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皇废基 今日打卡地
在苏州古城中心乐桥东南不远处,有一条连接锦帆路和环体路的东西走向的小巷子叫“皇废基”。巷子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东端有一幢民国建筑,是著名的南社诗人、政治活动家叶楚伧(1887-1946)故居。
巷子不长,却大有来历。它承载的是两千多年的古城历史,这里曾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宫城(即子城)所在。子城范围在今天大体是这样的一块区域:东起公园路,西至锦帆路,北起干将路南侧,南到十梓街。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封吴,也以此处为宫城。自秦至元,宫城屡毁屡建。元末,张士诚起兵,也将此处设为王宫所在地,直至张士诚兵败,纵火焚毁,致使子城王府成为废墟,废基”之名由此而来。“
高启腰斩案
明代洪武七年(1374),苏州城发生了一宗大案,上任不足两年的知府魏观和幕僚高启被押送应天(今南京)。不久就传来消息:魏观问斩,高启被腰斩处死,原因就是苏州知府魏观在子城原址兴建知府衙门,高启为之写了一篇《上梁文》,结果被御史参了一本,直接导致了明初又一冤案——高启腰斩案。
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知府和一位著名文士究竟犯了什么罪,被如此残忍地处死?
话说张士诚曾于元至正十六年二月(1356)攻占平江(今苏州),并改平江路为隆平府,建都苏州,自称吴王,定国号为“大周”。苏州作为张士诚经营了十余年的老巢,树倒老根在,一向被视为难治之地。
朱元璋对京畿重地苏州一直十分重视,从一开始就选派得力官员任苏州知府,试图铲除张氏的影响,树立大明朝的权威。最早派来的人是陈宁,《姑苏志》载“陈宁,茶陵人,洪武三年,以中奉大夫、中书省参政坐事出知苏州府,正月二十五日到任,四年闰三月升浙江行省参政,一云升御史台中丞”。《乾隆苏州府志》称:“陈宁苛刻,人呼陈烙铁。”说他为政苛猛,采用高压政策治理苏州,大大加剧了官民矛盾,以至于苏州至今还有将事情搞定称为“一烙铁烫平”的俗语。朱元璋虽然对陈宁非常欣赏,但他也知道老用“烙铁”手腕,不利于这个财赋之区的恢复和发展,于是便改派老成持重的魏观出任知府。
魏观上任后,一反陈宁所为,除苛政,明教化,正风俗。他重修孔庙,聘请郡中士人周南老、王行、徐用诚与教授贡颖之制定学仪,同时聘用高启、王彝、张羽等一批学有专长的人订正经史,大兴文教。
有了高启等一批文人相助,魏观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使政化大行,百姓安居乐业,课绩为天下第一。次年三月魏观升任四川行省参政,因苏州绅民请求留任而未能成行。洪武七年(1374),他又为民请命,朝廷同意将原定的高额田赋减去一半,苏州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然而就在这时出事了!
原来朱元璋在派魏观出知苏州的同时,又派与他一起在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都指挥使蔡本任苏州指挥使。这样既可辅佐魏观掌军事,又可互相监督。蔡本到任后,发现魏观遇事根本不跟他商量,只是同一批文人打得火热,分明看不起他这个武将,便不满起来:你魏观是打陈友谅破武昌后才进来的,资格浅着呢!有什么资本敢在我面前翘尾巴?他决定给魏观点颜色瞧瞧!
