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篆刻章法(2):聚散

我认为,古往今来的篆刻家里,最有“天分”的篆刻家当属赵之谦(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吧,这位大神一辈子只刻了360方印左右,而且自用印97方。生前身后能得到他的印章的人并不多,但他的每一方印几乎都是精品,当然,这跟他的生平有关系,他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刻印(具体可见前段时间我写的关于赵之谦专门文章),赵之谦盛年息刀是中国篆刻的憾事,但大师终归是大师,他是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看简单的大师,怎么说呢?他在《铜鼓书堂集古印谱记》中说:

余所得集古印谱,以《亭印自纂》为最精,又得童山人钰手拓北平朱氏所藏古印一帙,又得强恕堂鉴存古印,又郭止亭《汉铜印选》,合计阅古印不下三千,率大同小异,盖一聚一散,仍此数颗不坏之宝。万事类然,无足异也。

赵大神看的印算多了,“阅古印不下三千”(我很佩服这些大家们的勤奋,比如邓石如,他曾经手写二十份说文解字,我就觉得太勤奋了),这是个不小的工作量,但他总结了:“盖一聚一散”,三千方印就得出来了四个字:一聚一散!

前天说了,我们写印稿时,章法的安排最是头痛,于是我决定陆续要把章法的事理一理,之前说了“平实”原则,今天我们来说说另一个重要的原则:聚散。由于聚散与疏密意思接近(虽不尽相同,但对初学者基本大致可以拿来通用),本节说完,就不再拿疏密来说事了,要说疏密,就拿这一篇来理解,大致差不到哪里去。

看本篇之前,建议看一下上一篇文章:

细说篆刻章法(1):平实

我们通过上篇文章大致已经知道,写印稿的章法原理中,先把平实解决好了,就不会出大问题,这是解决的普遍问题,就像写文章,学会了平实,大致文章就写得通顺了,但我们肯定不满足于通顺,我们还会想着,要美,要有点艺术感。那么要想在创作中把印稿写得有艺术感,除了平实之外的第一招恐怕就是赵之谦说的“一聚一散”。

1、从赵之谦的聚散之法开始。


我们看赵之谦几方印章:

之谦审定,小印,“之”字本身笔画就少,赵大神的处理方法是把“之”字上半部又再缩小,因此造成右上角的“散”,其他三字则“聚”得“一塌糊涂”,不过,赵大神并没有不留透气处,他在“定”字中稍微开了个小红地,之字处如果为“门”,大致这里就是透光的“窗”。

赵之谦印,名印,还是在“之”字上做文章,“之”字在通常情况下,左右两笔都在中部,而赵大神匠心独运的把这两笔都上提了,从而造成了左上角的“散”,其他三字则“聚”的密密实实,但也不完全严丝合缝,与上一方印一样,他把“印”字稍稍留置了透气的窗与“之”字遥相呼应。

胡树印信,名印,没有特别简单的字,赵大神想了办法,把“印”字的上半部挤得“聚”在一处,下半部硬生生地留出来了一块红地,这样是不有点生硬了呢,他有办法处理,他把“胡”字的古,“信”字的言,“树”字的寸三字处都留了空与“印”字的一大块红地相呼应,本来普普通通的一方名章,在他手下就变得大疏大密,大聚大散,生机盎然。

字少好处理,字多的呢,我们看这一方:

灵寿花馆读碑记,这是多字印吧,“寿”字的下部,“花”字的下部,“馆”字的下部,“碑”字的下部,甚至“记”字的右边,赵大神都安排成疏散有致,拥挤的地方挤到不透气,疏散的地方大红地。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就想起一句名言,对,就是那句“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说这句话的是较赵之谦早些的大师邓石如。

2、其他大师的相同做法。


邓石如是在书法理论上提出的上述原理,但在印章上,同样是这样做的,我们看邓大师几方印: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词语印,语出苏轼。邓大师除了保留这些字的本来繁简特征外,故意将“流”、“断”两字繁写,“岸”字简写,要的就是疏密对比,聚散关系,所有组成字的笔画,聚了就聚得紧紧的,散了就散得开开的,密就密得不透风,疏就疏得爽朗朗。

印禅居士,自用印。印禅二字聚在一起互相紧靠,居士二字散开,“居”字本来已有红地,邓大师又故意将“士”字的上横上移,造成下部两块红地,密处更密,疏处更疏,聚处更聚,散处更散。

觉非盦主,斋馆自用印。“觉”字下面自然而然地用了小篆的流畅笔意和下伸结体,于是生出三块小红地,而“主”字,邓大师干脆用了金文的写法,大块空白由此生成,“觉”和“盦”够挤了吧,“主”字一字就造出了透气出,且这里的大门也有“觉”字的小红地开窗用以呼应。

用这样的方法的还有大师吴昌硕,看他的这方印:

园丁课兰,丁字虽然放大了,浓浓的一块,但仍与邓石如的觉非盦主的“主”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聚散得宜的好章法(这方印还有其他章法上的优点,我们暂且不提)。再比如他的这方印:

闵泳翊一字园丁,七字印,吴大师的做法是把最简单的丁字独自占了三行中的一行,章法上是不是够大胆,但这的确是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做法,而这种在章法上生生造出来的聚与散、疏与密实在绝妙。

3、我们可以学到的章法原则


不再举例了,大部分能称大师的大师,在印章章法上,都有这样的印例。赵之谦认为聚散是“不坏之宝”,只要掌握了这个原理,大部分印面都可以处理了,这在其他大师处得到了印证,我们能学到聚散这两字,差不多就能有点收获。

我们通过第一个章法原则平实,把入印文字妥帖地安排在印面,不花俏,不故意让笔画粗细变化,位置变化,我们的印稿基本上说得过去了。如果我们再把聚散二字考虑进我们选的入印文字中,尽可能地在同一个印面中,创造出有节奏的“聚”,有理由的“散”,有意识的疏和密,那么,我们的印稿就一定会大进一步。

说说循序渐进的章法顺序:

篆刻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是从字书上找来篆字,把印面做出来格子,不加调整,不做思考,字放进去就算完事。读完第一章大概会知道均分印面的章法,得到四平八稳的印面,足可应付一般的创作;再明白复杂的字可以占更多的地,简单的字可以占更小的地,大部分创作都可以找到入门办法了。这也是临过一段汉印后最基本的收获,而如果这一条还没有做到,说明汉印的“任疏任密”都没有学会,临印的时候没有带着脑子进行思考。

而读完今天这一章,就要学会在章法上对于聚散进行有意识地安排,主动寻求简单字的留空处理,主动寻求复杂字的密集处理,主动寻求单个字的笔画之间的聚散处理,以避免印面的呆板与单调,从而使作品具备一点的艺术思考和章法取向,那么章法上就略微入点门了,写出来的印稿,就略微有点意思了。

人生有聚散,鸟儿有聚散,花瓣与花朵、荷叶、浮萍、云彩都有聚散,聚散之法,符合美学的基本思维习惯,一味的聚与一味的散,都太单调,因此掌握聚散之法,是篆刻进阶的初级原理,但也是打基础的原理,就像数学里的勾股定理,简单吧,但却无处不在。

总之,写印稿是件艰难的事,不要想着简简单单就能做好,还以写文章来打比方,写文章要求“信、达、雅”,第一章我们讲章法上的平实,大概能解决“信”与“达”的问题,就是把内容讲清楚,讲充分,而今天讲的章法上的聚散,大致是在“雅”字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内容讲得好,讲得美。

(【老李刻堂】之9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