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间产生矛盾怎么解?曾国藩有4招,第1招最难学

有人就有江湖。

家庭也是江湖。

道光二十一年九十月间,曾国藩连发两信给父亲,说起弟弟曾国荃“迫思南归,不解何故”,终在接到父亲手书之后,“四人共饭,和好无猜”。

那么,他用了哪些办法恢复和17岁的弟弟的关系呢?

其一、自我反省。

他说,“自从闰三月以来,弟未尝片语违忤,男亦从未加以词色,兄弟极为湛乐。兹忽欲归,男寝馈难安,辗转思维,不解何故,男万难辞咎”。

弟弟入京之后,曾国藩每日悉心教他读书写文作诗,身兼父亲和老师的角色,不敢有一刻懈怠。

曾国荃呢,对哥哥嫂嫂也是尊重有加,从来没有吵过嘴。

正因家中每日阳光普照,所以他骤然说要回乡,才搞得曾国藩很被动,不知道自己做错在哪里。

自我反省之后,觉得,没有什么毛病啊,重话都没说过呢。

其二、开诚布公。

兄弟之间,有什么矛盾,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必遮着瞒着。

因此,他:

劝其明白陈辞,万不可蕴藏于心,稍生猜疑。

如果哥哥有哪里不对,“宜正容责之,婉言导之”,使我知道错在哪里,可以“改过自赎”。

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于心。如我有不是,弟当明争婉讽,若我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曾家三兄弟画像)

曾国藩以开放的心态,希望弟弟也能一吐心扉,哪料:

再三劝谕,终无一言;

终不明言,惟不读书;

完全不想沟通,连饭,都不肯跟他们一起吃了。

其三、真诚感化。

到了都不同屋吃饭这一地步,可以说,心结已经很深了。

曾国藩问又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好端着饭到弟弟房里吃,先把老婆和孩子放在一边。

吃饭的时候,还不断开导弟弟:

你想“一人独归,浪用途费,错过光阴,道路艰险,尔年少无知,祖父母,父母闻之,必且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我又安能放心”……

他又写了两千多字的信和一首诗给弟弟,“详言不可归之故”,让他继续在北京,安心读书。

慢慢的,曾国荃想开了一些,终于跟他们一起吃饭。

但是,仍然不肯读书。

其四、求助长辈。

在此同时,曾国藩写了封信给父亲,说明弟弟的情况,希望父亲能够劝劝他。

又说,此事千万不能外泄,让外人怀疑我们兄弟不睦……

曾麟书接到信后,写了八个字给四儿子:

境遇难得,光阴不再。

看了父亲的手书,曾国荃“始愧悔读书”

曾国藩说,我讲千言万言,比不上父亲几个字,看来,“是知非弟之咎,乃男不能友爱,不克修德化导之罪也”。

这就又回到了最开始一环,也就是最难的一环——

自我反省。

那么,曾国荃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不知后来的信里有没有提到原因,此刻,我猜测:

一是读书太难太累,就想偷偷懒,又不敢跟哥哥讲。

二是17岁花季雨季,十分敏感,曾国藩认为自己没指责过他,但对曾国荃来说,哥哥稍微的不耐烦,都是对他的失望与非难。

三是嫂子可能说过他什么。

父子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又多少人,像曾国藩一样,花那么多力气去化解呢?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来啊,互相伤害啊……

冷战热战,乱成一团,亲戚邻里,无不侧目,指指点点……

反目成仇,吵闹打架,甚至闹出人命者,也不少见啊……

读他这信,我自己,唯有汗颜而已。

不知诸位,是何感想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