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个月,养不好孩子就犯法:五千年来首次家庭教育立法,能缓解焦虑吗?

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审议通过。

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它的开创意义和影响力必将在未来越来越明显。

法律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指导原则,并且针对家长提出了法律责任:家庭教育责任履行不到位、孩子出现犯罪行为的家长,将要接受训诫和家教培训。

做不好父母,也要负法律责任了;孩子犯了罪,家长要负教育上的“连坐”责任了。就问你怕不怕?

法律还提出,要对父母开展多种形式的“上岗培训”,让父母掌握必备的养育知识,曾经调侃的“父母持证上岗”也许就要变成现实了。

说笑归说笑,学乐君仔细研读了法律全文,越看越觉得开心,这项法律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空中楼阁,而是对现实的家庭教养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

依法养娃,合法教娃,你准备好了吗?

国家立法谈“家庭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是空前的立法行为,分量有多重自不用说。

多年前开始调研、去年春开始启动,今年1月、8月、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草案,直10月至23日“一锤定音”,并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为何到现在才推出史上首次家庭教育法律?为何从草案到出台速度如此之快?

因为 “家庭教育”实在太重要了,而家庭教育中积累的问题太多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但如此重要的一环中,却有太多的“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

一方面,各类父母伤害孩子的 “虐童弃童卖童伤童”事件频出。

以刚刚被开首张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的一对夫妇为例:

闹离婚的时候,因为经济压力,两个人就能把刚出生的女儿拱手让人,交由他人抚养。

等到两人关系缓和,又对把女儿送人一事后悔想把孩子要回,收养人不愿的情况下,遂将其告上法庭。

孩子是物品吗?想送就送,想要就要?

更有甚者,觉得孩子是个麻烦了就狠心虐待,心里有火没处撒了就把孩子往死里打泄愤,甚至不少瘾君子、嗜赌之徒等明目张胆地把生孩子当做赚钱渠道,生了就卖,卖了再生。

这些人不配为人父母!可偏偏孩子们无法选择谁来做他们的父母!

另一方面,强奸、杀人、深陷黄赌毒甚至杀父弑母等恶性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仅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7681人,受理审查起诉54954人。

这些孩子犯了法,罪不可恕。

可终究,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想要的,是尽量从源头杜绝少年犯罪产生的土壤。

未成年人因何犯罪?除了极少数“天生的恶人”外,太多“混世魔王”的背后都是一个怪圈,家庭教育、父母教养难辞其咎。

《法制日报》曾给出这样一个数据:

我们统计发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80%以上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或者缺乏家庭温暖的“问题家庭”。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问题家庭”?

如果说《未成年保护法》解决的是“生而不养”,那么此次颁发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解决的就是“养而不教”和“教而不当”。

通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就会发现对于应该如何教养孩子,第十七条已经写得明明白白: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上述所列举的9条方法,每一条都在明确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前五条为例:

【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 在繁重的社会压力下,已经有不少家长不能亲自养育、有效陪伴孩子了。

具体来说,有三类人通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 留守儿童的父母,通常一年见孩子一次。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末,农村留守儿童尚有2581万。

☼ 把孩子带在身边的进城务工流动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现有流动人口3.7582亿人。子女虽跟在身边,却仍鲜少时间能拿来陪伴。

☼ 早出晚归的双职工社畜。

以前,8小时工作制的安排是:8小时工作、8小时娱乐、8小时休息。

可现在,很多人的8小时工作制是这样的:8小时工作、8小时加班,8小时通勤加充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5小时,这还不算短则30分钟,长则1个多小时的单边通勤时间。

于是乎,很多双职工家庭的日常是:早上上班时,孩子还没起床;晚上下班时,孩子已经入睡。再加上单休、单双周、杂七杂八、繁琐且必需的家务,真正能给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少之又少。

【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父母,可现实生活中,爸爸却经常是隐形的。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婚姻儿””“诈尸式育儿”的说法?就是因为太多男性在婚姻生活和子女养育方面缺席太多。

孩子开家长会,出席的永远是妈妈多;和学校老师沟通交流,主力军也永远是妈妈;辅导孩子作业,哪怕被逼到发疯也是妈妈在硬撑;给孩子做饭、洗衣、打理日常,也全是妈妈在亲力亲为……

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家庭教育分工中,夫妻共同承担的不足四成,父亲“缺位”的近一半。而在2016年《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父亲主导教育的家庭不足两成。

别问“爸爸去哪儿了”,问得多了,也只不过是再次证明了那两句:

“身为爸爸,除了贡献了一个精子外,多数情况下就是个摆设。养孩子费妈,关爸什么事儿?”

“上天给了你一个缺席的父亲,就会赠送给你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中】

【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 好比韩寒那句“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太多人对孩子要求一套,自己却做着相反的一套。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不服于父母的管教?

