定要牢记,你自己写的时候得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写;第二句话就是“结构是意义的基础”,读了一篇作文,你就想想它是什么结构,这也是写作方法。你下次可以套的呀,我们上次已经讲了“熊吃蜂蜜”跟“王子救公主”是同一个故事。不过是把里面的六要素或者换部分或者全部换,或者把故事的叙述顺序调一下,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故事新编。

回头来讲这篇例文《张力的书包很出名》。

第1点。它是一篇解释型作文。

它的题目是“张力的书包很出名”,最后一句话是“张力的书包就这样出名了”,这里面暗含着问与答。这个问答结构作者没有明显地写出来,是一个隐形的解释,但是作者在写的时候,有这样的自问自答。我们在读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提问:张力的书包很出名,为什么出名,怎么出名的?——这篇作文不就是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吗?

所以光一个题目就已经引起读者的好奇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书包,为什么张力的出名了我的却没有,难道他的书包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我们取题目要取得新颖又引人。

第2点。关键的就是比喻。

我们昨天讲了“借物喻人”,它的关键是比喻,在相似性。

既然是一个比喻,我们既要把这个“物”讲清楚,也要把这个“人”讲清楚。我们造一个比喻句,本体跟喻体都要讲清楚的。

但是这篇文章的“借物喻人”跟我们昨天讲《落花生》的借物喻人有点不一样。《落花生》的借物喻人,它更多指向一种人的品质,更偏于内在的精神上,而这里的借物喻人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上的,是外化的。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人,他穿着邋遢,但也许他心里还有洁癖呢。这洁癖是精神上的洁癖,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一个外表跟一个精神,可以不搭配的,理解吗?就像有人道貌岸然。

昨天讲的更偏向于要做一个像落花生那样的人,是一种品质。而要做一个像张力书包这样的人,是一种生活行为。虽然行为一定有受到思想的影响,但是写出来到底有点两样的。

总之我们记住一句话:这是一个比喻句,在相似性上下功夫。

第3点。多角度证明。

例文的第1段话就讲出来了:“你要是听到有人这样说:‘你是张力的书包啊。’那就是说这个人很不讲卫生的意思。”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接下来作者就开始回答这个“为什么”,向读者解释、证明,他分了两步走:

第1步,物品的外貌特点。

张力书包的外貌跟我们其他人的书包是不一样的。它看上去是蓝色的,但是有很多黑色的污斑,尽是污垢。写出了它的样子。

我们读了“这个脏脏的样子”之后,又产生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脏呢?为什么会这样脏呢?——又得去回答这个新问题了。读作文就是提问题、回答问题而解惑的。

所以接下来作者又回答了“书包怎么会变脏的”。这个时候,作者简单列举了一些事例。事例与外貌之间是因果关系。

在这些事例当中,我要讲两个点:第1个点是总分,第2个点是动词。

张力的书包成了这个脏脏的样子都是因为做了“百变书包”的结果。“百变书包”的“百变”是一个“总”,就是我们讲“一生多”的“一”。

是怎么变的呢?他搁腿上,垫脚下,掉地上,抡手里,顶头上,还擦桌子等。这“搁、垫、掉、抡、顶、擦”一系列动词,就把这总分的“分”写出来了。

我们读这些动词的时候,是很带劲的。因为这些句式结构一样,都是动词在前,然后动词又变化着用,每一个地方用的动词不一样,用得准确。就最后一句,作者全都用了“擦”字,擦汗、擦桌子、擦黑板、擦墙上、擦别人衣服等一系列的擦,也非常有气势。这让我想到余光中有一首写李广的诗,《飞将军》最后是杀杀杀杀杀:

飞将军,人到箭先到。

举起,你无情的长臂,

杀,匈奴的射雕手。

杀,匈奴的追兵,

杀,无礼的亭尉你无礼,

杀,投降的羌人,

杀,白发的将军,大小七十余战,

悲哀的长臂,垂下去。

本课板书

第2步,“典故”的来历。

讲完简略之后,作者又讲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事例。文章开头的“你是张力的书包啊”相当于一个“典故”,它就是从这个事例当中来的。从写作上说,作者选这个事例,也是在做出解释,让读者明白前因后果。

一个具体的事例,里面当然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起因、经过、结果。

先简略密集的事例解释,又详细单一的事例解释,它们组合起来,就把题目“张力的书包很出名”带来的“为什么”回答掉了。所以整篇文章其实就是一个问与答——问不明显,答很彻底——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逻辑顺序。

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有两个:

第1个,借物喻人。它至少有两种用法,可以偏于精神品质上的,也可以偏向于行为习惯上的、生活方式上的。

这个的关键在于人是一体两面的,人有表面跟里面的。书包当然也可以喻人的品质,花生当然也能够喻人的表面。意义是被赋予的。就像“小红帽”,我们现在讲到它就会想到格林童话,它成了一个代表:小红帽来比喻天真幼稚、容易上当受骗的孩子。

第2个,问与答。它可以是一种作文结构,它的“问”或隐藏在背后,或直观地表现出来。例文《长城,修在我们肩上》就是直观的,文章中有非常明确的问的句子与答的句子:

长城是怎样修起来的呢?——问。

原来长城就是这样修起来的!——答。

《张力的书包很出名》尽管没有提问,但作者在写的时候就有这个问答存在。所以你自己在构思作文的时候,请仔细想一想:我要写的中心是什么?我拿什么材料去证明我的中心?我怎么样才能够把它写得生动具体一些?我用一个怎么样的顺序去讲述?

第4点。人与物。

一个物品能借来喻人。

“借物喻人”本身就是人与物的一种关系

所以写物,也相当于写人;写人,可以通过写物来把人表现出来。就像这位张力同学,我们看了这篇作文之后,对他也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吧——不爱讲卫生。我们通过一只书包就看到了张力的样子。物是人的镜子。他的书包都变成一个招牌了,用它可以去形容很多人。

写人时,写像树一样的人。写物时,写像人一样的树。我们今天就写一个物品。比如:我的铅笔盒,妈妈的电瓶车,同桌的橡皮,都可以。关键你要写出它的特点,因为不管是铅笔、电瓶车、橡皮,我的都跟别人的不一样,写出这个“不一样”很要紧。

留几个问题:

一、谁的什么东西怎么样子。

二、为什么会这样?1.样子。2.经历。

三、因为有这个样子,所以……


以下是广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