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功揭秘:唱歌要不要“炫技”

这是 唱功酱 第 807 篇关于歌唱的文章

炫技,

一个充满争议的词语,

普通听众对它嗤之以鼻,

认为脱离了唱歌本质,

那么,

唱歌究竟要不要炫技呢,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探讨一下吧!

1. 炫技的含义

想要了解唱歌究竟应不应该炫技,我们就应该从“炫技”这个词语本身的词意,开始入手。

炫技这个词语,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蛇人篇》。讲述一个养蛇人,带着他养的蛇,到处表演,赚取钱财。所以,蒲松龄首次使用了炫技这个词,原文为:“炫技四方,获利无数。”

也就是说,炫技从它的诞生之初,便不是作为贬义词使用的,而是一个中性词,甚至有些像是褒义词。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普通听众却习惯使用炫技这个词语,去招呼他们觉得唱歌难听的歌手,强行将炫技划分为贬义词的阵营,不得不感叹,这是不是一种语言能力的倒退呢?

2. 怎样唱歌才算炫技

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唱歌的问题。

任何一个词语,它的词意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都有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倒是也不必过分追溯炫技一词的起源。

最重要的是,在声乐这个领域,究竟怎么样唱歌才算得上炫技呢?

坦白说,这是一个颇为无解的问题。因为,专业人士通常不大会使用炫技一词,普通听众才是这个词语的忠实用户。

然而,就现实情况来说,当炫技这个词语变成贬义词的时候,普通听众可以拿它招呼所有技艺高超的歌手。久而久之,炫技一词不再是用来针对演唱形式,而是用来针对演唱歌手:不论你唱功多么好,只要不入吾耳,甚至不入吾眼,炫技这个帽子就给你安排上。

是的,当普通听众想要否定一位唱功强大的实力歌手的时候,只要搬出炫技这个词语,基本上就等于完胜了。毕竟,实力歌手演唱的时候,确实是在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技术呀,你瞧,还有什么辨驳的余地呢!

所以,对于不少普通听众来说,怎样唱歌才算炫技呢?嘿嘿,只要看你不舒服,你怎样唱歌都算炫技。

3. 炫技流歌手

上一小节,酱酱已经提到过,声乐专业的人士,通常不大会使用炫技一词。但是,这并不代表炫技这个词语,对于声乐专业领域而言,完全是一片空白。

虽然并没有严肃的声乐理论,去详细论述炫技这个词语的声乐含义,不过,对于许多做声音研究的人来说,倒是普遍认可一个概念,那就是炫技流歌手。

什么是炫技流歌手呢?在不久以前揭秘转音与颤音的文章中,酱酱已经向大家介绍过声音技术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口语化”,一个是“音乐化”。

简单来说,口语化就是与我们平时语言习惯相近的声音技术,它的目的是贴近我们的生活,表达我们普遍的情感。音乐化则是像酱酱刚才提到的转音与颤音这样子的声音技术,跟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完全无关,它所存在的意义,就是单纯的展示音乐之美,以及声乐之美。

而许多做声音研究的人,他们所认定的炫技流歌手,就是指声音技术方向,偏向于“音乐化”,而不是“口语化”的歌手。

这些歌手的演唱,我们很难通过语言的思维,去窥探他们背后的情感。他们的一字一句,一招一式,仿佛都是在说明艺术如何超越生活。而在具体的声音表现上,更是极尽花哨,转音,颤音,各种各样的装饰音,纷繁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似乎要将所有的声音能量全部用尽。

嗯,这样子的描述,对于普通听众来说,恐怕也非常符合他们对于炫技的定义:唱歌怎么可以这么不节制呢?所以炫技流歌手还是要不得嘛。

然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如果我们完全否定了声音技术音乐化的意义,否定了装饰音纷繁复杂的意义,那么,我们恐怕就不能够听到爵士、布鲁斯、R&B等等这一系列的曲风。

因为,这些曲风,对于人声的要求简单来说,恰恰就是装饰音纷繁复杂的程度上。

由此可见,炫技这个词语,不论是从它本身的词意来说,还是从它运用于歌唱的实际效果来说,将它认定为贬义词,实在是非常荒谬的。

EMOTIONS Mariah Carey - The Remixes

4. 错误的技术搭配

注意,这里酱酱提到的概念,是错误的技术搭配。

什么是技术搭配呢?作为一名演唱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每一个关于歌唱的单项技术。这些单项技术,也就是酱酱“唱功揭秘系列”,向大家介绍的那些专业名词,包括胸声、混声、头声、哭腔、怒音、颤音、转音等等。技术搭配,也就是要将这些单项技术,在一首歌曲之中,组合起来。