因为他们看不到父母值得尊敬,尊重、敬佩的地方,甚至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陷入认知失调的焦虑、彷徨、不信任甚至叛逆之中。

他们被要求“赶紧写作业”“赶紧去读书”,而爸妈呢?窝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视,甚至对孩子的学业求助充耳不闻、疾言厉色。

他们被要求“不能玩游戏”“不能熬夜玩”,而爸妈呢?该沉迷的沉迷,该上瘾的上瘾,需要戒掉的东西也比他们多,却每次都理直气壮。

妥妥地说一套做一套,妥妥地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放纵,妥妥地把父母的身份亲手作死。【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相比之前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现代的孩子很少再有被严格要求的一面。

一方面,不同于以前孩子多、父母管不过来的情况,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有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看,一个人集4个或者6个长辈的宠爱于一身,教养变成了娇惯,要星星不给月亮。

另一方面,现代人更崇尚“先进的教育理念”,无条件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只敢一味地表扬、表扬再表扬,不敢有丝毫的批评。但凡对孩子吼一声打一巴掌,都会担心对孩子造成不可以的心理阴影。

实际上,关爱与要求是一体两面,只关注任何一个侧面都是不完整的。

学乐君阅读《家庭教育促进法》,每一条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对应的难题。难题既已明确,解题就势在必行。

和所有的法律一样,《家庭教育促进法》只是底线。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在底线之上,陪孩子更好地成长。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哪里?是无时无刻围着孩子转吗?是给孩子买很多书吗?是花钱给孩子上个好学校吗?是给孩子报很多培训班吗?

当然都不是。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父母的自我教育。

为人父母者,必须有内化于心的教养和知识,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与认知,才能自然而然地教养好孩子。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

“一个人不懂小孩儿的心理,小孩儿的问题、小孩儿的困难,小孩儿的愿望,小孩儿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儿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何能让小孩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养育孩子,除了要知道上述所说的9大方法,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要适当地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儿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几大关键期,以便对症下药、科学引导。

比如为什么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因为不论从生理层面还是从心理层面,孩子刚出生的前几年都是尤其重要的,且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再也不能重回,甚至无法弥补。生理层面:

从怀孕、生产、哺乳到宝宝两岁前,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机遇窗口期”。婴幼儿的视觉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对符号和数字的认知能力、情感控制能力,约80%在这个“生命最初的1000天”里发展形成。

0-6岁还是儿童多种器官及其功能发育的关键期。比如:

【0-4个月听觉敏感期;0-6个月视觉敏感期;6-8个月味觉敏感期;6-10个月嗅觉敏感期;0-12个月触觉敏感期;6个月-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第二个关键期;2-4岁是计数能力发展关键期;2-6岁是秩序敏感期……】

而在关键期内发展各种智力、能力成效最大,最容易获得,可塑性最强,这个阶段给予恰当的教养就能事半功倍,而过了关键期再教育,有的事倍功半,有的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以脑发育为例:

宝宝刚出生时,脑重量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6个月时增加1倍,大约是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脑重量的75%;3岁时,接近成人脑重量的范围;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从脑重量增长的速度看,显然前3年脑发育是最快的。

且从神经元突触链接看,在生命的最初几年,神经元形成连接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00次。3岁儿童大脑的活跃程度是成人大脑的两倍。

可以说,3岁前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而基因预设了一个人发展的潜能,早期的经验和刺激又决定了这一潜能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现实。

也就是说,孩子在最初三年所处的环境、所获得的经验塑造了他的大脑。

给孩子的语言刺激、环境刺激、信息刺激经验越丰富,大脑的效率就越高,宝宝就越聪明。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抓住关键期给予孩子相应的训练和刺激。心理层面:

俗话讲,谁养的孩子跟谁亲。

为什么?因为人和人的关系始于需要的出现,而需要的满足一定和他人有关,在满足的过程当中又建立情感。

孩子从刚出生的前几年,几乎所有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都要依赖他人,而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解决他的所有困难、给他带来安全感、带来快乐的人就一定是他所依赖、依恋的人。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0-1岁,乳儿期;2-3岁,婴儿期;4-5岁,幼儿期;6-11岁,学龄初期】这四个时期就都属于心理依恋期。

为什么很多父母在后来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管不住?因为孩子心里没有你的位置,你说啥他们都是不会听、不会在乎的。

这也是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多次强调“孩子出生的出生年,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自己抚养。一岁半之前一定要自己带,否则你就丧失了对孩子心理上的控制力,孩子就不会对你产生依恋。”的原因。

而且明尼苏达大学少儿发育研究所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况下,婴儿对父母依恋的模式与程度是影响孩子日后成就最明显的因素,甚至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比智商发展更为重要。

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更好更高更远发展的从来都不只是智商,更大的因素是一个人的性格,而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期的经历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关于家庭教育,所有的知识都是现成的,百度一下就能获得无数方法和建议。

但你如何判断一个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自家的孩子、是否真的有帮助?

这就要看你的认知水平达到了哪种程度了。所以,所有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归结到底,都是育儿先育己而已。

现在就让我们为所有努力生活、提升自我的父母点赞,眼下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将来最美回报的引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