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抱 012

26862730/

(目标 4000 人次)

一人200人民(币150 同心协力支持生命工作

为期七个月的第五届华人行动,培训两个月后,将用五个月的时间到中国大陆各个省份的不同城市,以及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印度、斯里兰卡等地服务。整个七个月20多人团队的所需费用,除了参加者的缴费之外,尚需募款80万元人民币(马币50万)。我们希望能邀请到4000个单位(人次),每个单位200人民( 150),来协助第五届华人行动完成它的使命。

特别感谢已经捐款的朋友们,你们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愿意捐款的朋友,请加刘师母微信ID : Grace440214 连络

012

 5月19日 – 25日

文 / 刘仁州

编辑 / 杜侑霖

田野服務進入第三週,更多的個談,更多的深入地方、深入人心、深入生命深沉的傷痛和療癒的渴求。華人行動成員身心也備受考驗,有些場合學員是抱病上場、有些是強忍疲憊堅忍付出,當然也很感謝各地的接待團隊,適時的安排休息、出遊,讓大自然的美景撫慰辛苦的心靈!

太原組

劉冰:「來到忻州第一大天主堂—玫瑰園,在那裡我看到了關於德蘭修女的介紹,『愛,直到成傷』這是德蘭修女平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會去愛別人,但是沒有人像德蘭修女那樣愛得那麼深,愛得那麼執著又愛得那麼快樂!如果僅僅是救濟窮人,那麼德蘭修女不可能成為一個偉人,因為全世界有許多的慈善機構也在致力於化解世界的貧窮。但饑餓並不單指食物,而是指對愛的渴求;赤身並不單指沒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嚴受到剝奪;無家可歸並不單指需要一個棲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擯棄。除了貧窮和饑餓,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孤獨和冷漠,孤獨也是一種饑餓,是期待溫暖愛心的饑餓。德蘭修女不僅給那些貧窮的人物質上保證,她給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尊嚴。她用自己的愛去撫慰那些殘缺的靈魂,用自己的愛去彌補那些受傷的心靈,用自己的愛讓那些貧窮的人知道自己是尊貴的。德蘭修女說我這一生做不到什麼偉大的事情,只能用偉大的愛做小事情。這是一份簡單又樸素的信念,德蘭修女為此堅守一生。對於我而言,信念,只有當我選擇去相信它時,它對我而言才是真實的。」

長沙組

寇蓉枚:「隨著田野服務的推進,我們的團隊也在經歷劉老師曾經告訴我們的團隊合作的幾個階段。從一開始的一團和氣到情緒亂飛,互相指責,到可以坐下來好好分享,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我們經過衝突、整理、表達,讓彼此知曉發生了什麼;我們有什麼樣不同的觀點和認知;我們要如何在重視自己和尊重他人之間取得平衡;我們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攻擊他人。通過這樣的彼此表達並沒有讓我們更疏遠,而是更靠近,也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一個團隊有摩擦有分歧在所難免,但只要本著尊重、瞭解而不去批判的態度互動,就會有雙贏的效果,也會讓身處其中的我們感覺很舒服、自在,團隊服務也更有效率。」

馮燕:「在與團隊成員的相處中,我發現我一直以來認為好的特質就是去照顧人,我常常自以為是的對別人好,想要照顧對方,但是往往讓對方感覺自己像個小孩,內心會很不舒服。通過我們之間不斷的相互交流,我慢慢懂得,我常常責怪身邊的親人像個孩子,太依賴我,其實是我的過度照顧,剝奪了對方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我常常以為我給對方的是他的需要,但往往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對方的需要,對方不僅不領情,還會有不被尊重的感覺。當我收回向外的目光,慢下來,先照顧好自己的需要,再視情況去看對方的需要時,發現對方的需要,是要通過詢問才能準確知道的。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性很大,我之前的直接去照顧,真的是不夠尊重對方,有時甚至是隱晦的控制。感恩團隊成員相互之間的真誠和敞開,得以共同成長!」

這周很感謝台灣高雄華四的吳亞澐加入支援長沙組,給團隊內部帶來很大的學習。

河北組

前幾年,師母和我到河北服務,在一次的工作坊,平鄉縣的徐玉霞老師和她的朋友們開車前來參加,後來師母和我也有機會到平鄉訪問。這一次感謝玉霞老師和團隊安排了河北組兩場大型的學校演講、三天工作坊,還有許多的個談。

