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知识,教育还给学生留下什么?
王营
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到底还能给学生留下什么?
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他进一步强调:“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上,在学生完成知识学习任务的同时,我们还要完成哪些任务?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基石,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必然激发起对该学科持续不断地学习动力,并产生寻根问底的旺盛求知欲,这就有可能引导他将来从事与该学科有关的工作,并在该领域做出一番成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设计的一切问题及组织的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通过适当的刺激,使学生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事实证明,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铸就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首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所有知识都不是冷冰冰的教条,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深深烙下了人类探索的足迹,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时,除了要求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外,更要让学生从中汲取人文的营养,陶冶高尚的情操,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勤于读书、善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的人格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
锻炼学生善于质疑和创造的良好思维品质。物理学家劳厄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知识,重要的发展思维能力。”他说,离开学校之后忘掉的都是知识,留下的就是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上下功夫,古人云:“学者须先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疑而思,由思而解,可见“疑”是思的前提,更是创新和进步的前提。因此,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想象思维等方式,主动探求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养成对所学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课文、不迷信教师的良好思维品质,实际上就为他们一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拨学生求知的科学方法。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开采知识矿藏的“点金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求知方法,无疑会大大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铺平道路。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除了知识外,教育应该留给学生的最基本的东西。知识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永远学不尽,唯有那些良好的品格、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才能最终凝固成学生的素质,并成为他们一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