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的症状和特征
炭疽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3~5天,短的数小时,长的可达10余天,随感染途径而异。
1.皮肤炭疽:
最为多见,可占总病例98%以上。病变多见于头、面、颈、上肢、下肢等暴露部位。初为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斑疹,数小时后顶部变为棕黑色血泡,周围水肿;第3日至第4日皮疹中心出现出血性坏死,周围有成群水泡;第5日至第7日坏死区形成溃疡,血性分泌物结成黑色痂,其下有肉芽组织—“炭疽痈(anthrax carbuncle)”形成,因局部神经麻木,故无疼痛与压痛。水肿于1~2周消退,黑痂随之脱落,留下肉芽创面,再经1~2周愈合成瘢痕。
少数发生在眼睑、颈部、火腿等组织松弛部的病灶,局部可无黑痂,但出现大片水肿,透明而坚韧,扩展迅速,可大片坏死,故称为“恶性水肿(malignant edema)”;全身毒血症明显,病情危重,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及脑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皮肤症状出现后1~2天,可出现中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并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炎、脾大。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明显升高,核左移。
2.肺炭疽:
大多因直接吸入炭疽芽胞引起,偶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发病时仅感疲乏、肌痛、干咳、中等度发热;2~4天后出现明显肺部感染症状,有高热、寒战、呼吸困难、咳嗽、血性黏痰、胸痛、发绀、肺部出现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纵隔增宽、胸水、肺内炎症表现。病情重笃,常因并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脑膜炎而迅速死亡。
3.肠炭疽:
本型炭疽少见,主要由于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或其制成品而得病。急性发病,发热,肿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在危重病人,常因突然不适,接着发生休克,虚脱,数小时内死亡。
4.败血症型炭疽:
多继发于肺炭疽和严重的肠炭疽,患者有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易并发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而导致死亡。
5.脑膜炎型炭疽:
以上各型重症患者,尤其是败血症型炭疽,皆可进展为本型炭疽。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谵妄、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多呈血性,病情凶险,患者可于起病后2~4天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