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获 || 一课一题做研究,再看再听再追寻

“朱乐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站·一课教学研究”线下活动已是我第二次参加,当我得知这场线下活动通知时,我的脑海中便迅速倒带至2019年7月的杭州研学。因疫情影响,线下交流一晃已隔两周年,能参加这样的高规格、重学术的研学活动,实属要感谢工作室领衔人为成员谋取的福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乐平工作站的教学研究规格和内涵是有至高至精追求的,我们外出学习需要提前申请打报告。陈老师不止一次说,非常希望工作室老师都能有机会现场见识什么是一线老师可以做的实证研究、小研究。

7月18日至22日,为期四天半的研学,让我对朱乐平老师有了更多的认识,或者说我能领会到陈老师口中尊称的“导师”的含义。几天下来,在他的报告,他的分享,他的互动中无时不感受到他在一课教学研究学科领域的引领和向导,更能感受的是他的为人、他的谦恭、他的做人理念给团队中小伙伴们的影响和指导。
一、做人,先于做事
“凭什么”,“做服务”,“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是几天下来朱老师有限登台时间里流露出的最多的金句。为什么说是有限的登台时间?其实四天半时间里,不,严格说是五天半的时间里(还有第一天报到),朱乐平老师是全程现场参与的,对于一个花甲之年的长者,有这样一份敬业之心,当之受敬。然而在这么些天里,他占用话筒的时间只有五小时左右(其中专场讲座3小时),因为他在做一件事——做好服务。他说:“我们每个人生来是为别人服务的,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在做报告,还是上课或者交谈,不要’居高临下’,要平等对话。”中国是一个讲究平等的国度,没有谁生来要接受你指令下交流的义务。他的服务精神不只是说说而已,整个活动都是提前几个月安排好的,然而,他的团队中聚集了全国数学研究者的各路英才,会场所有事项不用他操心,但他每半天都早早到现场,每场报告都是经过他数次打磨修改,但现场报告他仍聚精会神的听,并能及时作出学科专业的修改意见,甚至是针对演讲报告的方式,表现形式他也做出指导,为的只是能锻炼他口中常念叨的“民族的希望”。

课余,我们同行的学员交流发现朱老师口中离不了“凭什么?”,是反问,也是反省。“别人凭什么要帮我?”、“别人凭什么要接受我?”。说到投稿稿件的署名位置,图片格式的转换,明明自己可以完成,但总是不按要求交稿,交稿后催促对方抓紧回复刊出。在一个个日常生活小事中,我们看似不经意的事,自己明明是举手之劳,凭什么要让别人帮你完成?别人又凭什么要帮你完成?做人,反观做事,决定你能走多远的路!
二、求同存异的实证研究
先说同。
全程23个专题研究报告,除了泰斗曹培英的《小学数学学情分析研究》和朱乐平的《数学老师如何做微研究,写好论文?》两场报告,其余的21场报告有3位老师的“写一课研究专著体会与专著内容分享,11位成员分享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报告。另7位聚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问”。大体是围绕六步做学问写出研究报告,第一步,先写一个报告的结构性提纲;第二步,拟定标题;第三步,提出并标出研究问题;第四步,实施研究计划,明确调查内容、对象和调查过程;第五步,得出调查结论;第六步,启示与建议。

再说异。
虽说报告框架大体相同,但研究内容上各小组分工不同。有纯文本的教材对比研究,有学生研究、教学设计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每位老师的视角不同、选点不同,也因调查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所得调查结论性数据也将影响水平层次的划分,所以每位研究者的启示与建议内容就各不相同。

“实证结论是客观的;启示是主观的,可争议的。”所以朱乐平导师在交流互动中时刻提醒:“你的启示,未必是我所想的;你的建议,我未必认同哦!”我想也正因为朱乐平导师的这种大格局,大智慧能给每位老师被包容的空间,让老师们有迈出脚的勇气和走下去的坚定信念。
三、小切口大空间
本次活动的短分享给我印象深刻。
现场的15位学习体会的分享者,大多来自2020级,2021级的新晋学员。每位分享者根据半天的报告,做十分钟的短分享。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被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从量的角度考察,十分钟的时间,相对于35—40分钟的报告,时间不长,而这十分钟要分享的至少是半天三个报告或全天七个报告的学习体悟,难度再次提高一星级。从质的角度考察,朱老师要求前奏不得过长,分享要有实质归纳,提出要点,并有自己的启示与建议,这岂不又是一场小型的研究报告吗?所以说从一个研究团队的研究中,我们感悟的不只是学科本身的研究,针对研究本体的研究,也是一门学问。

“小学问”是一课研究团队的特色之一。
这个概念是我新接触的。朱老师说:“能解决大问题的学问叫大学问;能解决小问题的学问叫小学问。”在最后半天,朱老师用三个小时给学员们做了一场报告《数学老师如何做微研究,写好论文?》,套用网络金句,我觉得还可以叫做《一道题目引发的研究》。一份研究可能历时几个月,只为一道题目;历时几个月的研究,只有800字以内的一份报告内容。让在场的学员对论文有了新的认识,研究的报告不只是只有几千字上万字的长篇大论,小文章也可以作出深研究,而且面对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要合理的割舍、取留,也是需要一定的修为,作一番人生省悟。

烟雨江南,给人留下的是温柔以待的意境。几天的学习,天气预报中的降雨迟迟未到,研修路上的蝉鸣却从未停歇,研学途中听闻了河南水灾、南京爆发的疫情,感叹泱泱大国的领导力,也感悟浓浓民族情,台风“烟花”的肆虐,浇不灭中国人心中的凝聚之火,此场研修是学科本位的追寻,更是一场做人的修行。
               ——2021年七月杭州研学记   
作者:陶红,审核:陈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