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生邹梓萌考场作文:凯风自南,莫慰母心
凯风自南,莫慰母心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1510班 邹梓萌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千百年前那位湿润着眼看着母亲劳作衰老的年轻人,含着深深的愧疚摩挲纸笔。那翩翩南风,告诫着后人,用一颗真正虔诚的心陪伴与自己相识相惜的生命。
世间的母亲似乎都有相同的心思,在家里默默地承受孤独与苦闷,在用尽美好的年华将子辈抚育成人后,也不想因自己的老迈拖累家庭。材料中,这位老伴掉在地上也不想让女儿看着的老人是如此;公益广告上,那位强颜欢笑地坐在空无一人的满汉全席的老人亦是如此。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对那份温暖的陪伴有多么久违。
葛文德医生的新作《最好的告别》中,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中久住医院的老人有的因耳膜破损无法感知而愧疚万分,有的因瘫坐在椅上无法行动而自责。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将死之人,随时都可能赴往黄泉的人,人们不知道的是未知的死亡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一步步经历年老“丧失”的这个过程,那种过程是如此缓慢清晰、具体可感,那是最难以得到理解和治愈的。陪伴和倾听或许是良药,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令人心寒的是,在快节奏的工业化社会里,人性化的陪伴少之又少。
托尔斯泰的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便记述了伊万衰老死亡的过程。年老体衰而心情焦躁的他,误会仆人和妻子的关系,对女儿不耐烦。可怜郁郁寡欢的儿子,认为所有人都很虚伪,他觉得自己“生活在死亡边缘上,而且孤孤单单,无人了解无人陪伴”,他有时在床上哭,哭“自己的孤苦,人们的残酷,上帝的残酷和上帝的不存在”。这种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带来的挣扎应是每位老迈的父母所经受的,他们耗尽最后一丝心血都在苦守,而做儿女的竟大多不能安心放下手中的事业给予作为后辈应尽的孝道。
许多人攀比手握的重权,盈囊的财富亦或是满头的诗书经文,却没有人攀比归家的时间。死亡在伊朗、缅甸很多宗教国家都是神圣的,许多人都自觉地回家陪伴和告别年迈的父母,他们害怕的不是告别,而是不告而别。在生命离场的关键时刻用最虔诚的心陪伴与自己相识相知的生命。告别既是仪式,又不是仪式,是每个心怀恻隐的人最根本的纯良。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平平仄仄的低语响于耳畔,告诫着后人幸福从来不是冲溶的咖啡,而是细水流长的陪伴。
点评:
小作者很巧妙地借用了诗经中的句子“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妙用其意,化之为题。文中列出葛文德医生的新作《最好的告别》和托尔斯泰的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的相关内容作为素材,极有针对性,有说服力。这样,很自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让世间人懂得:多陪伴父母,尽自己的孝道。行文流畅,语言有张力。
荐评教师:陈振林
陈振林,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获得者,“青铜骏马”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作家,上海图书一等奖获奖作家,“中国好故事”获奖作家,“百年百部故事经典”作家,全国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获奖作家,第十四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大奖获奖作家,《北京文学》“重点推出”作家。20多篇小说入选中、高考相关试卷,300多篇(次)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在《北京文学》《小说月刊》等刊物公开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文集《阳光爬满每一天的窗子》《父亲的爱里有片海》等十九部。《读者》《意林》《文苑》《百花园》等刊签约作家。
陈振林文字工作室,是陈振林文学创作与教学写作的自由天地,原创高效撰写各类文字(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教学论文,报告、总结、交流材料等公文,演讲稿、广告词、企事业文化整体构思等实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