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歌曲作品中的“花腔”

“花腔”是西方声乐中的一个词儿,形容声乐旋律的修饰技巧,我们常见到的花腔概念指的是歌唱中的快速顿挫、华彩经过句以及颤音等装饰。花腔的声音讲究弹性、灵活、音域宽、音准精确。很多音乐专业的文献认为,中国的民间声乐中也有花腔,比如蒙古族的长调、京韵大鼓等。也就是说,这种声音装饰技巧并非西方声乐独有。

施光南先生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歌坛最具盛名的歌曲作者之一。他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很深,在创作的歌曲中化用了许多民间音乐元素,有鲜明的中国味儿但又让你说不出是哪儿的音乐元素,最典型的“东西南北中”元素融合当属那支《在希望的田野上》。

彭老师独唱,“崔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施光南先生不光用民间音乐元素信手拈来,女声作品中的“花腔”使用也可以集中观摩。他的有一些言明是写给花腔女高音的歌曲,如歌剧《屈原》中的《山鬼之歌》(旧文 → 施光南作品中最极限的女花腔《山鬼》)、《小鸟,我的朋友》。

小鸟,我的朋友

独唱 崔岩光

作词 曹勇

还有一些歌曲里的花腔乐句算是“装扮”。有一些是美声女高音演唱的

欣喜的等待

子君的短歌 自歌剧《伤逝》

独唱 殷秀梅

林中的小鸟在歌唱

曾用于故事片《海上生明月》

作词 顾工

独唱 高曼华

仙鹤

作词 茅晓峰

独唱 殷秀梅

于淑珍唱的这两首,花腔像是花边儿,与歌曲的整体音调协调,没有突兀生硬之感。

幸福的歌儿永不落

独唱 于淑珍

作词 韩伟

姑娘的爱情

独唱 于淑珍

作词 施光南

他为关牧村写的《爱的浪花》【  见旧文→ 关牧村最好的花腔炫技作品《爱的浪花》,1983年】是按照关牧村最大化能力写的。现在听来其实老关完成得比较勉强,可能这也是她后来不敢再唱的原因。可是我觉得这支《爱的浪花》真好听啊,很希望哪位能力强的次女高再唱唱它,别让施光南先生这首力作因为首唱者能力掉档就进了古籍。


还有几首网上我暂时没发现比较理想的录音,就不提了。光在字儿上论不好玩。

本篇文字的曲单根据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陈姝琳的论文整理。在此表示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