可是,魏观清廉勤政,没有贪污受贿的把柄可抓。蔡本存心要整他,鸡蛋里也可挑出骨头来。经过一番努力,蔡本终于挑出了两根“骨头”:一是迁建苏州府治。张士诚占据苏州后,为在原来的府衙大兴土木,建造王宫,就将府治迁到胥门内的都水行司(今人民大会堂址)。魏观到任后,觉得府衙潮湿狭窄,子城又在战乱过后变成了一片废墟,就想把府治迁回去。二是疏通锦帆泾。这是苏州子城西边的河道,张士诚进行过一番治理,后因战争破坏,大部分淤塞。为方便水上交通,魏观决定对其进行疏浚。这两项工程均属市政建设,所以没向朝廷报告就动工了。蔡本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向朱元璋举报,说魏观在张士诚王宫基础上大兴土木,显然“有异志”,同时检举高启为新建的府治写的《上梁文》中有“龙蟠虎踞”之语。
当然,蔡本的举报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魏观是个精通堪舆之术之人。他曾对人讲过,苏州城的蛇门不开,从东南来的水汽均被堵住,所以不会出现百年之富、极品之贵。不知这次动工是否与魏观对于苏州城布局上的认识有关,但蔡本很可能知道此事,故其举报也算是抓住了魏观的把柄了。
朱元璋本身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得到蔡本的举报后也大为吃惊,但他不相信魏观有称王的野心,便命御史张度前往调查。虽然调查结果只是搞了两项工程,但张度在汇报时却说魏观的行为是“兴灭王之迹,开霸主之泾”,即蓄意恢复张士诚时的旧观。朱元璋本来对苏州不大放心,生怕张士诚的残渣余孽伺机反叛,现在听张度说魏观他们在张士诚王宫废基上搞这样的工程,这与给张士诚招魂何异?他不由得火冒三丈,杀心顿起。
废基成公园
苏州经历了魏观、高启被杀事件后,后来到苏州为官的,再也不敢有在子城原址上重建府衙或其他衙门的念头了,于是,一直荒废着,成了名副其实的废基了。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子城原址北端曾建“咸丰庚申殉难一千一百数十人”之墓,成为大批死难者的集体墓地了。同治十三年(1874),这里又开设过“栖流所”,专门用于收容难民。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苏州地图上显示,梗子巷南有池沼,地较为疏旷。宣统元年(1909),苏州地方乡绅张一麐等人曾有在此建造公园的倡议。民国初年,这里一度成为皇废基鱼塘。南宋时还宽三四丈的子城西侧的城濠锦帆泾也逐渐淤塞了。
民国七年(1918)10月,子城西部改建成吴县公共体育场。五四运动后,各界人士倡议造一所包括图书馆、会堂、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俱全的公园。民国十四年(1925),地方绅士奚萼铭捐资5万银元,同年组成百人筹备小组,规划公园面积约15亩。7月末,先在园中部建成一座城堡式两层、四面钟楼的苏州图书馆。民国十九年(1930)改名吴县图书馆(抗战期间毁于战火)。民国二十年(1931),北局兴建开明大戏院等建筑时,因推平高墩及开挖地基,将挖出的土填到了原子城东西城濠中,于是干脆填泾筑路,西侧成为锦帆路。东侧城濠也同时填河为路,鉴于当时正规划在此路以西建造公园,于是便命名为公园路。
填河筑路非但填出了锦帆路、公园路,还填出了民治路。在宋代,民治路所在地也有河,上有一桥,叫胡书记桥,得名于建炎间平江知府胡松年,原因是他在任上干了兴利除害17事。填河之时,为纪念孙中山“三民主义”而命名“民治”,民治即民权,乃治民之道的意思。五卅路是为纪念苏州声援五卅运动而建。
随着大公园、体育场、锦帆路、公园路、民治路、五卅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民国二十五年(1936)汪鸣銮斥资在公园路南端建梧村(凤栖于梧之意)。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次长贾士毅在五卅路北段西侧建房出租,称“同益里”(含共同受益的意思);上海杜月笙仿此也建房出租,称“同德里”(意思是共沐德泽);金城银行在五卅路东侧建家族别墅区(今五卅路148号),章太炎先生在锦帆路南端体育场路口建国学讲习所(今章太炎故居);美国教会在大公园北创办乐群中学(今草桥小学址);近代著名教育家张冀牖在体育场路创办乐益女中,在这所学校里诞生了苏州的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
上世纪80年代,在锦帆路的东侧新建了一个游泳池。电视连续剧《都挺好》的播放,让同德里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