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曾经改变了我的观念

那些书,曾经改变了我的观念 

唐建新

我现有观念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社会浸润和朋友的影响。其间,书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小时侯,没有现在的多种媒体的享用,书是唯一了解世界吸纳思想的最重要的途径。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了《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之类的砖头厚书的小说阅读,自己也为自己的大胆而自豪,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被食堂炊事员骂过,电灯点到天亮被批评过浪费。

在那特定的时代,我是很幸运的。作为教师子女,我可以缠住图书室的老师不断借书,包括寒假暑假,二舅也要求读尽小学里的所有图书,力争小学毕业时能够有小学教师的阅读量。

进入初中,几个同学也是比赛着似的,每天几乎都是匆匆吃完早饭就去图书馆排队借书。那时候的作业,在课堂上基本就完成了,而且还有多余的时间读书。晚自修除了偶尔做一点板报之类的事情,也完全用来读书。图书馆的老师对我们爱看书的几个也特别喜欢,明明上课铃响了,还帮助我们找,实在不行,就叫课间操时再去拿。那时候一定是把借书卡放在要借的书中,让我们抓紧填写。

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以后,我们的读书也一点没有停止过,在知识青年中,在老同学中,我们常常背着书,不远几十里上百里去换书看。一次就是好几本甚至十多本,雨天不出工干活就闭门读书,真是大快朵颐。

从小学起就什么书都看,《趣味物理学》《趣味力学》《趣味化学》《代数百题多解》《生活小窍门》《农村常用针灸》《农业生产常识》《圆周率》《十万个为什么》等,强烈刺激了自己去广泛探寻各种奥秘的欲望,常常为科学的神奇惊叹不已,还曾经背圆周率背到一两百位。

我看《红旗谱》《林海雪原》和《三家巷》,心里也为那种缠绵的爱情所打动,恨不得马上读初中高中,马上满18岁结婚。初中时读了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主人公皮却林的一段话才彻底改变了我恨不得马上结婚的观念。皮说:人一生的追求不应该只建立在爱情上,因为年轻漂亮是容易随着时间消失的,感情也是容易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只有事业的追求才是没有止境的,可以追求一辈子。

我初一开始,就读了学校图书馆里的许多文集,如《茅盾文集》《巴金文集》《鲁迅文集》等以及他们的一些单行本,其中《沫若文集》中的创造十年,留下深刻印象。郭老说,一个人的大脑就象高炉的炉膛,每天必须吞进大量的矿料才能够吐出优质的钢水。一个人必须阅读吸纳大量的书报内容,才能够产生新的深刻的思想。

读《镀金时代》《基督山伯爵》《九三年》《彼德大帝》《复活》《战争与和平》《奥勃罗摩夫》《嘉尔曼·高龙巴》《王子与贫儿》《雾都孤儿》《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白痴》等很多欧美和苏俄的文学作品,特别喜欢血性的活得非常自我的嘉尔曼。还读了列宁的哥哥上绞架后枕头下留下的三本书之一的《为什么》,虽然极其难读,大段枯燥的说教分析,自己还是硬着头皮阅读,从中理解了空想社会主义,坚定了自己对社会发展观念的确信,并以此来教育过我教中师时的学生。

文化大革命前,搞文学是危险的,读文学作品也不容易安全。但是,我和几位同学总是能够不断地坚持读,不断地喜欢读。文革之初,就开始读了《论语》《心理学概论》《哲学的贫困》《人口家庭和社会的起源》《形式逻辑》《唐诗宋词元曲》《诗经选读》等,对《论语》中的“不迁怒,不二过”“独学无友则孤漏而寡闻”铭记再三,至今常常用来指导着自己。

工作以后读得少了,但是,喜欢有空就去书店走走,闻闻新书的香味,感受书海的浸润。其实,也读了一些新出版的书,如改革开放之初的《未来丛书》《五角丛书》《满江红书系》《布老虎丛书》等,还零星地读了一些《汉译世界名著》的单行本,读了《自然辨证法》《科学研究方法论》《名学辨证》《古代思想史批评》以及《百年思索》《距离与守望》,这些书丰富了我的思维空间,发展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为工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视野角度,提供了很有力的理性支撑。

当然,还读过我的同学翻译的《未来之路》,读过《第三次浪潮》《美国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使自己的研究思考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之中。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我还曾经熬夜去翻阅浏览过《射雕英雄传》,琼瑶的《烟雨蒙蒙》,翻了几页《梦里花落知多少》等。

我一辈子都不愿意去看的书,也有,就是《黑厚学》之类的书。

(2006-03-21 07:28:5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