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二十三​:宋朝遗物, 淹城出土佛像雕版 ; 数额巨大, 佛经道藏刻印连绵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二十三
宋朝遗物  淹城出土佛像雕版
数额巨大  佛经道藏刻印连绵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宋朝遗物  淹城出土佛像雕版    
 数额巨大  佛经道藏刻印连绵    

1、宋朝遗物  淹城出土佛像雕版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雕版印刷的印版,几乎都是在平整的木板上雕刻而成的。因木材易朽,故遗存到现在的非常少见。现存最早的雕版,是公元1108年黄河改道时被淹没地下的淹城遗址“巨鹿”的遗物,仅有三件。一件现存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两件为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所收藏。那么,这三件北宋时期的雕版遗物是如何埋于地下,又是如何重见天日、辗转进入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呢?综合现有文献和各家著述,梳理如下:

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黄河决口,将黄河北岸的刑州巨鹿县城淹没,继而殃及邻近的信都(今河北冀县)和南宫。由于水势凶猛,致使城内居民来不及逃脱便被淹没在汪洋大水之中。水过之后,黄河水中夹杂的大量泥沙得以沉积,致使整座巨鹿县城因掩埋地下而变成一马平川。

数年之后,人们开始在这荒无人烟的淹城旧址上重建新城。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水淹城这件事留给人们的恐惧心理逐渐消失,这样一直过了八百多年。到了1918年,当地居民劳作时,偶然从地里挖出数十件瓷器,因是宋瓷,价格不菲,获利颇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二年,适逢北方大旱,一些知道曾经有人从地下挖出宋代瓷器获利颇丰的居民,便试着挖掘,且皆有所获。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挖掘的人是越来越多,很快便轰动了古玩界。北京的古玩商不仅前去购买,有的还参与挖掘。由于当年淹没巨鹿是突发事件,所以出土文物种类繁多。后来,当时的历史博物馆于购得部分文物后,便派人前去调查,并在巨鹿县农会公地的三明寺故址自行挖掘,挖出了两套完整的住宅。出土物件证明这两家一家姓董,一家姓王。其中一家的室内有一木桌,桌上完整地摆放着箸、匙、碟、碗等餐具。说明洪水到时一家人正在用餐,饭没吃完便被突来的洪水淹没了。现存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件木雕版,虽不是历史博物馆直接挖掘出来的,但它出自淹城巨鹿,为宋朝遗物无疑。其中: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收藏的一件,版面残存43.1厘米,宽12.5厘米,四边镶有木框。出土后由冯如玠先生所收藏。冯如玠先生定其为北宋雕版,并写有题识。原文是:隋时已有雕版,世无传本。惟敦煌石窟所存宋时刻经,有翻雕隋版印记。复有木雕经版,亦同发见于世。其制有柄。此版出巨鹿,字体与石窟所存之版相似,尚无宋书版气味,当是北宋时刻。宋椠书世传尚多,宋雕版则绝无仅有矣。往岁在余斋,今归受乙残斋,自为题识。乙丑秋,志秋冯如玠书于玺斋。

后来,这块北宋雕版辗转传至美国,由纽约市立图书馆所收藏,至今尚存。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两块淹城雕版,版面图纹都是佛像,有一块是两面雕刻的。两面雕刻既可节省板材,又减少了存放空间和便于保管、降低成本。说明那时已经重视降低成本了。不少专家考证认定这两块雕版同出于淹城巨鹿一家书坊之中,都是淹城巨鹿县之遗物和现存最早的木雕版。

2、数额巨大  佛经道藏刻印连绵

宋代刻书,规模之大,莫过于佛经道藏,而且有宋一代连绵不断,皇帝也非常重视。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华夏不久,即于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派高品、张从信赴益州(今四川成都)组织开雕《大藏经》。此番刻经,历时12年,刻版13万块,成书五千余卷。世称《宋开宝刊蜀本大藏经》,简称《开宝藏》,又称《蜀藏》。

《开宝藏》的刻印,是中国对佛典的第一次大规模刻印,尔后包括《高丽藏》在内的历次佛经大藏的刊刻,多以《开宝藏》为底本,影响深远。

《开宝藏》之后,续有《辽藏》、《崇宁万寿大藏》、《毗卢大藏》、《思溪圆觉藏》、《金藏》、《碛砂藏》、《思溪资福藏》、《普宁藏》、《西夏文大藏经》等多种佛经的刻印,其规模多在五千卷以上。其中:

1)《辽藏》。又称《契丹藏》,5048卷,辽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003年)始刻,成书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此外,辽刻还有一部不足一千卷的小字本大藏图23-2 现存国家博物馆的淹城雕版  经,刻印精美,年代不详。

2)《崇宁万寿大藏》。简称《崇宁藏》,又称《福州东禅寺大藏》、《福藏》,6434卷。始刻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成书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

3)《毗卢藏》。6132卷。始刻于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书成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

4)《思溪圆觉藏》。简称《思溪藏》,5480卷。始刻于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刻成之日不详。

5)《金藏》。又名《赵城藏》,大约七千卷,现存世千余卷。始刻于金黄统八年(公元1148年),金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完工。

6)《碛砂藏》。6360卷。始刻于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竣工于元朝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

7)《思溪资福藏》。简称《资福藏》,5740卷。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开雕,完成时间不详。

8)《普宁藏》。5931卷,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开雕,完成时间不详。

此外,与两宋并存的西夏和蒙古时期也曾刻印过佛道二藏。西夏刻印的是《西夏文大藏经》;蒙古刻印的是《玄都宝藏》,或称《宋德方藏》。《玄都宝藏》刻印了7800多卷。

从上列十余种佛经道藏的刻印不难看出,有宋一代三百年间,佛经道藏的刻印不仅卷帙浩繁、工程巨大,而且时间持久、连绵不断,有不少奇闻轶事,值得我们欣赏与回味。就拿《崇宁藏》来说吧:它原名《崇宁万寿大藏》,又名《福州东禅寺大藏》,简称《福藏》。是福州城外白马山东禅寺等觉院的住持慧空大师、冲真和尚发起募捐活动,在佛教善男信女和广大民众支持下,用募集来的款项刻印的。他既是继《开宝藏》之后的又一次佛经大藏的大规模刻印工程,又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民间募款刻印和首次采用经折装式印装的大藏经。在佛经大藏的刻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再如我国仅存的一部孤本佛经——《赵城广胜寺藏》,因其原藏于山西赵城县东南四十里的广胜寺而得名。它的离奇之处,不仅仅是它多达七千卷、可谓历史上少有的卷帙浩繁的佛经大典,更重要的是它由一位名叫崔法珍的民间女子自残断臂募款刻印,并在抗日战争期间由游击队和广大民众在日寇铁蹄下抢救出来的佛经大藏。具体情节,容后文专题论述。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载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