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专家:切除胆囊,每天喝点醋
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胆囊疾病现已成为常见病之一。其中,胆囊结石最多见。尽管口服溶石药物、中医药治疗等有一定适用性,但手术切除胆囊仍是治疗的首选方式。
人体十分精密,每个器官都有重要意义。胆囊虽不分泌胆汁,但能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浓缩、贮藏,排入肠道帮助消化,同时调节胆道内压力的平衡。切了胆囊后,胆汁储存、浓缩的途径发生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腹泻、腹胀、反流性食管炎、肝内外胆管结石等不良反应。
随着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胆囊切除术后器质性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少,功能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有重要意义。
临床中,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而手术的患者占了大部分比例,他们术前往往伴随胆囊炎急、慢性发作史,不少人为减少发作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甚至有患者滴油不进,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均大幅下降。由于惧怕胆囊炎发作时的痛苦,即使切除了胆囊,不少患者仍然不敢吃、不会吃,导致营养需求无法被满足。胆囊疾病解决了,其他营养相关的问题却来了,在此给这类患者一些饮食建议。
胆囊切除初期(通常为1个月左右),患者忌吃高脂肪食物。此时,胆囊没有了,胆总管开始通过代偿性扩张来浓缩、储存胆汁,但它正处于“试用期”,并不熟练,如果食用较多高脂肪食物,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
术后3~6个月内少吃多餐,减轻消化系统负担。待身体适应了新的胆汁循环方式,患者可通过少吃多餐补充营养,仍需避免一次性吃太多脂肪类食物;添加脂肪类食物也要少量多次,以保持大便正常不腹泻为度,避免术后短时间内的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每天可以少量喝点醋,增强消化能力,调节肠道内酸碱度,可以助胆汁“一臂之力”,促进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