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时,为什么一般只看“寸口脉”?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对于中医稍微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现在的人们评价一位医者是好是坏,大多情况下以他“看脉准不准”为依据。虽然这个观点确实有点偏颇,但也还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就以中医理论的经典《黄帝内经》来说,关于脉诊的重要性,有两句话是很有名的:

1、《素问·五脏别论》:“气口独为五脏主”;

2、《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这里面所说的“气口”,就是中医沿用至今的“寸口”诊脉法。

我们姑且不论以诊脉为评价标准适合合理,但我们该如何去理解“气口独为五脏主”这个论述呢?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气口”的来源。

气口又常被叫做脉口、寸口,也就是双手手掌关节附近、桡骨小头内侧桡动脉的部位。明代医家张景岳对此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

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一耳。

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深入理解:

1、气口与手太阴肺经的关系:‍

从经络循行来说,寸口脉属于手太阴肺经。而肺的脏腑功能为“主气、主宣肃、主治节、朝百脉”。这几点凑合在一起,就为“气口为五脏之主”奠定了基础。

肺主气,指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其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宗气,而宗气则是推动脉中气血运行的动力;

肺主治节,指肺能调节全身脏腑的气血,使之有序运行而不至于气血紊乱;

肺朝百脉,指肺脉为十二经脉之始,全身经脉的气血都要朝会于肺,在肺的宣降下输布全身,也就是通过“百脉”将气血、津液、水谷精微运行到各脏腑。

所以,五脏六腑的盛衰情况,必定会在肺脉上以某种形式反映出来。

2、气口脉是肺经气血最盛之处:‍

由于气口(寸口)是肺经血脉最旺盛、最浅显的部位,所以才能更容易由此查看和肺相关的变化。

气口“寸关尺”这个部位,集中了经渠、太渊等重要穴位,都是手太阴肺经的经穴或者输穴,按照《难经》“所注为输,所行为经”的原则,此处自然就能最能反映肺经、肺脏的虚实情况。

同时,太渊还是八会穴之一,为脉之大会,是一身气血流注最明显的地方。所以,它的波动和变化是最有代表性的,医者能从此获得的脏腑气血信息也最全面,这也是“气口为五脏之主”的原因之一。

3、气口和脾胃中焦的关系:‍

寸口虽然络属于手太阴肺经,但手太阴肺经却起于中焦,内经对此有清晰的描述,如《灵枢·经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所以,脾运化水谷精微,必先上输于肺,通过肺朝百脉而输送全身。因此,归属肺经的寸口脉实际上也能反映脾胃中焦的盛衰变化,

这也是《素问·五脏别论》为什么会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的原因所在,甚至还说“气口亦太阴也”,其中的“太阴”,指的是足太阴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赖于脾胃供养,所以,气口的充盈与否,也能体现脾胃的虚实,这也是中医脉诊里“得胃气者生”的一个重要依据。

4、气口脉还能体现肾气的变化:‍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蕴元阴元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太渊穴作为手太阴肺经的“输穴”,按照输原合一的理论,也可以是先天元气的灌注之所

肾中的元气作为十二经之本,通过三焦而到达全身,成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又通过三焦的运行而从“原穴”太渊入于肺经,所以,气口脉也能够清晰地反映肾内元气的变化与虚实。

总而言之,气口(寸关尺)这个部位,看似不是什么枢纽之所,但从经络关系、脏腑生成来说,确实又成为了五脏六腑之“始”。

所以,历代中医都认为,从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观察到五脏六腑的虚实变化,我个人认为,这四点就是内经“气口为五脏之主”的全部内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