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石章才的随笔《令人心酸的“口令”》

令人心酸的“口令”

大凡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起立”、“坐下”、“立正”、“稍息”等口令,这些口令的作用在于指挥学生行动一致。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前后,媒体报道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某山区小学在国家和社会上爱心人士及企业的帮扶下,小学生们一个星期可以吃上一餐肉了。但由于条件所限,十来个小学生只好蹲在地上围成一个圈,小手拿着筷子夹圈子中间的几个菜缽(盆)中的菜吃,其中有一缽(盆)是菜杆炒肉,缽(盆)内少得可怜的肥肉对这些长年很少吃到肉的小学生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时不时的引发争执,老实点的、年龄小点的或腼腆的女孩往往连肉味都闻不到,为了解决吃肉不均问题,老师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发明了“夹肉”口令,老师一喊“夹肉”,同学们才能行动一致的夹肉,没喊“夹肉”口令,谁的筷子都不得靠近有肉的菜缽(盆)。

这个口令让那些平时闻不到肉味的老实学生很高兴,但我看了这篇报道后却心酸咽哽,如梗在喉。多可怜啊!他(她)们也是祖国的花朵、时代的未来!和他(她)们比起来,大多孩子几乎每餐有肉,孩子吃得不愿吃了,爷爷奶奶们还要想尽办法哄他(她)们吃,更不要说一些富二代挥金如土、富三代喝的水也要空运进口。反差如此之大,非铁石之人谁不心酸、谁不心寒?

祖国的花朵同在一片蓝天下,应该同样沐浴祖国的阳光,禄劝县小学生餐桌问题去年报道后,引起轰动,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纷纷解囊资助,才有今天一星期有一餐肉的进步。现在,在国家和社会的资助下,学校建成了餐厅,学生们开始了分餐制,这个催人泪下的口令估计完成了它的使命。好在后续报道中禄劝县教育局长表态自明年起确保这些学生每天一餐肉,更可喜的是温总理宣布,国家将投入大笔资金,为中西部贫困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补助,祖国的明媚阳光一定能普照祖国的每一朵鲜花。

但是,人们期待着,这些“阳光”不要被那些贪婪的、死绝良心的极少数地方官员以“借光”借入自己的腰包,或变成他们的餐桌上的酒水钱,谁能保证国家用于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钱不成为慈善资金第二呢?

石章才  男  伴随着解放军渡江的舟楫声和隆隆炮声出生于阳新白沙,高唱着“造反有理”战歌毕业于阳新高中。当过农民、干部,最终与矿山采选结下不解之缘,退休后仍供职于民营矿山至古稀之年。一生虽不成器,但酷爱阅读、写作,拙作在当地文学刋物偶有发表。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