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脑洞,它能让你笑一宿
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今年盛夏,B站推出了一部美食“纪录片”,单讲烧烤这一种食物。
拍摄团队走进充满烟火气的路边摊,拍下让人恨不得舔屏的美味。
又从食物说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社会变迁,见微知著。
它有着可以媲美《舌尖上的中国》的质量,很顺利地,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
在这之后,B站又出品了一档“纪录片”,这次,主角是历史——
《历史那些事》(2018)
说起历史故事,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枯燥、无趣,望而却步。
但讲历史,也可以很好玩,也可以畅销。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颠覆了以往写史书的方式,作者运用小说的手法,加入大量心理描写,写活了笔下的人物形象。
2006年出版,畅销五年,销量过1000万。
只从名字上看,《历史那些事》就似乎对它有借鉴。
从创作方式上,也是。
真人秀、脱口秀、侦探剧、MV、热门综艺、日和短剧、热门广告、网络热梗,能想到的形式,它通通纳入进来。
第一集讲苏东坡,片名叫《在下东坡 一个吃货》。
名字网感十足,一篇历史故事,居然把网友看饿了。
最开始,还是一本正经。
演员演起苏轼,着装、体态,甚至是胡须样式,都是有迹可循。
紧接着,就来了一番“拨乱反正”。
(快看看,你中枪了没)
苏轼一生仕途不顺,他因文字享誉文坛,名震汴京。
也因文字惹来祸端,一篇向皇上谢恩的文章,被王安石手下的改革派断章取义,污蔑他讽刺新政。
在被关押了103天后,被贬到湖北黄州。
苏轼对抗生活的不如意和压抑,靠两种方法。
一是填词作赋。
“投币、收藏、点赞”,来自B站的新潮语言被安在了文案里。
试着脑补下字正腔圆的解说,这种反差趣味,宝宝们感受一下。
再一个是,吃。
真正懂吃爱吃的人,不仅仅会穿街过巷去搜罗美食,
自己的胃还会控制着手,非要亲自下厨,调配出心中的美味。
知识又来了。
在宋代,羊肉才是最主要的肉食,猪肉不受人待见。
苏轼的《猪肉赋》里说“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苏轼在贬谪期间,自己研发出了东坡肉。
经过他的推广,到了明代,猪肉才成了中国人最常见的肉食。
接下来,《历史那些事》变得高能起来——
苏轼穿越了!
打破次元壁!
这部纪录片用起了漫画的形式,并致敬了一把经典日剧《孤独的美食家》。
苏东坡穿越到了现代,点自己创造的美食。
哈哈哈,脑洞开得太大!
东坡肉上来了,苏东坡看菜的做法和自己不一样。
苏东坡刚对厨师发问,就被伙计怼了回去——
苏东坡建议去后厨展示自己的做法,念出了自己口诀。
在等火候期间,苏东坡吃了现代的做法,赞不绝口。
如今的东坡肉,经过多次的改良,添加了酱油与料酒等作料,味道必定比苏东坡的手法好得多。
但有一点,古今做法是一致的——微火慢炖。
而这,是苏东坡的创造。
这一集里,主创还介绍了苏轼研发的另外两道美味。
在被贬到惠州时,苏轼做出了羊蝎子。
在被贬到海南时,没有肉吃,苏轼又开掘了另外一道食材,生蚝。
在这里,《历史那些事》用了特写、不同寻常的取景机位和讲究的旁白,论水准,不比《舌尖上的中国》差。
看弹幕,有人真的是冲着美食节目的安利来的。
这套“纪录片”,先是用真人演绎或者CG等方式还原历史背景与细节,对知识部分,力求真实;
再用一些创意形式将它们串联起来,力求有趣。
第一集末尾,苏东坡还唱起了rap。
摘录一段歌词——
大宋国民美食家,是我市我就是我。
年少成名,名动汴京。
进入仕途遭到排挤,难上手。
摊上乌台诗案,差点断送小命所有。
从此遭受贬谪,一路向着南方走。
旋律轻快,词韵流畅,并把苏轼的人生经历写了进去。
在重要的段落后,还会搭配一些契合主题的名言,提升逼格。
处处有料,处处藏梗,也是B站驰骋江湖的立足之本。
第二集,《我在我家偷文物》,明显是化用了高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片名。
改写+反差+悬念。
单单一个标题,就把常年混迹于B站的网友笑崩。
《历史那些事》在B站上线,更了3集,评分9.6。
细心的宝宝们会发现,凡是遇上“纪录片”,派爷都打了引号。
严格来看,《历史那些事》不能算正统纪录片。
也因此,它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纪录片不就应该老老实实地讲事情么?
也有人看得开心。
这样的形式确实很新颖。
《历史那些事》出来了,该怎么对它定义呢?
度娘对纪录片的解释是——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历史那些事》的总监制金铁木,有20年的纪录片创作经验。
他创作的《复活的军团》、《玄奘之路》、《圆明园》都是很端正的纪录片,也有着不俗的口碑。
《圆明园》,考察200多年前宫廷画师的画作,以众多史料为根据,模拟还原清王朝。
一个细节。
为重现雍正视察圆明园,摄制组特地找来了一只与当年雍正所拥有的极其相近的猎犬棂缇。
前面提到的《人生一串》与《我在故宫修文物》,摄制组潜入路边摊或者故宫,用摄影机记下真实的生活面貌。
求的只是一个字,真。
回过头来看《历史那些事》,脑洞开得太大,梗用得过多。
这是否破坏了纪录片最该突出的真呢?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派爷的态度是,继续存疑、继续思考,审慎地追下去。
想看的,B站就有~
聪明的宝宝们,都学会了把电影派置顶
一个zan=【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