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又出新套路,广东仓老白茶现世,盲目套用普洱概念有意义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想象力,最怕落入俗套。

在一场饭局上,有位在电视台工作的熟人,痛批部分国产剧的恶俗套路。

有钱多金的霸道总裁,会爱上单纯平庸的女职员;

律政剧、医疗剧、古装剧、穿越剧、破案剧,统统都能变成爱情剧;

角色设定乏善可陈,除了主线人物外,剩下配角全成了“工具人”……

聊到这茬,特别怀念起金庸剧的时代,哪怕是一笔带过的小人物,也能有血有肉。

哪怕是江南七侠,全真七子,武当七侠这样的“组合”群画像,各人亦有不同。

滚滚红尘,江湖底色,除了有大英雄,亦有无数小人物组成。

要是除了主角外,将剩余的角色一概模糊化,简略僵硬的配角设定只会让人出戏。

无独有偶,茶圈里同样不乏缺少想象力的人与事。

刚巧,昨天李.麻花看到一则老白茶的推广介绍,点开进去,通读下来,发现这款老白茶的最大优势竟是广东仓储”。

“和常见的福建仓储老白茶不同,此茶乃是东莞后期仓储转化而成……”

当时,坐在对面喝茶的李.麻花愣了一会。

接着直言吐槽,开什么国际玩笑?一款老白茶究竟有多平庸、多乏善可陈、多平平无奇,才会推出“广东仓”作为卖点?

《2》

广东仓老白茶是优势吗,和福建仓储的白茶有何不同?

认清一点,类似的概念噱头,无非是个别茶商的商业运作把戏。

在广东仓储多年的白茶,和一直停留在福鼎原产地储存的老白茶,存茶效果差别不大。

查阅茶叶仓储规范的官方标准,便可得知,不论是白茶、黑茶、普洱茶,还是其他茶。在存茶操作上,均没有涉及不同地域仓储的内容。

2012年更新的《茶叶贮藏养护通用技术条件》看,里面从没有提到北方仓、南方仓、天津仓、广东仓等概念。

相反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存茶规范。

首先,茶叶质量有前提要求。

各类茶叶具有该类茶的固有色、香、味,不得混有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霉变。同时,茶叶的水分指标必须符合产品标准。

其次,茶叶包装有细致要求。

茶叶包装要求牢固、整洁、美观、防潮、便于储存运输和销售。从市面主流倡导看,商品茶的销售,要避免“过度包装”,造成浪费。

最后,仓库措施有技术条件。

储藏在地势高,阴凉,干燥,无日光照射,通风排水良好,无异味,无污染,整洁卫生的室内场所。

存茶过程,得防止茶叶吸湿、吸附异味、霉变与劣变。

此外,还在茶叶仓储管理中,作出了细致规定。

从入库登记,到堆码“隔墙离地”垫高于地坪,再到分类、分等级、分批次堆放,以及定期检查。

检查项目从检测茶叶含水量变化,检查包装件是否霉变串味,检测茶垛里层是否有发热现象,检查商品茶的出厂日期和存茶时间,以及仓库内的温度、湿度变化等,详尽细致。

从白茶的后期储存所需看,能做到“标准仓储”,远比所谓的“北方仓”、“广东仓”等“空头支票”概念,更切实际。

在空调、抽湿机、新风系统、温湿度测量仪等种种现代化设备加持下,能时刻调节仓储室内的温湿度存茶环境所需,为白茶妥当存放提供温室。

换言之,现代化、标准化、科技化的存茶,根本不需要突出地域区别。

所谓的“干仓老白茶”也好,“广东仓老白茶”也罢。其实它的品质,再乏善可陈不过!

