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往事:猫冬

一不小心,我又经历一次世纪大事。

据说,昨天和今天,是北京55年来的最低温,白天城区的温度降到了零下17.3℃。

昨天下午下班的时候,刷了一下即时温度,零下16℃,立刻激动地发朋友圈mark一下,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

所谓记录,果然是用来刷新的!

在接下来的三小时,北京的室外温度,一小时降一度,晚上8点的时候,降到了零下19℃,朋友圈已经刷到之前只能在东北看到的奇景——泼水成冰了。

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即时温度零下20℃。我心里立马想起那个段子,这么冷的天气还出门挣钱,就不是穷的问题了,那是欠了一屁股的饥荒啊!

不止是北京冻成了北极,似乎全国很多地方都进入了速冻模式,青岛的海都结冰了,浪子不能回头,被寒冷给按在了岸上,一阵冬风,卷起了千层浪。

不知道我们大湖北现在怎么样了?

北京再冷,但是家里都有暖气,所谓“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但是湖北可没这么逍遥了,湖北的冷,不是所谓的冰箱,而是冬泳!

惦记远在老家的爹娘,今天给我爹打了个电话。

我娘在电话里喊着告诉我,她在村里房子里烤火,每天烤火,脸都烤黑了!

我娘的话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些年在村里过的冬天。

每年到了快入冬的时候,我娘每天都会去砍柴,砍回来的柴火,就会整整齐齐地码在门口的李子树下,码成一个柴垛。

我娘说,码成柴垛后,就能避风了。

看着柴垛慢慢增高,我知道,猫在柴垛下晒太阳的冬天,又要来了。

小时候,冬天奶奶就在柴垛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寒假的时候,我也会在搬一个小板凳,趴在凳子上晒太阳写作业。

那是真正的冬日暖阳,晒到身上暖洋洋的,有时候晒不住了,还要戴顶草毛背对着太阳晒。

柴垛下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期间,家里的亲戚都来了,柴垛下支起了牌桌,花生瓜子麻花糖也都搬出来了,柴垛下热闹非常,找不到椅子的人直接把柴扒拉扒拉,窝在柴火里面晒太阳吃瓜子聊天。

但是,这种时候不是天天就有的,春节能遇到则更少!在我的印象里,湖北的春节,就没有不下雨甚至下雪的!

晒不成太阳的冬天怎么过?

猫在火炉旁烤火!

在我们乡下,家家都会有一个火塘。

讲究一点的人家,火塘会用砖块砌出一块地方,除了围出一块放柴烧火的地方外,还会靠墙做一个台子,可以方便搁水杯、碗等杂物。

随便一些的人家呢,就靠墙围一个地方就算是火塘了。

更随意的人家,就在厨房或者某间房的中间,连围都不需要,放上柴火就可以烧了,地上烧出印子,每年就都在那个地方。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一家人围在火塘边上,一边烤火,一边聊天,讲鬼故事,讲家长里短。每天的烤火时间,就是家庭亲子时光。

为了更好地利用能源,火塘上一般还会挂上可以一个钩子,这个钩子上可以挂上水壶烧水,也可以挂上瓦罐煨汤。

除了烤火之外,炉火里还可以煨上红薯或者土豆,一边烤着火,一边等着红薯和土豆熟。

烤火的时候,我娘拿着火钳拨火,就会给我们打一个谜语:两兄弟,一样长,只有排骨,没有肚肠!答案就是火钳。

火塘边的孩子,一茬接一茬,我长大了,又有了妹妹,妹妹长大了,又有了外甥,我娘的这个谜语,总有人很兴奋地猜出来!

我家火塘上挂烧水壶和煨汤瓦罐的,是一个叫“炊壶钩”的老物件,因为在我们老家烧水壶就叫炊壶(音)。

这是一个设计非常精巧又简单的工具,伸缩方便还经久耐用,用于伸缩的鱼嘴一旦放下,几个人都不能钩子拉下来,但是鱼嘴松开之后,钩子很容易拉长缩短。

据我娘讲,当初知识青年下乡的时候,来自武汉的知青们,看到这个钩子都觉得惊奇,鱼嘴放下后,好几个知青拉,钩子岿然不动。

旧时乡下的日子,清贫而安逸,缓慢又安心。

炉火上的瓦罐,偶尔会煨上肉汤,更多的时候,是各种粥和茶。

从前日子慢,有雨雪的日子更慢。

下雨或者下雪不能出门的日子,我们都窝在火塘旁,拗着姿势写作业,或者缝缝补补衣服,我娘也不想动,就会用瓦罐煮各种粥,菜粥、红薯粥、花生粥等等,还有煮米茶。

我娘说,天冷,要有一点火,没个火,就像人没个主一样!

