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得到身边的“情报”了吗

自2009年《潜伏》开播以来,谍战元素的影片层出不穷,也让人无尽回味。余则成以地下党身份潜入军统组织收集情报,成为扎入国民党心脏的一颗铆钉。余则成收集情报的方法,无疑是谍报式的,诸如窃听、拉拢、潜伏......令观众们深深沉浸在波谲云诡的气氛中。那么战时情报,真的是绝对依靠这些秘而不宣的方式得来的吗?

数字信息化时代,可供利用的网络数据信息飞速扩增,为什么同样是看报看新闻,大部分人只看得到白纸黑字,情报人却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关联信息呢?小编总结了“情报三步骤”。

具有“文献意识”

西方此前有“调查报道记者”之职业,现在又发展出“数据记者”,他们普遍认为,具有“文献意识”(document frame of mind)是写出精彩报道的关键。即记者们应该记住,对于任何一个自己要调查清楚的问题,必定会有一份文件或是一个数据库,存在于世界的某个地方,与这个问题相关。记者的工作就是把它找出来。如果你具备了这种意识,好像启动了某种思考“雷达”,会竭尽所能地从各种公开信息渠道抓取信息碎片。可以想象,“情报人”雅各布是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份德国出版的纸质读物的,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栏口,哪怕是讣告。

学习“拼图方法”

《斗智》一书中写到,“情报是有组织的搜集消息的工作,一点一滴地拼凑起来,逐一进行鉴定,直到它成为一个清晰的图案,使我们看出这个即将来临的事件的形象。”就像一个人撒了一次谎,后续就可能需要用无数的谎自圆其说。反过来看,世间的真相,就像被敲碎的拼图一样散落角角落落里,但这些信息碎片大概率是无法被悉数遮掩的,只要发现其中几块,就有可能通过“拼图方法”做局部复原。具体怎么做呢?美国的自由撰稿记者丹尼斯·金曾总结过两种信息调查法,同样适用于情报收集:一种是 “平行背景法”,当你的调查对象与一个组织有关时,这个组织会留有相关的档案记录,可以通过这些记录找到有关这个对象的新信息。这个方法也可以反过来用,就是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一家商业公司或者非营利性机构,通过对它的领导和职员个人背景的研究,你也许会有惊人的发现。另一种方法是“间接背景法”。你也许会发现被调查对象与某种经济、社会利益有密切关系,分析背后更大的环境是理解这种关系的途径。此外,小编认为,就像财经记者常常会通过资金链来调查事件的真相那样,调查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有效方法,关键是要顺藤摸瓜,锲而不舍。

锤炼“逻辑智慧”

雅各布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他长期关注德国方面的零散信息,更因为他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储备,和清晰的逻辑性。我们拼图,首先需要依靠专业或经验,大致知道某块碎片可能处于全图案的哪个方位,但我们也需要逻辑智慧。这种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施行推论,纯粹得到逻辑成立或不成立的判断。所有的文献和信息拼图不妨仔细地相互比照,也许就会发现不言自明的漏洞。单个的信息碎片也可能本身自带“谎言”,或者是通过语言歧义来混淆视听。这时,更需要撇除这些将误导最终判断的语言歧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