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04
来个济济一堂:紫黄。
分别是打灯和不打灯的效果。
黄花梨嵌紫檀。
这个大屏风很出彩,看看细节。
再仔细看看这五件一组的宝座,同样的紫配黄。
精工重器,如今越发难得了。
材料的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黄花梨。
局中主位的松鹤延年。
简单啰嗦一句:传统家具纹饰雕刻以平雕为主。
如今风头正足的福建出品,最擅长的是人物的立体雕刻,俗称圆雕。
松鹤延年。
窃以为“古意盎然”。
四席的渔樵耕读,同样的“古意盎然”。
卡片机未免辱没了这样上好的制作,于是来了点后期的数码还原:锐化。
这一来到多少算是贴近了一点实物的美不胜收。
还是建议喜欢的同好去兴隆亲眼看看实物。
闪光灯下的风采,明黄清紫,良材精工。
这一堂的紫黄重器,窃以为制作年代并不久远。
根据?
座面双拼。
至少在2006年以前,兴隆做独板座面并不难。
这样的双拼,大概是06年黄花梨一飞冲天以后才惜料如金吧?妄自揣度。
不过,这几年雕刻工艺越发精进,倒是不争的事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继续。。。。。。轮到黄了。
这件黄花梨大翘头案就这么侧身挤在济济一堂的紫黄坐具中间,丝毫不显眼。
黄花梨方角柜。
貌不惊人的八仙桌。有束腰罗锅横枨内翻马蹄,仿明的气息。。。。。。
来多几张细节吧。。。。。。
这件是陈料海黄。
海南当地旧八仙桌改制而成。
旧物腿足上横枨出头榫的痕迹清晰可辨。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
海南旧家具改制,终归上了岁数。
来一张不打灯的。
腿足上的挖补清晰可辨。
老海黄,岁月蹉跎。
好好看看这材质上靠得住的老旧长物,再对比一下如今层出不穷的所谓“明末清初”古董。
在下是这么理解的:现如今的海黄家具,大概很少有人动心思去做旧了。恰恰相反,市面的主流是把老旧海黄家具翻新,这样反到容易叫一个好价格。
所以,老旧皮壳的海南黄花梨家具,窃以为在年代上往往比其他材质的更靠得住。
家具断代不易。
尤其是如今做旧手段日新月异。
幸好,海黄做旧没什么必要。
与伍炳亮先生闲聊的时候,伍先生也说,海黄的油性足。反而是油性弱些的越南黄花梨做旧更有味道。
这件海八仙,是否有那么些“火气”?
可这就是老旧海南物件,翻新了而已。
顺带概括几句:
兴隆起步,大概是1986年末到1987年初的事。
一直到1997亚洲金融风暴为止的这将近10年功夫,兴隆高仿器物无数,主要供应新加坡与**的个把大手买家。
王世襄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两本明式家具大作,是兴隆当年高仿的主要参考典籍。典籍之外,更有为数众多的老旧家具实物可以借鉴和参照。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伍炳亮先生就开始了走街串巷收购老旧红木家具的生活。在实物阅历的积累上功底深厚。
早期的伍先生,别号“酸枝亮”。
八十年代后期创建兴隆,海黄成为主要用料。将近10年的光景,用量数百吨以上。伍先生说起当年手扶拖拉机运送木料的岁月,多少有些唏嘘:就这么一车一车,一个月几吨,一年几十吨,10年几百吨。
继续上图。
海八仙旁的方凳。软屉,明式苏风。
落落寡欢的大四,不静不喧?
软屉,明式苏风。
兴隆艺术馆一楼正房的物件大致如此。
除了个把的到代老件酸枝,其他非紫即黄。
个把疏漏,容在下找机会再弥补,紫檀的顶箱柜,就是这么个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不过从这些图片中大致也可以看出兴隆出品的风范了吧。
材质,窃以为是个门槛。
大户人家门槛高些,小户人家门槛低些。
有一样东西没有门槛,叫做垃圾铲。
所以,那些说材质不重要的,着实无语,无言。
型,材,艺,窃以为是家具制作的一鼎三足。缺一不可。。。。。。一孔之见。
[迷糊:还是站的角度不同,有些材质实在是让后辈无计可施,不阿Q下,这日子没法过了…]
回厅座:材质大概是个门槛。
不过黄花梨这一页,大概很快会成为过去。当成器的大件家具已经缺乏足够数量在市面流通的时候,无论喜欢与否,黄花梨的身影,将越来越模糊。
黄花梨当然依旧存在,只不过越来越局限于小众。在高端藏者与曾经的制作者之间。
总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一定买得到的。
[迷糊:哎,曾经的辉煌,却是哪么的短暂,也就是这十年,一下子翻过去,多少人连反应都来不及,却是只有个背影依稀,怎不叫人感慨万分……]
[迷糊:海的老皮壳很容易同酸枝混淆,所以酸枝老了象海的,海的老了象酸枝的…]
(论坛)坛子里不也有人说黄花梨就是野酸枝么,尘土原是无疆界,通通都是木头。
难得糊涂。
厅座吉祥。
昨天又跑了一趟,艺术馆算是基本拍了个完整。
无心插柳,无意中得知如下一组数字:
台山:100家左右
新会:476家
仙游:两千多家
(工商登记注册在案的红木制作企业)
这笃定不是冰山的一角。而且肯定不止大陆红木行业的半壁江山。
同时得悉的另些个数字就不便公开了。反正。。。。。。这个行业即便红遍大江南北,对税收的贡献度也小得非常非常可怜。
还是那句话:若干年后或许会有人感慨,红木家具,在二十一世纪初,曾经是多么便宜。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感慨了,五六年前的紫檀黄花梨家具,曾经是那么容易唾手可得。(2011-2-1)
[迷糊:很多东西都是一晃就没的,稍纵即逝,工艺上也是,比如全手工的精雕细琢,随着雕刻机的出现,也在逐步消失,直到成了待抢救的文化遗产,将来会顶着光环成为奢侈的代名词而成为普罗大众无比惊艳的东西…]
回厅座:
在下认得个把的雕刻高手,他们现在的主业是跑海南越南以及本地的各大料场,赚材料钱。
个中原因?每天雕刻才能挣多少钱?天天看材料,碰上一棵好紫檀或黄花梨,高价请回来车素圆笔筒,价格又好,走得又快。。。。。。
业精于勤。
[迷糊:也是,一根好料,车一下30%的利润,几天就到手,怪不得对好料敢下重手,又何必辛辛苦苦凭双手刨食……所谓挣钱的不累,干活累的挣不到钱,老实的成奸商,会忽悠的成救星…]
感谢厅座。
上个图,向那些值得敬重的福建仙游手工雕刻匠人致敬。
这么一个小小的笔筒,手工满雕要13天,还没算打磨的时间。
民以食为天。
无言。
有人锄禾,有人当午。
手工雕刻的物事。
无言。
感动自己。
致敬。
拥有这样的制作,在下一直心存庆幸。
所以不仅尊重这些亲力亲为的匠人,同样尊重一衣带水的商家。
[迷糊:和谐社会就应艺人做好手艺,商人做好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