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服务走向标准化(上)

引言

6月25日,在 “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商务人才培训课程审鉴会上,基业长青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国际工程商务人才实战型特训营》——正式发布。基业长青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吴之昕院长代表产品研发团队向专家委员会全体专家汇报这一产品的产品定位、课程特色及课程结构。

▲审鉴会现场

“此刻我的心情如同一个学生要在评审专家面前进行论文答辩一样,因为自我们研发团队组建之初就盼望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产品接受各位行业专家的审鉴。”吴院长在汇报开始之前说道。

▲吴之昕院长进行产品汇报

去年,在吴院长为中建一局工作34年、又为中信建设工作12年之后,董事长刘日明诚邀他创建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进行产品研发、服务升级。

刘老师说,传统的培训模式是客户命题,老师作文,这样不利于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控制,也不利于工程行业人才培训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标准化的实操课程来改变这一现状。刘老师的话让吴院长意识到,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工程承包培训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次尝试,也是他职业生涯的延伸和挑战。

于是,吴院长抱着“再为行业做点事”的朴实想法,聚集行业多名实战专家,开始了产品的研发。

▲吴之昕院长加盟基业长青

推荐阅读:吴之昕院长加盟基业长青

吴院长表示,工程行业培训产品的研发必须秉承“贴近前沿,务实管用”八字方针。这是因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思想先行:一方面,必须站在行业的高度,有行业的视野,行业的事再小,与企业相比也是大事,企业的事再大,与行业相比也是小事;另一方面,培训产品的研发必须差异化,不能走老路。

推荐阅读:长青资讯| 基业长青自主研发产品喜获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

会上,吴院长从三大方面向与会嘉宾汇报《国际工程商务人才实战型特训营》的产品定位、课程特色及课程结构。

一、从行业视角看产品研发背景

当今我国对外承包业呈现四个显著特征:

  • 中国建造走向世界势在必行;

  • 资本引领对外承包势在必行;

  • 行业自律、合规经营势在必行;

  • 绿色建造、技术升级势在必行。

回眸我国40年来对外工程承包的艰辛历程,应该说一方面是“发展迅猛、成就斐然”,另一方面是“失败案例、触目惊心”。展望前路,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前程广阔”,另一方面是“人才奇缺、呼唤培训”。

基业长青在当前的形势下提出“做最好的走出去人才训练学校”的愿景、创立“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正当其时。中国对外承包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要取得更大发展,就必须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可持续的基础设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商务能力、项目实施能力以及资本运作能力三个方面都得以进一步的明显提升。相对应地,基业长青规划在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设立Dept. of Commerce(商务系)、Dept. of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工程系)、Dept. of Finance & Investment (投资系)三个系。根据董事会的决定,2016-2017年首先开展商务人才培训产品的研发。业界同样关注的国际工程设计管理、绿色建造、本土劳务或第三国劳务管理、全球化采购等有关项目实施方面的课程研发将列入后续计划。

同时,吴院长还向大家介绍了商务人才培训产品的研发进程和后续完善计划。

  • 去年十一月,产品研发团队完成了课程大纲的编制;

  • 去年十二月,我们开始各模块的课件研发;

  • 二月底、三月初,在第一轮课件研发初步完成的前提下,进行了三场课程彩排——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和客户代表参与各位主创老师的课程试讲并进行初步评审。研发团队依照初步评审反馈对课件进行认真修改。

  • 四、五两个月,商务人才培训课程陆续在数家企业讲授,接受客户体验的同时作进一步的打磨。

  • 六月,我们举办了产品审鉴会,接受行业权威专家的指导点评。

  • 七月,在按照专家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进行授权老师培训,以便将课程推广到更多企业。

  • 八月,我们开始组织主创老师将课程教材化,将于年底完成《国际工程商务人才能力培训系列教材》的编辑和出版。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该产品将能够真正做到“贴近前沿、务实管用”,支撑我国走出去企业“走得更稳、更好、更远”,助力工程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思维”,“专业化知识、复合型能力”,“谙熟国际惯例、平衡商机和风险”同时“勇于献身担当、充满事业激情”的国际工程商务人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