《3》

真正的好茶,卖点绝不会单调。

酒香不怕巷子深,响鼓不用重锤。

那些不香的酒,不响的鼓,反而才需要卖力吆喝。

茶类里,类似“广东仓老白茶”的美化宣传,随处可见。

尤其是在老白茶、老普洱、老岩茶等老茶领域里,各式乱七八糟的形容,看得人眼花缭乱。

其一,没有亮点,也要创作卖点。

于是,生硬创造出自卖自夸的“广东仓”老茶。

其二,扭转乾坤,将缺点当成优点。

将味道寡淡,强行解释为“滋味柔和”

明明茶味淡寡至极,滋味表现逊色不堪,也能快速“包装”出一套花言巧语。

“好茶都是滋味寡淡的,越淡的茶身份越高贵,那是无味之味。”

其三,颠黑倒白,不顾现实。

因仓储不当的影响,茶叶仓味难闻,闷味极重,开箱出来还有一股子灰尘味。

按常理看,这样的茶,明摆着就是已经存坏变味了。

但在部分口才极佳,机智过人的“茶人”眼里,却心安理得将其形容成“老茶本色”!

“这些不是仓味,是陈香!”

“茶叶存久了多少都会带有杂味,是一款茶年份真实的见证。”

其四,指鹿为马,睁眼说瞎话。

最典型不过的,就是茶叶存坏发酸的问题。

明明是已经受潮存坏发酸的茶叶,却能强行解释出一通歪理。

“茶叶发酸是好事,酸能带来生津。”

“那不是酸味,是老白茶的梅子味,特别稀罕。”

“老岩茶存出酸味,恰恰说明转化良好。”

这一系列花言巧语,瞒天过海的劣质茶“滥美之词”,堪称是“有才”!

反正,哪怕一款茶平庸无奇,甚至是缺点多多,漏洞明显,也自有一副歪理。

不怕被挑明缺点,只怕找不到好的“形容词”去美化。

和上述的乱七八糟,颠倒黑白的茶界“鬼话”相比,小巫见大巫,前面提到的“广东仓老白茶”宣传,除了缺乏想象力外,着实是小儿科!

《4》

硬实力出色的老白茶,会宣传哪些方面?

村姑陈认为,千言万语说到底,还得从实际出发。

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的绩优股“白茶”,压根不怕找不到卖点。

首先,好茶是资源有限品。

好生态,产好茶。产区环境是老白茶的品质始点。

当茶树生长在海拔适中,光照温和,土壤通透,空气洁净,云雾充沛,生态极佳的环境时,产出来的茶青,方才有质量保障。

对此有亲自到过太姥山高山茶园,感受过当地“温光水气土”等综合环境的朋友,自然能深有体会:

如此优美惬意的生长环境下产出来的白茶,但凡后期做茶时,工艺别太差劲,做出来的白茶成品,绝对不会差劲到哪里去。

其次,制茶工艺能为好茶保驾护航。

提倡茶友们在买老白茶时,多留心一款茶的制茶工艺,并非是让大家陷入极端,认为市面上的“大师茶”就是好茶。

其实,大师手作,大师监制,大师出品,大师认证认可等诸多概念加持,不能证明一款茶的制作流程,无可挑剔。

从实际出发,白茶茶青采下来后,及时摊晾,薄摊薄晾,精心萎凋,彻底烘干,水分达标的好茶,品质断然不会差。

对这点,从好茶的色香味等表现看,便能得到检验。

最后,储存到位的老白茶的品质底线。

品质再好的茶,一旦在储存过程出差错,串味跑气受潮发酸发霉味后,一切的美好品质转瞬成空。

茶友们在买老白茶时,别一味关注一款茶的年份老。尤其是,存茶年份越“高龄”的茶,越要留心它的存茶问题。

精心筛选,细致考察,避免买到“变质茶”。

真正有实力的好茶,压根不需要“滥美之词”。

更不需要,无中生有的加入“卖点”。

好茶本身的存在,就是一道靓丽风景!

《5》

将乏善可陈的老白茶,摇身一变,加入概念,变成“广东仓老白茶”。

将产区平平,工艺差劲,茶味寡淡的普通茶,加入高大上的词汇,无味之味才最崇高。

将存坏变质,发酸变味,仓味明显的老茶,加入滥美之词,老茶是宝,新茶是草……

生活里,虚假套路看得太多,反而让人更在意真情实意。

现在这个特殊年景,“带货”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做事要有底线。

从茶圈里的“卖茶”套路看,为一款款劣质茶变质茶立碑著说,强行美化,并非长久之计。

毕竟,这些简单的把戏,分分钟会有露馅的一刻!

这个时代,没有人愿意为一款平庸无奇的茶买单。

谎言说再多,终究也不是真话!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