火不用太大,太大,不止是砍柴烦难,烤的人也会觉得自己被烤糊了。

柴慢慢加,小火慢慢熬着。

记得有一年,我家收获了好多好多南瓜,印象里,大大小小的南瓜堆了满满一墙角。

那一年冬天,我娘经常煮南瓜粥,现在,再好吃的南瓜粥,我也不那么感兴趣了。

生活就是这样嘛,一些人追寻的乐趣,是另一些人过腻了的日子!

除了烤火、煨汤、煨红薯,火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熏腊肉,我们的方言叫“秋腊肉”。

腌渍好的鱼和肉,一只只、一条条地用绳子挂在火塘上方的房梁上,火塘烧火的烟熏火燎之中,鱼和肉就熏制好了。

熏好的鱼肉,是来年春耕时农民辛苦劳作一天后最好的下酒菜和下饭菜!

房梁上挂着的鱼肉多少,也是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体现。

今天打电话回家,我娘在电话里说,知道我今年回不去家过年了,她在火塘上给我留了一只腊猪蹄,我过完年开春后有时间回去给我吃!

慈母梁上肉,游子身上膘!

期待国泰民安,疫情赶紧结束,我好回家吃上我娘专门给我留的猪蹄!

最好是就在这个冬天,我春节就回去,挨着我娘,猫在火塘旁,再听我娘讲故事。

(0)

相关推荐

  • 青楼(第十五章)

    她想累了想息一会,世界在她的身下开始旋转,黑暗被分割成许多大块,在空气上移,在她 四处张望的那一刻,她的屁股下面的黑暗也暴裂了,她从两块黑暗之间坠落下去,这个黑暗 之间深渊,深不见底.她不想落下去.一 ...

  • 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地方——火塘

    在我们老家每家每户也有一个这样的"坑",我们叫它"火塘".火塘上会架上一个三脚铁架,用来煮饭炒菜用.说起火塘,它几乎承载了我的童年,我的青春,儿时偷吃,儿时烤火 ...

  • 东北土匪往事:砸窑、绑票、四处跑,猫冬时找个女人“拉帮套”

    民国时期东北乱,到处都是土匪,他们的真实生活和电视剧里可不太一样. 我们知道,影视剧里的土匪,往往在深山老林里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山寨",要枪有枪要炮有炮,非常威风.实际上,像这样的 ...

  • 猫冬

    猫  冬 在东北乡村,过了秋收,打完场,一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节,这段时间基本上是闲着没事干,被称为猫冬. 所谓猫冬,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非常盛行的.不像现在,哪有大男人在家窝着的,都出去打工赚钱了, ...

  • 【温柔雨丝】| 施正义作品:乡村往事之一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每当听到这首台湾校园歌曲,我不禁想起三十年前还是少年的我和伙伴们冒着酷暑到田间捉泥鳅的情景. 家在浙南,水田甚多.盛夏时节,正午 ...

  • 乡村往事

    焦安祥 我生长在西湖镇的一个偏远山区,俗称"看山的".想想自己一个初中生,又恰巧遇到"四人帮"横行之期间,那些在校园内强塞进的些许儿皮毛,早随着三十五年的建筑生 ...

  • 【用益-资管日报】上半年“丰收”下半年“猫冬”!全面摸底地产信托

    上交所问询新黄浦!一大矛头直指中泰信托:风险敞口多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泰信托又卷入上交所对上市公司的问询之中.9月5日,新黄浦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半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内容涉及预付款 ...

  • 冬天为什么不打雷?莫非天太冷,雷公也猫冬?

    嗖嗖嗖,一年又过去了,马上又要过年了.在我们东北,过年总是和雪分不开.不知道各位读者的家乡,有没有下雪呢? 下雪和下雨不一样,雪后的银装素裹,总是感觉那么美腻,如果再加上一点雾凇,简直是人间仙境. 而 ...

  • 舌尖上的乡村往事

    舌尖上的乡村往事 朋友在闹市区新开了一家饭店,取了一个非常喜庆的名字--兴隆柴火,寓意事业兴隆之意,但核心在"柴火"二字,别开生面的土灶烧饭.正宗的茶油炒土鸡,旨在通过舌尖上的美味 ...

  • 美国《猫冬的猫》文/陈金茂|诵/沐兰

    猫冬的猫 文/陈金茂|诵/沐兰 编辑:花开半夏 刚一探头 便闻到馥郁花香 整整一个冬天的沉闷 在肠胃间缓缓蠕动 一声倏然而出的喷嚏 喷出体内 积淀太久的冰块 树上的鸟儿被吓到 叼起乡村的宁静,飞了 怀 ...

  • 印记||(张先伦)背桶背篼演绎的乡村往事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背上的山村往事 文/张先伦 我的老家在雪山关下,属于典型的山村,这里的人过去背东西的用具主要有木制的背桶和竹编的背箩两类. 因为杉木相对于其他木材更 ...