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有志于学者一 读书

当上古文字发明之后,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开始从口耳相传向阅读转变。

自中古印刷术和纸质书籍的普及以及平民官僚制社会的确立,使得学术和文化不再垄断在上层门阀世族的手中。

文字在平民阶层的迅速推广一方面极大促进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却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术和文化质量的降低。

这表现为广大的低教育程度者创造的市民文化在影响力上压倒了教育精英的文人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

如同三国演义和三十六计作为古今市民文学的代表,虽有益于知识和智慧普及,却也同时扩散了曲解和误导。

市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和趋势并非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教育水平相对应,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受其影响只是高低程度有所不同。

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急功近利、似是而非、不求甚解是市民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核心特征。

学唯求通,而市民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通。

由于普及性的公共教育系统正是完全建立在市民文化基础之上的,是市民文化的最大传播者,这造成十成的学生和九成的成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学习,因为他们从未接受过相关教育。

因此对于所有有志于学者而言,能否打通学脉从市民文化的浑沌中脱颖而出就成为正确学习和成长的关键。

而这只能依靠自学,因为绝大多数人并无机会从学于真正的大师,而大师也存在百年或千年的不同级别。

学习的首要在入门,而入门需循门径。

何为门径,一为书目,二为学术史。

目录学是所有学科的纲领,书目是每门学科的钥匙。

书目让人掌握一门学科所涵盖的主要内容,让人知道有什么书可读。

对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解题书目,也就是列举一门学科中重要著作并对其作者、内容、版本乃至学术意义和地位进行介绍的书目,这种书目最为难得也最有价值。

能否在心中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解题书目则标志着对该学科把握的深度。

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非在每一学科都存在解题目录,而学术史则可起到替代作用。学术史则能帮助人了解该学科思想和方法发展的来龙去脉,是对书目相关背景的扩展和补充。

一般导论或概论性著作会起到前两者的作用,当然只适用于初步了解。掌握门径就是确立纲目和框架,形成整体观和大局观,以后获得的具体知识就会文从字顺的安插进对应的位置。

如同先建立坐标系再填入数字一样,如此才能形成结构健全的知识体系。

治国学是治学入门的捷径,原因就在于国学包罗万象又有着发达的学术传统和治学方法,其成熟的治学模式可以扩展到所有的学科领域。

治国学必从文献学始,从中也可领悟到摸索门径的一般模式。

民国时期尚能产生一批有成就的学术大师就在于国学的治学传统尚在,而当代的流水线教育模式则只顾将知识打包装入学生脑中,唯一的培训就是做题和考试,由此造成速成容易而大成极难。

如同饮食文化落后的欧洲将里脊精肉作为最上品,殊不知肉类真正的营养和美味蕴藏在筋骨内脏等边角之中。

靠吃知识精粮长大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生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

门径解决的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其次是怎么读书的问题,会读书才是真正的入门。

所谓开卷有益是极大的误导,总体来讲文字普及后书籍给社会文化带来的负作用更大,因为多数人并不懂得如何读书。

生吞活剥的结果只会导致消化不良,如此再好的营养也只能化作屙痢。

正确阅读的原则就是求真,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还原作者的本意。

首先需要搞清版本,当代著作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而能否选择合适的版本是正确阅读古典作品的关键。读古书不明版本则不如不读,否则弊大于利。

对一般读者最简单的方法是只选择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等少数几个权威出版社的书籍。每种古籍历史上都有几种重要的注本,当代的权威注本则不过一两种,除此之外的版本都可以无视。

其次要考订内容,多闻阙疑,不臆测武断。

流传越久版本越杂的书籍其错讹越多,常会差之一字谬以千里。如此不加分辨的盲目接受是造成误读的重要原因。

中外古籍的阅读必然需要依靠古文字知识,如果缺乏相应能力则必须求助于注疏。所有学科的经典著作都必然存在重要的注释或分析作品,将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阅读才能拓展视野避免曲解。

