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脑梗死与脑出血同时出现,两难如何处置?专家经验分享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精彩病例“医学界”带你看!

7月9日-7月11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CSA&TISC 2021)在北京举行。在7月9日病例分享与专家点评论坛中,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徐玉珠医生为我们带来《顾此不失彼,行稳以致远》的精彩病例,一起来学习吧!

病例回顾

患者王某某,男,78岁,退休。
主诉:发作性左上肢麻木3天,反应迟钝14小时。
现病史:
患者缘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麻木,呈发作性,症状持续10分钟好转,共发作3次未予重视,14小时前被家属发现反应迟钝,伴有言语混乱,不能完全理解他人说话的意思,无明显肢体无力,无头痛、恶心及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急诊,以“急性脑梗死”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20余年,血压最高180/100mmHg,糖尿病病史2年,目前未服用降糖药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病史2年,口服阿司匹林治疗,7天前因牙齿松动需拔牙而停用阿司匹林。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神清,反应迟钝,部分混合性失语,计算力差,余颅神经(-),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下肢腱反射未引出,双侧感觉及共济未及异常,双侧巴氏征阴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分。
辅助检查:
  • 血液学检查:糖化7.5%,血尿便常规、生化(-)。
  • 心脏彩超:二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未见明显心律失常。
  • 颈动脉超声:颈动脉混合性斑块,右侧颈内动脉狭窄约70%。
  • 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如何定位、定性诊断?

▌ 定位诊断:
左上肢麻木,定位于右侧脊髓丘脑束;反应迟钝,部分混合性失语,计算力差,为大脑皮层症状,综合定位右侧大脑皮层,顶叶。
▌ 定性诊断:
老年男性,急性起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故考虑血管性可能性大。

下一步诊断思路?

考虑患者脑血管病可能性大,下一步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 颅脑MRI: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多发性脑栓塞。
  • 颅脑CT:右侧皮层多发性高信号,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图1:颅脑MRI表现
图2:颅脑CT表现
患者初步诊断:1.急性右侧大脑半球脑梗死;2.SAH。
那么,患者急性脑梗死和SAH同时出现,是巧合还是因果相关呢?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呢?
该患者的SAH事实上是一种特殊类型——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
关于cSAH的相关要点
cSAH是指出血集中在1个或几个皮质表面的脑沟内,约占自发性SAH的5%-7.5%。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无特异性的头痛或反复发作的局灶神经症状(局灶神经症状发作可能是由于急性cSAH后血液成分刺激,导致皮质播散性抑制、局灶性癫病放电及局部痊挛)。
图3:cSAH典型影像
▌ cSAH的常见病因:
1.脑淀粉样血管病:39%。
2.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17%。
3.脑动脉狭窄或闭塞:10%。
4.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10%。
5.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5%。
▌ 不同病因cSAH的影像特点:
1.脑淀粉样血管病cSAH
图4:脑淀粉样血管病cSAH
图A:CT平扫可见左侧中央沟高密度影-cSAH。
图B:T2可见左侧颞叶高信号影-颞叶出血。
图C:SWI可见多发点状低信号影-皮层下微出血。
图D:6个月复查Flair可见左侧顶叶脑沟高信号影--新发cSAH。
2.大动脉粥样硬化cSAH
图5:大动脉粥样硬化cSAH
图A:CT平扫可见右侧中央前沟高密度影。
图B:Flair序列可见右侧中央前沟高信号影图。
图C:SWI序列可见右侧中央前淘条状低信号影图。
图D:DWI序列可见右侧基底节区高信号影图。
图E:MRA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远端分支显影差。
▌ cSAH与脑梗死同时出现的发病机制
  • 一方面,慢性动脉狭窄导致动脉供血区域内代偿性的软脑膜动脉扩张,进而造成颅内血流动力学急性变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远端血管,进而造成其分支血管坏死或破裂。
  • 另一方面,SAH刺激局部动脉缺血,形成脑梗死血管狭窄或栓塞所致急性脑梗死。
▌ cSAH与脑梗死同时出现的临床特点
目前国内外关于cSAH及急性脑梗死同时出现的23例报道分析如下:
图6:国内外关于cSAH及急性脑梗死同时出现的23例报道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整理:Liny
汇报专家:徐玉珠医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责任编辑:陆离先生
版权申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