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史话:丁敬这个瘦老头儿
现在国内最烈火烹油、繁华似锦的印社,还是西泠印社,今天我们说说西泠印派或者说是浙派最早的开山鼻祖:丁敬。
百度百科里是这样介绍丁敬的:
丁敬(1695—1765)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乾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有《武林金石记》、《砚林诗集》、《砚林印存》、《寿寿初稽》等。
评价最终落在浙派篆刻的开山鼻祖和西泠八家之首,但要我看来,丁敬最伟大的地方是他第一个敢旗帜鲜明地提出怀疑汉印。
丁敬由画像看,是个典型的瘦老头。但这个瘦老头,在中国篆刻史上地位非凡。
印宗秦汉几乎被篆刻界所有人奉为圭臬,大部分印学家,篆刻家也都从汉印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但是丁敬不这样,他一边从汉印里吸收营养,学汉印,摹汉印,一边写诗直接说: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这一首诗,时常为想要创新的篆刻人提起,成为打破成规的开山大斧。
汉印是不错,但别墨守成规,一直墨守下去,就会走向僵化,从而坠入流俗,甚至被篆刻史家们所评价的篆刻低谷期的六朝唐宋印章,也有借鉴的价值。
具备这样批判性思维的丁敬因为思维上有辩证的底子,因此,表现在实践上,也高人一筹。
丁敬最初就游学在杭州与扬州两地,跟金农以及汪启淑关系都非常好,乾隆皇帝临朝那一年,他跟金农被举荐博学鸿词科,意思就是说,他可以免试入朝为官,但他不去,接着游走在杭州、扬州两地,特别是扬州,我们上一篇说了,扬州有八怪,有篆刻界的“四凤”,丁敬从四凤派中来,但却不墨守四凤印风,也是,要一个连汉印都怀疑的大师墨守四凤派的一派印风,显然不可能。
正是因此,丁敬的作品,多种多样,不管是古玺汉印、六朝唐宋、元明印家,丁敬都能借来风格,化而入印,并且变而出新。
丁敬上接朱简,下承四凤,再加自己创新精神下的多方向突破,终成一代大师。
我们说朱简提到的就是切刀,就是短刀碎切,朱简时期的切刀,还是不成体系的孤立刀法,到了丁敬这里,已完全成为风格,前一段时间看一个切刀视频,中间讲到舞刀,说刀不离石,波磔前行,大致也是源于丁敬。
丁敬的切刀风格,行刀波磔前行,锋棱毕现,线条古拙、拗劲、峭峻、曲折,这跟当时浙江当地流行的甜熟流滑的印风大相迥异,丁敬的印风由此在浙地别树一帜。
还不只这些,丁敬也是明确提出《说文解字》里的小篆并不能完全墨守,在篆刻印章时,也要有所变化,提出说文里的小篆是学术,而篆刻里的小篆是艺术,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这种观点看起来,依然价值极高。
丁敬这种理论上的敢于怀疑,敢于向经典提出疑问的创新精神,实足为后人表率。
看几方丁敬的作品:
(敬身)
看线条,是不是想到元朱文,但不是,那个要比这个光滑得多,这个看似细线,其实,线边是有刀痕的。
(丁敬身印)
还是朱文印,但有没有看出,字形都转向方正了,跟以前的元朱文走得好远,再说,刀法也差别大了去了。
(丁敬之印)
(玉几翁)
章法也有汉印痕迹,但是刀法呢,完全的自成体系,也浑厚朴拙,但开始有了刀法上的灵动。
(两湖三竺万壑千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看这两方印,章法上,好像前一章说的四凤派啊,还有,也有点像是程邃的根底。但刀法也不一样,气息也更拙古。
(豆花村里草虫啼)
(菭<苔>花老屋)
(握月担风)
(新荷弄晚凉)
这几方印,已完全是丁敬本人的神作了,印面看似斑驳,却又眉目清楚,章法乍看零落,实则工整有致,看似古拙,却也透出清新雅致。刀法基本都是碎切而来,自家面目大成!
丁敬是真正的开派鼻祖,他开创的浙派,是一个发展时间长、影响深远的大流派,时至今天,仍有大部分印人,学浙派,也有大量的书画大家,求浙派印风的印章,自其而后的一个多世纪,浙派一直风靡中国印坛。
浙派的这些成就跟丁敬的创新精神以及其在印学理论上的积累和实践上的探索是分不开的。
当然,浙派发展也有其自身瓶颈,发展到后来,浙派也成为固化下来的风格,创新的大家,在浙派内部已找不到,其后的黄士陵自成黟山派,吴昌硕自成吴派,甚至学吴昌硕的齐白石也成了齐派,赵古泥也独成了虞山派。但他们无一不从丁敬创立的浙派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老李刻堂】之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