而这个组合的过程,就涉及到合理与否的问题。比如,演唱一首轻柔的歌曲,大量使用胸声;演唱一首刚猛的歌曲,大量使用头声;演唱一首抒情的歌曲,大量使用怒音;演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大量使用哭腔……这一系列风马牛不相及的组合方式,都不妨理解为错误的技术搭配。

切记,错误的技术搭配并不代表单项技术的能力不够。恰恰相反,许多技术搭配错误的演唱者,把他们这些搭配错误的技术分解出来单独欣赏的话,其实都是相当优质的。

然而,这些演唱者,显然还不太懂得怎样合理地将这些优质的单项技术进行有效的组合。这也就导致了,听他们的演唱,从纯粹的发声角度来说,挑不出毛病,但是,从整体的装饰性来看,实在充满了怪异感。

因为,纵观他们的技术搭配,都是零零碎碎胡乱拼接在一起的。给予听众的感觉,自然就是太满,甚至太笨重。

或许,一些普通听众认知里的“炫技”,大概就是指错误的技术搭配这个意思了。毕竟,技术搭配一旦错误,确实容易陷入滥用不合理的技术的误区之中。

但是,酱酱依然不认为这样子的演唱算得上炫技,因为,技术搭配哦错误,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技术性问题。技术都出现问题了,又何谈炫技呢?

所以,面对技术搭配错误这个技术性问题,相比炫技,“油腻”这个词语,想必更为适合。

5. 被误解最深的非炫技流的歌手

既然谈到了炫技流歌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林志炫,毕竟,长期以来的风评影响,使得普通听众一直下意识地觉得林志炫应该是一位典型的炫技流歌手。

然而,不论我们将“炫技”定义为贬义也好,还是褒义也好,严格意义来说,林志炫都不属于炫技流歌手,相反,他的技术使用,十分的克制,是最不炫技的那一类歌手了。

首先,林志炫根本不存在技术搭配错误的问题。他的单项技术能力,造诣多么深厚,相信大家毋庸置疑。然而,即便是将这些单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对于林志炫来说,也是信手拈来的一件事情。

他根据不同歌曲所使用的不同发声位置,不同声音形态,乃至精准到不同字词的强弱比例,全部都精准无差。所以,如果将炫技视为贬义词,林志炫如此典雅的技术搭配,显然和酱酱刚才提到的油腻完全没有关系。

更重要的是,林志炫的表达,或者说技术方向,显然也是偏向于“口语化”,而非“音乐化”。

没有错综复杂的节奏型控制,没有花里胡哨的即兴与转音,没有随性张扬的新潮唱腔,只有最本质但是精妙绝伦的轻重强弱控制。虽然林志炫的音色相当华丽,但是,他的表达,他的装饰音使用,其实非常朴实。

真的,华语乐坛,很少有像林志炫这么不炫技的实力歌手了,你看他连哭腔都用得很少,语气的变化极为素雅而又精炼。

要知道,语气变化越是浓烈,所使用的相应的装饰技巧就越是多才对。所以,别说是对比陶喆,袁娅维这些典型的炫技流歌手,就是对比一般的实力歌手,林志炫装饰音的丰富程度,也是相对较少的,他走的是精简的路子。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普通听众,多么容易被煽动。“炫技”这个词语,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单纯响亮的口号,背后其实非常缺少论据支撑。

伴随着“炫技”这个词语作为贬义词在普通听众群之中愈演愈烈,也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更为可怕的现状,那就是普通听众对于声音技术本身的怀疑,以及对于优质歌手的无端指责。

事实上,技术本身就自有它的美感。音乐的多元性,更是在扩宽声音技术使用范围的边界。作为一名声音研究者,酱酱常常从那些炫技流歌手花哨的装饰音之中,感受到一种工匠般的技艺传承。

唱歌当然是要炫技的,它是最基础的观赏性的保障,也是最高级的人声之美的释放。

炫技从来不是感情的对立面,平庸与苍白才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