劉耀元:「我感覺到在河北,很多人在小學階段就要被送到住宿學校,他們那麼小就要離開父母。但爸爸媽媽在生活的逼迫下,做這樣的決定,也有他們的苦衷。大人們覺得只有好好唸書,以後才會有出席,爸爸媽媽們為了讓小孩有好的環境和好的學習品質,於是將孩子往大城市送,迫使小孩必須住在學校裡面,從此學校不再是一個快樂學習的地方,而是一個避難所。」

黃鈺婷:「抵達平鄉的第一晚,我全身虛弱的躺在旅館床上,夥伴們回來談工作,提到職高學校的學生,一般被認為頑皮、家庭有問題,我整個人立刻清醒過來!因為當年的我,同樣被貼上「壞學生」的標籤,我不交功課、上課睡覺、成績差,好像就等於我很差勁、沒有前途。但其實不是!我只是需要被陪伴與了解,而且個人的行為問題,跟原生家庭也有絕對的關聯,但我的心是單純、善良的。我很想替一群青少年發聲,同時,更是為當年的自己表達。」

柳州組

黃竑銓:「我學習後,便急著改變自己,希望自己能快速的往好的方面轉變。但這只限於我頭腦的想法,我深藏內心的內在小孩並沒有得到真正的理解,於是產生了矛盾,外在的成人實體不斷去做腦袋應該做的事,而內在的小孩卻不斷的抗議你忽略它的感受,所以表面上的改變,並沒有持續下去,反而在一次次的衝突中反彈更大,讓我很沮喪,想放棄學習,因為實在太痛苦了!就在一次的讀書會中,劉仁州老師說:『小時候沒有被溫柔的對待過,長大後是給不出的,因為內心會抗議憑什麼我沒得到的,我的孩子可以得到。』原來並不是有了工具有了方法,我就可以解決問題,必需透過療癒小時候的傷痛,我才能真正的從內心改變,唯有面對痛苦,痛苦才會離去。」

李彩雯:「我幼兒園的老師們,在柳州組幾位生命工作者的陪伴下,逐漸生出力量,對工作當中的夥伴彼此瞭解接納更多了,各部門的團隊合作更順暢了。一位員工因為與同事有矛盾,把內在小孩子放出來,任性的對我不理不睬,我平靜地表達我有不被尊重的感受,同時也告之她說我想瞭解她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憤怒。隨著她的述說,看到一個被接納的生命漸漸平靜,漸漸有點力量。最後我決定讓她自己陪伴自己,我與她進行了確認:『妳是想一個人安靜還是需要我的陪伴?』她回答:『我想妳陪在我身邊。』我又問:『那你需要我安靜的陪伴還是需要我繼續跟你聊?』她說:『你坐我旁邊,不說話。』那一刻我才深刻的理解到劉老師常說的:『生命工作者不要有拯救者的心態,不要急於解決問題,只要做生命的陪伴!』」

印度組

梁振球:「我們在海德拉巴市的第一個工作坊,主辦人說大約有20-25人報名。但當我們準時抵達時,只有4個人來,主辦人覺得對我們很抱歉。等了30分鐘後,有7個人,我們決定開始。雖然人不多,但也因為人少,使得工作坊可以進行的很深入。結束時,參加的人都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可以這麼深入地了解和處理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說明天還要繼續來。」

陳鳳明:「在一天的早上安靜中,我有一個想法,去農村發展中心跟那些從鄉下來的女孩們做一點文化交流,例如讓她們體驗如何用筷子、看看中文字是怎麼寫的…等等,因為這可能是她們一生唯一的一次見到華人。我覺得我的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因為沒有得到全部隊友的支持,我感覺我的內心有一些失望的感覺。表面上我是有些生氣,但我告訴自己,這是我最好的機會學習情緒管理的時候。我讓自己安靜了一段時間,試著去了解我真正的感受,逐漸的我連結到是我小時候被父親和祖父打的經驗,那種被拒絕不被尊重的感覺,深深地埋在我的內心裏面。我知道我需要找一個更長的時間,去好好處理我這方面的痛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