对于注疏和评论同样不能偏废,当代未必强于古代,也没有哪家是完全正确的。对于初学者而言,离开辅助作品硬啃经典没有任何益处,只会导致误入歧途。

此外还要确定详略。在所有的书籍中最重要的不过是几部经典,却从此衍生了几乎整个人类文化。

一个学科的基础也只是几部关键著作,却从此发展出庞大的体系。

在阅读核心文本上花费的时间再长也不算长,要无数次反复,要斟酌每一个字,因为重复是学习的唯一方法。

对于难度较大的经典初次接触不应慢读而应速读,不求理解只求过目。

在克服初期的不适进而产生熟悉感之后,再在具有通篇印象的基础上逐渐深入追求细节,这一原理可比照于素描创作。对一般书籍则应求多求速,尽可能扩大阅读领域,观其大略即可。

最后是如何对待书中内容的问题,学会思考才能登堂入室。

会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书中内容,然而文字这种信息传递形式决定了信息永远不可能被精确还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其误差必然逐渐放大,误读永远不可避免。而经典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原意如何,而在于其对后世的影响,而这影响正是通过历代的不同诠释得以实现。

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文化就是由历代对经典的不断曲解层层累积而成,因此当尽可能还原文本本意之后再执着于所谓的真相反而没有意义,解读的重要性永远超过文本内容本身。

即便对同样的内容,智者可看出智慧,愚者可看出愚蠢。

要不滞于物,不住相于心方可理性的思考。

学会理性的思考是获得真正自由精神的前提,这与自由主义传销式洗脑的伪自由有着本质区别,因为自由主义教条本质上就是反自由的。

而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则是典型的愚民主义,因为知识就是成见,成见则是自由思维的最大敌人。

知识型教育只让人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而禁止人思考为什么,如此培养出的所谓知识精英不过是驯顺愚忠的知识奴隶。

在当代速成教育的模式下,知识被等同于智慧本身,逻辑推理成了智商代表,似乎脑中被塞入的知识越多、解题速度越快人便自然越聪明。

然而实际上恰恰相反,非结构性的量变不但不会导致质变反而会造成结构的进一步退化,这是为什么学历越高的人往往越幼稚,知识越多的人往往越愚昧的原因。

没有知识的人只是无知而绝非愚蠢,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知识,所有人都是无知的,这并不影响人的智力。

反而愈是迷信知识的饱学之士才会愈会执迷不悟、刚愎自用。

在自由思考的基础上要学会领悟的思维方式,而不单纯依赖于二元逻辑的因果律线性思维。

近代西学传入以来,买办学者们将西方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推上神坛独霸天下。

实际上科学以为基础的二元逻辑不过是理性思维中最低级和原始一种。

这是为什么很多自然科学家面对社会现象时往往无力或认为其不合理性的原因,因为科学的简单逻辑形式无法适用于社会的复杂变量。

天才与庸才的差别就在于灵感的多寡,灵感的获得需要靠领悟,而绝非靠知识的堆砌和逻辑推理。

领悟可渐悟可顿悟,若不将重心放在悟性的培养上而盲目的努力必然做无用功。

这是为什么庸才即便付出一万倍的努力也绝对赶不上天才的原因,因为质的差距无法用量的差距弥补。

庸才用十分材料作一分事,天才则可用一份材料作十分事。天才的领悟力多半不是来自先天,而是后天习得,因此培养悟性永远要比增长知识更重要,这也是通与不通的重要差别。

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典型的庸人式自欺欺人,这也是为什么说出这句话的爱迪生在他的竞争对手真正的天才特斯拉面前永远相形见绌。

迷信知识迷信科学使中国的人才培养走上一条邪路。

对于人的精神系统而言,智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对于智慧而言,知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学习知识增长智慧不过是精神体系发展的一方面,精神体系的发展不过是人体系统完善的一方面。

部分永远要摆正应有的位置,而不应该权重过大造成系统的失衡。

典型的西方式人才几乎都以牺牲整个精神系统的平衡为代价以成就某方面的能力特长,造成种种疯癫偏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甚至以此为风尚。这些人似乎有着某方面的天才,实际上他们连成为健全人的资格都不具备,这是西方的天才一半精神严重异常一半品行极端败坏的原因。

在这种分裂偏执的价值观指导下,以文理分科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教育生产线上产出了大批的残次品,加上以经济为纲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使大多数人精神空虚思想贫乏素质低下,成为毫无灵魂的低等生命体。

