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后期的太监为何飞扬跋扈,他们真能废立皇帝?

长期以来,对安史之乱之后的大唐王朝,历史教科书一略而过,太多人并不了解,只会跟着一些三无网文去人云亦云,甚至以为唐朝的宦官当真可以杀戮皇帝、废立天子,为所欲为。

事实上,唐朝后期,宦官之所以有扶立天子之权,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神策军这一朝廷中枢武力。而之所以唐德宗李适会将这样的军事大权交给宦官,则是因为安史之乱后,武将的忠心已再难被唐朝皇帝信任,而文官大臣的能力和威信,被多次证明不足以统军,甚至闹出兵变的缘故。

唐朝宦官:王守澄

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确实死于宦官之手的唐朝皇帝仅有唐宪宗、唐敬宗两人。而暗杀他们的并非是他们所宠信的、大权在握的高级宦官,相反,则是立场与之对立、意图通过弑君达到飞黄腾达目的无权低级宦官。

而按唐宣宗即位后的官方结论,则是时为太子的唐穆宗和其母郭贵妃,策划了弑杀唐宪宗的宫廷政变,直接动手的宦官仅仅是受其指使。

唐宣宗:李忱

如果唐顺宗之死被史书掩藏,实为退位后遇害,那么同样请他好儿子唐宪宗负责。就如明英宗夺门之变后,令太监蒋安动手,勒死明代宗一样。

唐宪宗:李纯

真正意义上被宦官弑杀的,只有唐敬宗这个顽童。而刺杀他的是整天被他凌辱、不堪受虐的低级宦官,真正执掌军政大权的王守澄大将军,表示不背这个锅。就如几个宫女刺杀嘉靖帝一案,如果她们侥幸成功,难道就能说,是明朝宫女权力何等之大,竟能杀戮天子不成?

高力士奉命勒死杨玉环,绝不等于是宦官集团可以杀害贵妃,因此「唐朝宦官如何权势滔天,可以杀废天子」,同样仅是对历史的误读。

至于宦官集团所谓是“扶立天子”,必须要有一心当天子的亲王或皇子为主导,方可实现,如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之即位,皆是如此。而即使是发动“甘露之变”,彻底和宦官们撕破脸的文宗,他们亦不敢杀之、废之,只能待其自然死亡。

唐武宗:李炎

唐朝宦官集团用百年历史证明,他们虽然并不忠于哪一个特定皇帝,却绝对忠心于大唐社稷与李氏皇族这个整体,最终也与李氏皇族一并殉国。这比起明朝那种纯粹为某一天子个人家奴,唯其是从、新君即位即被清洗的宦官,更为值得称道。

而唐朝宦官们在中枢虽可大权在握,但出外到各藩镇为监军时,权力却受到节度使们的监管与制约,因此对国家与百姓的实质危害性,亦远较明朝太监们在中枢一呼则地方百应、生祠遍起为轻。

就如“甘露之变”本身,实为唐文宗不懂平衡之道,意图将宦官集团和士大夫朋党一网打尽,恢复唐朝中前期君主的威福自传之权。因此他依靠李训、郑注两个幸进官员去夺权,先将当时朝中的牛、李二党尽皆贬斥,因此当他的冒险失败后,宦官集团反扑,软禁文宗,杀尽朝中李训、郑注党徒,进而得寸进尺,欲从此独占朝堂大权。

唐文宗:李昂

幸得昭义镇节度使刘从谏为首的各大强藩纷纷上表,声讨其罪,因此宦官集团才畏惧其势,被迫收敛,牛、李两党的高级官僚回朝执政,于是达成南衙北司新的平衡。

而中唐士大夫对皇权同样欠缺敬畏,他们更多忠诚于帝国本身,甚至公然宣布“但李家天子而北面事之”,根本就不在乎宦官集团推举出来的招牌皇帝是谁。

士大夫集团的南衙与宦官集团的北司密切合作,联手将皇权架空,只忠于制度和社稷,而不再忠于具体的某个君主,这和近现代立宪国家倒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黄巢之乱之后的残唐,中枢权威彻底沦丧,四方藩镇群起交兵,方有宦官劫持皇帝逃跑之事,那时帝国的丧钟早已敲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