而西学强大的专业壁垒则在各学科间划起鸿沟,各门派谨守门户,如此培训出的学术门徒眼界狭窄匠气十足,不敢越常识半步,毫无开拓力可言。

以上原则一以贯之就是求通。

气血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前提,思维通畅则是思想发达的前提。一旦掌握了通的要义就不会再被市民文化所蒙蔽,不至于成为地摊文学家和民间伪科学家。即便不以学术为职业也有足够的能力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即便无意于治学也足以拥有一双洞察秋毫的慧眼。

通之以导,导之以道。

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再以自己的兴趣为核心拓展知识体系,如此才能将知识有效的整合进精神系统使其成为高效运作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而不是象在学校中习得的死知识那样拘泥凝滞不兼容于精神,毕业后便被迅速遗忘抛弃。

这样以通为规则以兴趣为动力的构造内核就成为一个潜力无穷高效运作的学习模式,为真正有志于学者所必备。

(0)

相关推荐

  • “读书期于明理 ,明理归于致用” —张之洞的治学之道 王晓兵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好学善思,学问渊博,除儒家经传以外,诸子百家皆得其要领. ...

  • 治国学之基本方法及参考书目

    编者按:本文为原中央大学.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易先生(1889-1956)的一次演讲实录,原题<治国学之基本方法>,载1942年5月21日<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二卷第廿三期,由 ...

  • 专业篇丨历史学类:吾侪所学关天意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我们呼唤下一个具有命世之才.旷代之识的史学家. 数千年来,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高峰.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著史被认为是天人之际的丰功伟绩,出经入史是对一个传统中国学者的极高称 ...

  • 2020下半年所读书书目

    一如继往,下半年所翻阅的书没比上半年少:自欺欺人,还过得去.书目如下列(按阅毕时间先后): 46.<故宫退食录>(上) 47.<学术集林>(卷五) 48.<故宫退食录&g ...

  • 朱维铮: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张之洞不是学者.但在晚清后期,在光绪朝的三十三年间,他却与教育.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同作于光绪元年的这两部书,<书目答问>和<轩语>,便提供了最初的例证. 那一年,张之洞三十八 ...

  •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人类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距今已有2500 多年.中国先秦时期<大学>倡导的"大学之道&quo ...

  • 恩高75届校友谈学习门径与方法

    "初学入门之蹊径" --恩施高中1975届校友谈学习门径与方法 作者:何小平 何小平,1958年生于恩施,1975年毕业于恩施高中,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现已退休.图为何小 ...

  • 我的哥哥是学者—世界读书日,收到颜建国新著有感

    [平湖一柱 第1125期] 今天,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收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还散发着墨香的颜建国先生新著<元朝东平学派>.说它珍贵,还是因为,它是颜先生在百忙之中专程给我送来的,上面 ...

  • 明末清初时期,学者顾炎武爱好读书,读完《...

    明末清初时期,学者顾炎武爱好读书,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原来他采用了"自督读书"的措施:1: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2:把当天读完的书抄写一遍. ...

  • 曾国藩:读书治学,有志有识有恒

    2020-10-07 08:27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曾国藩一生问学不辍,不管是在京任翰林.侍郎的闲职期间,还是在寸心忧灼的戎马之时,他始终能读书谈学如平时.正是这样的孜孜不倦,他才积累了可堪&quo ...

  • 读书 | 围炉夜话(48)——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

    <围炉夜话> [原文]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 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译文] 一些不留意的过失,很可能就会违反法度,所以君子行事,常在心中留礼法,以免犯错. ...

  • ​陶渊明、苏轼、郑板桥……古代的大咖学者是怎样读书的?

    读书是需要方法的,找对方法便能事半功倍.当然,阅读方法也要因人而异,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大咖们是怎样读书的,顺便可学习借鉴一下.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 ...

  • 学者蒋寅: 程千帆先生是如何指导我读书的

    程千帆,已故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留下数十种重要著作.其遗嘱有言:"千帆晚年讲学南大,甚慰平生.虽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乃国家之宝 ...

  •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中医书友会

  • 叔本华:许多学者,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 ...

  • 《古人读书经典格言》(1)▲学者,必精勤...

    <古人读书经典格言>(1) ▲学者,必精勤专心,以入于神.----刘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王夫之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